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蕨屬

蒼山蕨屬

蒼山蕨屬現有5種,主產我國西南亞熱帶山地,其中1種分布於喜馬拉雅西北部及非洲東部(衣索比亞)。生林下石縫中。

基本信息

植物來源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2)卷||鐵角蕨科ASPLENIACEAE||蒼山蕨屬Ceterachopsis(J.Sm.)Ching
7.蒼山蕨屬Ceterachopsis(J.Sm.)Ching
ChinginBull.FanMem.Inst.Biol.Bot.10(1):8.1940;ChingetS.H.WuinActaPhytotax.Sinica22(5):409,pl.1.1984;S.H.WuetChing,FernFam.andGen.ofChina365,f.5-126.1991.——Asplenium§CeterachopsisJ.Sm.Hist.Fil.317.1897.

植物形態

中、小型半旱生的石生草本。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和葉柄基部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棕色,膜質,全緣,基部著生。葉簇生;葉柄短或幾無柄,上面有1條淺縱溝,基部以上連同葉軸下面有鱗片疏生,鱗片深棕色,厚膜質,三角形、橢圓形或披針形,漸尖頭或鈍頭,邊緣有鋸齒或通常兩側呈星芒狀突出;葉片倒披針形,鈍頭,向基部漸變狹,兩側深羽裂幾達羽軸,裂片近三角形或橢圓形,基部寬而上延,互生,全緣,並有近膜質的半透明的狹邊,部分種類的中部以上的一些裂片的基部上側近葉邊處各有1個小芽胞,包被在棕色、闊披針形的膜質鱗片中,能發芽生根行無性繁殖。葉脈不明顯,在裂片上為羽狀,主脈基部以銳角自葉軸斜出,側脈分離,一至二回分叉,斜上,基部上側一脈幾與葉軸平行,小脈不達葉邊,先端略膨大。葉韌革質,兩面均無毛。孢子囊群線形,自主脈斜行幾達葉邊,彼此平行,通常沿每組側脈的上側一條小脈的上側著生;囊群蓋線形或橢圓形,薄膜質,開向主脈,偶有在裂片基部上側一枚開向葉邊;孢子囊倒卵形,具長柄,環帶由20-24個增厚細胞組成。孢子橢圓形或近圓形,大小不一,具周璧,微褶皺或不形成褶皺,表面具網狀或刺狀紋飾,外壁表面光滑。染色體x=12,(36)。

植物區別

蒼山蕨屬過去被西方學者或歸於藥蕨屬CeterachWilld,或歸於鐵角蕨屬AspleniumL.。其實,它同前者的關係除形體相似外,無其他形態上的共同點,地理分布和生態條件也各不相同。它與後者的區別在於奇異的形體,裂片全緣並有近膜質半透明的葉邊,並在葉軸下面被鱗片。

鐵角蕨科植物

鐵角蕨科多為中型或小型的石生或附生(少有土生)草本植物,有時為攀援。根狀莖橫走、臥生或直立,被具透明粗篩孔的褐色或深棕色的披針形小鱗片,無毛,有網狀中柱。約有10屬,700餘種,廣布於世界各地,主產熱帶。中國現有8屬,131種,分布全國各地,以南部和西南部為其分布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