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鱗巢蕨

黑鱗巢蕨,鐵角蕨科植物,植株高約60厘米。附生於山谷密林樹幹上,海拔100-1 100米。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黑鱗巢蕨NeottopterissubantiquaChingexS.H.Wu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2)卷||鐵角蕨科ASPLENIACEAE||巢蕨組Sect.Neottopteris||黑鱗巢蕨NeottopterissubantiquaChingexS.H.Wu

形態特徵

植株高約60厘米。根狀莖直立,粗短,木質,粗約3厘米,棕褐色,先端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約8毫米,先端漸尖,纖毛狀並稍捲曲,邊緣有幾條短纖毛,黑褐色,有光澤,膜質。葉簇生;柄長1-2厘米,粗約4毫米,褐色,乾後兩面均為半圓形隆起,表面平滑不皺縮,基部被黑褐色的披針形鱗片,向上光滑;葉片闊披針形,長50-60厘米,先端急尖,中部最寬處為8-9厘米,向下稍變狹並短下延,距葉柄基部5厘米處翅寬為2-3.5厘米,葉邊全緣並有軟骨質的狹邊,乾後略反卷。主脈兩面均隆起,上面下部有闊縱溝,表面平滑不皺縮,褐色或灰褐色,光滑;小脈兩面均可見,斜展,分叉或單一,平行,相距約1毫米。葉堅紙質,乾後淺褐色,兩面均無毛。孢子囊群線形,長2-3厘米,生於小脈的上側,自小脈近基部處外行達2/3,彼此以寬的間隔分開,葉片下部通常不育;囊群蓋線形,淺棕色,厚膜質,全緣,宿存。

產地分布

特產於雲南東南部(河口、屏邊)。附生於山谷密林樹幹上,海拔100-1100米。

物種鑑別

本種形體近似巢蕨N.nidus(L.)J.Sm.但遠較小,葉片先端急尖,自中部向下逐漸變狹並下延幾達於葉柄基部,距葉柄基部5厘米處翅寬為2-3.5厘米。也略似?罅鄢廁?N.antiqua(Makino)Masamune,但根狀莖上的鱗片為黑褐色,較短,孢子囊群較長,較接近葉邊,故易區別。

鐵角蕨科植物

鐵角蕨科多為中型或小型的石生或附生(少有土生)草本植物,有時為攀援。根狀莖橫走、臥生或直立,被具透明粗篩孔的褐色或深棕色的披針形小鱗片,無毛,有網狀中柱。約有10屬,700餘種,廣布於世界各地,主產熱帶。中國現有8屬,131種,分布全國各地,以南部和西南部為其分布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