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林

蒲松林

作為企業網路行銷方案的解決者!蒲松林致力於株洲SEO,長沙SEO等地SEO,努力打造個人品牌與企業品牌,深入網路用戶行為學剖析與企業網路品牌策劃. 在領域內有獨到的見解

個人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明崇禎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傑出文學家,小說家,山東省淄川縣(現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19歲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考皆第一而聞名籍里,補博士弟子員。但後來卻屢應省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年近40年,直至71歲時方撤帳歸家。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世稱“聊齋先生”.郭沫若對他的評價是“寫鬼寫妖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齡一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觸。他畢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卷、491篇,約40餘萬字。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繼承和發展了我國文學中志怪傳奇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表現手法,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文筆簡練,敘次井然,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此書是“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個人作品

《聊齋志異》書成後,蒲松齡因家貧無力印行,直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世。後多家競相翻印,國內外各種版本達30餘種,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鑄雪齋本等,近20個國家有譯本出版。全國《聊齋》出版物有100多種,以《聊齋》故事為內容編寫的戲劇、電影、電視劇達160多出(部)。?
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藥方面的著述存世。計有文集13卷,400餘篇;詩集6卷,1000餘首;詞1卷,100餘闋;戲本3出(考詞
九轉貨郎兒、鍾妹慶壽、鬧館);俚曲14種(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魘殃、琴瑟樂、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醜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貴神仙復變磨難曲、增補幸雲曲),以及《農桑經》、《日用俗字》、《省身語錄》、《藥崇書》、《傷寒藥性賦》、《草木傳》等多種雜著,總近200萬言
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藥方面的著述存世。計有文集13卷,400餘篇;詩集6卷,1000餘首;詞1卷,100餘闋;戲本3出(考詞九轉貨郎兒、鍾妹慶壽、鬧館)《草木傳》等多種雜著,總近200萬言。還有國中課本中的《狼三則》、《山市》。《》被選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遺世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欲讀天下之奇書,需明天下之大道。
性痴則其志凝。故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痴者也。
宴笑友朋多,患難知交寡。

人物年表

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 農曆四月,蒲松齡生。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 清順治元年 蒲松齡 5歲。 李自成軍陷北京,崇禎帝自縊。清兵入關;李自成軍敗走。清定都北京。
順治十四年(1657年)
蒲松齡 18歲。與劉氏成婚。
順治十五年(1658年) 蒲松齡 19歲。初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第一進學,受知山東學政施閨章。 順治十六年(1659年) 蒲松齡 20歲。與張篤慶、李希梅結郢中三友。
順治十七年(1660年) 蒲松齡 21歲。應鄉試未中。
康熙元年(1662年) 蒲松齡 23歲。長子蒲箬生出生。
康熙二年(1663年) 蒲松齡 24歲。應鄉試未中。
康熙四年(1665年) 蒲松齡 26歲。在本邑王村王永印家做官。
康熙九年(1670年) 蒲松齡 30歲。八月,應江蘇寶應知縣、同邑友人孫蕙之聘,南遊做幕。
康熙十年(1671年) 蒲松齡 31歲。春、夏在寶應、高郵。秋辭幕返里。三子蒲笏生。
康熙十一年(1672年) 蒲松齡 32歲。四月,隨本邑縉紳高珩、唐夢賚游嶗山。秋應鄉試未中。
康熙十二年(1673年) 蒲松齡 33歲。在本縣豐泉鄉王觀正家坐館。
康熙十四年(1675年) 蒲松齡 35歲。應鄉試未中。四子蒲筠生。
康熙十八年(1679年) 蒲松齡 40歲。開始在本縣西蒲村畢際有家坐館。三月,已作成之狐鬼小說初步結集,定名《聊齋志異》。高珩為之作序。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蒲松齡 44歲。作《婚嫁全書》。長孫蒲立德生。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蒲松齡 45歲。作《省身語錄》。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蒲松齡 48歲。春,結識大詩人王士禎。夏,王士禎來信索閱《聊齋志異》。秋,蒲松齡應鄉試,因“越幅”被黜。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蒲松齡 51歲。秋應鄉試,再次犯規被黜。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 蒲松齡54歲。春,山東按察使于成龍慕名邀請,到濟南作客數日。館東畢際有病逝,蒲松齡作《哭畢刺史》八首。 康
熙三十六年(1697年) 蒲松齡58歲。選《莊列選略》。朱緗寄詩、札,續借《聊齋志異》未讀到的稿本。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蒲松齡63歲。暮春赴濟南,滯留數月,應鄉試未中。王觀正病卒。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蒲松齡67歲。作《藥祟書》。朱緗抄錄《聊齋志異》全書畢,題詩三首。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蒲松齡70歲。歲暮,撤帳歸家,結束在畢家三十年的西賓生涯。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蒲松齡71歲。十月,與張篤慶、李堯臣同舉鄉飲介賓。
康熙五十年(1711年) 蒲松齡72歲。五月,王士禎病逝,蒲松齡有《五月晦日夜夢漁洋先生枉過,不知爾時已捐客數日矣》四首挽之。十月,赴青州考貢,為歲貢生,受知山東學政黃書琳。作俚曲《牆頭記》。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蒲松齡74歲。八月,劉氏病卒。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蒲松齡76歲。正月,病逝。

生平著作

聊齋志異 醒世姻緣傳 晴雲山房詩文集 紅椒山房筆記 雜說 片雲詩話 省身錄 懷刑錄 日用俗字 歷字文 聊齋詞 聊齋白話韻文 山市 鼓笛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