蔡李佛與小梅花拳

蔡李佛與小梅花拳

《蔡李佛與小梅花拳》是2010年01月廣東省出版集團和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耀佳、林友標。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蔡李佛與小梅花拳

《蔡李佛與小梅花拳》內容簡介:蔡李拂是我國傳統武術流派之一,歷史悠久,享譽海內外。廣東新會崖門鎮京梅村人陳享(1806—1875),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創立了蔡李佛拳派,後來在兩廣各地廣泛開設蔡李佛洪聖館,晚清時期發展成為廣東較大的拳派。蔡李佛拳肇始嶺南,足跡遍及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許多國家和地區,歷經170多年的廣泛傳播,如今已成為中華武術的一大流派。2008年,蔡李佛拳被列為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務院國發(2008)19號,序號為808,編號項目IV363。蔡李佛拳的發展史,是一部鋤惡扶弱、保家衛國、抵禦外侮、愛國愛家的滄桑歷史。

作者簡介

陳耀佳,1953年10月生,廣東順德人,本科學歷,副教授。1980年至今供職於廣州體育學院,從事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與訓練工作。國際龍獅總會國際級教練員、裁判員、中國武術國家級裁判員。武術七段位,中國龍獅運動協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獲廣東省“武林百傑”稱號。廣東省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

圖書目錄

第1章 蔡李佛的起源

一、陳享的個人歷程

(一)拜師學藝

(二)艱辛歷程

二、陳遠護佛家拳

三、李友山與李家拳

四、蔡福與少林拳

(一)南少林香花僧

(二)南少林與洪門

(三)蔡福與少林拳

五、陳享的武學思想

(一)文韜武略的發展觀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三)重義守信的價值觀

六、蔡李佛形成的歷史背景

(一)社會內憂外患

(二)工商業的繁榮

(三)民俗文化興盛

(四)民間練武成風

第2章 蔡李佛的傳播

一、洪聖武館的建立

(一)洪聖的起源

(二)洪聖始祖館

(三)從洪聖到鴻勝、雄勝和北勝

(四)佛山鴻勝館

二、蔡李佛的繁衍

(一)蔡李佛枝繁葉茂

(二)蔡李佛歷史藩籬

三、海內外組織及主要活動

(一)蔡李佛社團組織

(二)蔡李佛社團活動

第3章 蔡李佛的影響

一、蔡李佛與林則徐的水勇

二、蔡李佛與天地會起義

三、蔡李佛在民國時期的革命活動

四、陳享後代對蔡李佛的弘揚

第4章 蔡李佛的啟示

一、蔡李佛的武德館規

(一)館規十則

(二)館規釋義

二、蔡李佛對武德建設的貢獻

(一)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二)增強了民族的凝聚力

(三)為和諧社會樹立了文明競爭觀

(四)為和諧發展提供了文化基礎

三、蔡李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一)蔡李佛文化的溯源

(二)蔡李佛文化的內涵

(三)蔡李佛文化的演繹

(四)蔡李佛文化的價值

第5章 蔡李佛的醫術

一、蔡李佛“永勝堂”醫館

(一)湯劑

(二)酒劑

(三)膏劑

(四)丸劑

(五)散劑

二、蔡李佛與南少林武醫

(一)南少林武醫的特色

(二)蔡李佛的醫療保健

(三)蔡李佛的醫藥實踐

三、蔡李佛醫術的繼承

第6章 蔡李佛的技術

一、蔡李佛的內容

(一)蔡李佛套路

(二)蔡李佛樁法

(三)蔡李佛的技法

二、蔡李佛的特點

三、蔡李佛的基本拳理

(一)遲人後動,先人而至

(二)招即是打,打即是招

(三)連捎帶打,環環相扣

(四)呼吸吐納,純任自然

(五)自頂至踵,均須用勁

四、蔡李佛基本技術

(一)手型、手法

(二)步型、步法

(三)腿法

(四)跳躍

(五)樁步

(六)組合

五、蔡李佛練拳秘要

第7章 蔡李佛小梅花拳

一、梅花拳的來源

(一)梅花暗合五行

(二)梅花隱喻傳道

二、小梅花拳的學練概要

三、小梅花拳套路圖解

(一)小梅花拳拳譜

(二)小梅花拳套路分段圖解

(三)小梅花拳全套動作演示路線圖

參考文獻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