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布穀

蔡布穀

蔡布穀,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畢業並獲文學士學位,其後任美術學院教師,九零年移居香港,曾任專業藝術雜誌《收藏天地》主編、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視藝》雜誌主編。現為香港政府藝術發展局藝術顧問,審批委員 。香港《大公報》高級編輯,《畫壇》、《收藏》版主編,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導師、香港美術家協會理事。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蔡布穀,出生於中國南京,一九七九年考入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八三年畢業並獲文學士學位,其後任美術學院教師,同時隨著名書法家尉天池學習書法。九零年移居香港,香港百川匯流、犬牙齒錯的經濟、文化特殊環境給了她心靈前所未有的震撼和衝擊。她在東方與西方、歷史與現實之間苦

蔡布穀 蔡布穀

苦追尋,孜孜不倦地探索著能表達她的藝術訴求、適合她的藝術風格的筆墨語言,她既向西方現代藝術汲取靈感和形式資源,在水墨畫中融入西方現代藝術中構成和變形因素,也對中國傳統美術的形式特點做研究,將文人畫的筆墨特性、審美意趣反覆琢磨、研究,融入進自己的創作。她大膽運用中國畫的傳統技法,嘗試以各種現代主義的藝術觀念、手法進行創作,在進口的特種紙上把中國畫的意境盡情表達出來,其創作墨色瀲灩、鎏金溢彩,把一個身居國際都市、金錢環繞的從藝之人的心底感受表述得真真切切、驚心動魄! 現為香港政府藝術發展局藝術顧問,審批委員 。香港《大公報》高級編輯,《畫壇》、《收藏》版主編,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導師、香港美術家協會理事。

作品分別被收藏於香港政府倫敦辦事處 、 摩托羅拉公司、 英國路透社、 日本新王子紙業集團 、 中國國際基金有限公司 、安中國際石油有限公司等機構以及董建華先生和諸多政要名人收藏。

主要成就

伴飛"神七" 象徵將奧運之火帶上太空

香港《大公報》今日在“要聞”欄目刊發報導說,“神舟七號”上太空,載著的不只是三個航

天員,還有一幅香港著名畫家蔡布穀作品《舊金山》。

蔡布穀表示,作品命題“舊金山”,是要表達北京奧運火炬在地球上環繞的各城市,顯示出2008奧運火炬在全球傳遞後,又飛繞太空的一個宏大主題和構思。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林匹克美術大會留影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林匹克美術大會留影

這幅《舊金山》,長寬均為68厘米,以國畫的精粹,表現出現代感。蔡布穀說,由於這幅畫要“飛上太空”,所以畫紙是經過特別處理,“這張宣紙,據稱是經過特殊處理才可進太空的紙張。”因此,她畫此畫的時候只許成功,不可失敗。

美國舊金山是一個現代化城市,如何可用國畫去表述?這也是蔡布穀的難題。她說:“接下任務的兩個星期我一直思考,舊金山是一個現代化城市,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如何表現出現代感、中國精神是我要解決的筆墨和主題融合的問題。”

蔡布穀表示,舊金山城市高樓聳立,舊金山大橋是城市的象徵,但畫出鋼鐵、幾何形狀並不是國畫的優異之處。“因此我決定以國畫的形式,用西畫的羊毛排筆,畫出舊金山幾個代表建築的高樓大廈作為背景,而主體物大橋則運用了版畫技巧,先將表現大橋金屬感的國畫顏料中硃砂表現鋼鐵架鐵紅的背光部,而表現受光部則用了西洋畫中鮮亮的桔紅,將光感、金屬感等質感,這些並不是傳統國畫的表現手法,強調出水墨畫的當代性和國際語言,而大片的虛白部分,這正是國畫留白的精粹。”

蔡布穀說:“作品完成後,我為突出主題‘奧運在北京’,我用書法題字連線舊金山,還用毛筆書寫英文From San Francisco,這是我多少次深夜下在叮叮噹噹的電車中思考而出。”

蔡布穀也是在兩個多月前才接到有關任務。“兩個多月前,我在外地寫生之時,一個航天部電話到香港又轉酒店給我,邀請我代表香港創作一幅奧運主題的繪畫,在‘神七’環遊外層空間時,將奧運之火在太空繼續燃燒。”

回到香港蔡布穀即收到國家航天部寄的專用紙張,並指定命題《舊金山》,以表達這次北京奧運火炬在地球上環繞的各城市,顯示出這次2008奧運火炬在全球傳遞後又飛繞太空這樣一宏大的主題和構思。

“這次國畫上太空,其實是將2008年中國奧運之火帶上太空的象徵,作為香港畫家能參與國家航天計畫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很興奮很激動、也自豪,但我也遵守協定在發射後才提供作品。”任務下達只有兩周時間完成,而且為了需要,蔡布穀還須簽署“神七”飛天之前要保密的協定。

蔡布穀繪畫的探索軌跡和創新成就

香港女畫家蔡布穀在山水、花鳥畫上的探索軌跡和創新藝術之特色,無疑會給從藝者很好的啟示和激勵。

一九九0年,蔡布穀衝破國內文藝界仍然保守固我的形式,以企求開拓新的藝術生涯、探索中國畫的革新之路,隻身投奔到東西方文化交融的重心、商業都會香港。

蔡布穀作品 蔡布穀作品

當蔡布穀踏進香港城市的生活環境,這箇中西文化藝術的融匯之地,令她為之驚嘆而激動不已。首先是這個號稱“東方明珠”的現代都市景觀,那種超常的繁華,輝煌燦爛的色彩和氣象,使她大開眼界而心頭豁然洞明。她感到中西文化藝術融匯的契合點,不在形式而在神意。

藝術在於創造,源於生活須高於生活,以情意御景、遷想妙得、得意忘象。為此這位擅長山水、花鳥的青年女畫家,便努力體察、描繪起香港的獨特都市景觀。二00五年她創作的香港都市彩墨畫《香江華彩》可謂是其代表作。她從香港太平山上俯瞰取景,來描繪為人們樂道的香港最美的城市景象。她選擇清晨朝霞與霧氣籠罩中的香港景色的神奇與藝術美。這也正是她能更巧妙而充分地發揮繪畫技巧,描繪其水、色、光、氣互相交融、隱現,閃爍迷濛和沉雄燦爛的藝術效果和特色。這幅作品,更好地融合了油畫、水粉水彩畫的某些特點和技巧,可謂是中西繪畫結合相得益彰而渾然一體的傑作,它淋漓盡致地表現出香港都市雄麗璀璨,蒼茫坦蕩的景象。因此博得了社會廣泛的好評。

蔡布穀也愛畫荷花,其創作並不在於一花一葉的形神描繪,而是著意於荷塘整體景象和氣韻的表現。如她的作品《滿池蓮葉四處風》,著眼在大風中荷塘那搖曳翻動的荷花景象,不勝風力的嬌艷荷花和蜻蜓,隨風亂舞,以潑彩寫出的荷葉,粗豪蓬勃,使畫面顯出一派混沌磅礴,清新華麗的氣象。另外如《夏風十里送荷香》、《荷塘月夜送薰風》及新近創作的一系列荷花作品,著力描繪的是荷塘渾莽雄放、清麗勃茂的景致。其風格已十分鮮明,嬌艷灑脫的荷花與潑彩造成的粗豪蓬勃荷葉之互相映襯中,造成畫面粗細筆調、濃淡色彩和動靜景致的強烈對比,產生一種熱烈奮發、豪邁激越的情調和雄放激盪的氣派。其新奇獨特的畫風,令人觀後,難以淡忘。

蔡布穀藝術創作的主要成就是在她的山水畫上,這是他探索、創新的重點所在。她的探索是艱辛的,執著的個性,驅使她如杜甫所云:“語不驚人死不休”。創新在於獨創性,而富有個性的獨創又不能脫離傳統性和時代性。蔡布穀的山水畫氣象博大,構圖嚴謹,層次豐富,詩意濃厚,非一般閏秀之作,既有厚重、豐富、流滿北方陽剛之氣,又有輕靈、冷逸、淡雅的南風特色,成為香港這片南國之地蘊含北方畫風的獨立形態。

從蔡布穀山水畫的探索軌跡看,有一個從傳統到現代、從寫實到寫意、從有我到無我,從物我交融到物我兩忘、再逐步走向以無為本、得意忘象、神超理得的過程。這是一個由低級走向高級、由外而內、由有而無的飛躍過程。觀蔡布穀的畫,她有一個探索的過程,如作品《最愛秋山霜後紅》、《空谷清流》、《雲壑飛流》、《萬里見風煙》等,非常講究形意、景象,其境界雄放坦蕩、筆調嫻熟清潤、用墨用色還吸取了日本畫的烘染之法,顯得淡雅秀潤。畫面的格調清新雄放、恬靜淡逸。

她赴新疆考察,創作了新疆印象組畫:《火焰山之一》、《天池之二》的系列作品,標誌著她藝術創新的大轉折,從而擺脫了過去創作以有為本、物我交融、形意並重之路向,走上了以無為本、物我兩忘、隨情盡性、惟意氣、情趣、韻味為先的創作階段。如天池組畫,她著意在清冷、靜逸的境界與情調上下功夫。筆調之純雅、用色之清逸,景象之深沉淡遠,境界之靜謐悠深,充分表現了天池的獨特景象和境界;而火焰山組畫,著意在熱烈、涌動、奮發的境界與情調上下功夫。其筆調奔放,大刀闊斧、力雄氣盛,用色以大潑墨大潑彩之法為之,淋漓酣暢,惟意氣所到,激情澎湃,其景象是山也、火也、煙也、氣也、混混沌沌、雄麗恢宏、洶湧奔騰。其境界之沉雄渾莽、奔涌磅礴、令人觀後驚心動魄、憾嘆叫絕。這是一種得意忘象的無象之象、無形之形,是神、情、理、趣的整合坦露,已達至暢神適意、盡情成趣的藝術境界。

總之,蔡布穀對藝術創新的執著和不倦探索的精神,使得其藝術達至理想境地,也是她賴以成功的基礎。

作品賞析

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