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囊群

孢子囊群

孢子囊群是蕨類植物進行繁殖的重要器官,其著生方式、形態與結構是都鑑別蕨類植物的重要特徵。

水龍骨

孢子囊群孢子囊群
(Polypodiodes inpponica (Mett.) Ching)
孢子囊是蕨類植物進行繁殖的重要器官。蕨類植物的孢子體長出孢子囊,孢子囊中生成許多細小的孢子,孢子成熟散落在各處長出配子體,再通過卵子受精產生新個體,達到繁殖的目的。大多數蕨類植物孢子囊長在葉背面,形成孢子囊群。孢子囊群的著生方式、形態與結構是都鑑別蕨類植物的重要特徵。圖中水龍骨的圓形孢子囊群,長在葉背羽狀小裂片中脈兩側,它的葉形和整齊的孢子囊群形成美麗的觀賞植物,可植作盆景,也是製作插花、壓花的好材料。水龍骨的根莖入藥,味苦,性驚,有化濕、清熱、祛風、通絡的功能。

蘇鐵蕨

孢子囊群孢子囊群
(Brainea insignis (Hook.) J. Sm.)
看下面全株植物的外形,這是蘇鐵嗎?粗壯的直立莖,莖頂集生大型羽狀分裂的葉片,外形酷似蘇鐵。然而這不是蘇鐵,而是一種蕨類植物。我們只要摘一片帶有孢子囊的葉片,翻看葉的背面,這裡顯示葉的背面長滿了棕褐色的孢子囊群。孢子下囊群是蕨類植物的重要標誌。而蘇鐵屬於裸子植物,能開花結出種子,裸子植物絕不會長出孢子囊的。由於這種蕨類植物具有蘇鐵的外形,稱之為蘇鐵蕨。蘇鐵蕨分布於我國華南地區,體形大而優美,可作觀賞植物,植於庭院或盆植於室內。

莢果蕨

孢子囊群孢子囊群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inn.) Todaro)
部分蕨類植物的葉分為孢子葉營養葉兩種類型。如圖顯示夾果蕨的孢子葉與營養葉。孢子葉能長孢子囊形成孢子,圖中孢子葉的小羽片向背面反捲成莢果狀,裡面長滿了黑褐色的孢子囊。營養葉具葉綠素不能長孢子囊,闊展的葉面,專司光合作用製造營養。
這是華北地區山區林下常見的莢果蕨。北京植物園作為林下地被植物大量栽植,早春能形成一片翠綠的地面景觀。莢果蕨的地下根莖亦可當貫眾,成為防治感冒的中草藥。

東方夾果蕨

(Matteuccia orientalis (Hook.) Trev.)
這是分布於我國南方常見的一種蕨類植物---東方夾果蕨,它的孢子葉與營養葉兩型,寬大展開的營養葉與特殊形態的孢子葉構成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它的根莖入藥,是具有祛風、止血功效的中草藥。東方莢果蕨分布於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常生長於山區陰濕林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