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特產

蒙古特產

蒙古民族熱情好客,家裡來了客人,放好桌子,桌子中央放上滿滿一大盤炒米,周圍擺上盛在瓷盤裡的黃油、奶豆腐、紅糖、各種餑餑,接著獻上熱氣騰騰的奶茶。

簡介

如果有客在座,不給茶喝或沒有“塔布喜”(奶食品等),主人則

(圖)蒙古特產蒙古特產

要“臉發紅,心難受”,而客人則以為“茶沒有茶,臉不給臉”。

奶茶的種類很多。據文獻記載,早在1300年前,就已經有健身止血、治療失眠症的“酸棗稀飯”;有提高視力和聽覺的“嘎仁薩麵茶”;有通宣理肺的“西仁寶日瑪湯”等等種類的奶茶。而“玉盤茶”、“金字茶”、“西番茶”則是蒙古大帝皇宮中佳茗。蒙古高原可以用來做茶的植物很多,就地取材煮製奶茶,各有千秋。

奶茶有解除疲勞,促人興奮,增強食慾,幫助消化,降低血壓,防止動脈硬化等作用。而阿巴嘎茶,除了上述功效外,還能治療感冒等病,是上乘補品和飲料

蒙古特產
1、菜包 菜包也叫飯包,是通遼地區老百姓非常喜愛的一種飲食,如今菜包已從尋常百姓家走上了賓館酒店的餐桌,成為招待貴賓的一道獨具特色的美味。 菜包所需的原料是:米飯(大米飯、高粱米飯、小米飯)、白菜葉;副料是:蔥、香菜、大醬,愛吃辣的人還要放些辣椒等。

2、炒米 炒米是牧區最常見的熟食,蒙古語“胡爾申巴達”,是以散糜子經過悶蒸、鍋炒、碾磨等工藝加工而成。即把散糜子收拾乾淨,(即帶著皮兒的原糧)。放入鍋內,加水至略高於米,像悶米飯那樣,加火把糜子悶至八成熟。然後,再把悶熟的糜子用勺舀一次一勺(半升許),倒入已加熱成高溫的鍋里攪拌煸炒。米粒崩得像小炮似的“噼噼啪啪”喧響,而且熱氣騰騰,這一工序最要緊的是掌握好火候。熱氣冒盡,發脹的米粒稍稍復原後,即可出鍋,用篩子將細沙和糜子分離開來。這樣把煸炒好的糜子冷卻之後,鋪展在石碾上(厚度要適當,如過薄會把米粒碾碎),研磨兩、三遍,米和糠皮完全分離之後,再用簸箕將糠皮簸出,所留的黃燦燦的米粒即為炒米。

3.玉米碴 又稱“苞米碴”,將玉米脫皮,每粒破碎三四份即成。可以煮乾飯和熬粥。把玉米加工成面,和好發酵後可做“大餅子”、“窩窩頭”、“發糕”等。

4、高粱米飯 將高粱脫皮,用以煮飯、熬粥。夏季炎熱時節,把高粱米飯放入涼水裡,稱為“水飯”。秋季,用新

(圖)蒙古特產蒙古特產

鮮白菜葉將米飯、蔥段、香菜及豆醬、肉絲裹成一團,稱為“菜包”。飯里放豇豆同煮,稱“豆乾飯”。把高粱米加工成面,和成麵團,在格豆板上搓入滾水鍋內,即成為“格格豆”。

5、煎餅 將小米麵、玉米面撒至燒熱的煎餅鍋上並攤勻煎熟。煎餅色微黃,薄如紙張,可以卷著大蔥和土豆絲食之。

6、切糕 將和好的黃米麵在鋪熟芸豆的鍋屜上邊撒邊蒸,撒至一定厚度蒸熟。切糕,韌糯相宜,色黃味香,蘸糖食用最佳。

7、黏豆包 黃米麵發酵後,用豇豆或小豆做餡包成圓團狀,蒸熟食之,稱“黏豆包”。黏豆包一般在正月、臘月里食用。夏季農忙季節勞動強度大時也食黏豆包。

(圖)蒙古特產豆包

8、蕎面餄餎 將蕎面和好,搓成長棒狀麵團,放入餄餎床子中壓入滾水鍋內,煮熟後撈出放滷子即食用。用餄餎床壓出的餄餎,細白柔韌,筋道可口,久吃不厭。

9、烤全羊 烤全羊是內蒙古民族的傳統佳肴,是招待貴賓或舉行重大慶典時特製的盛宴。一般選用草原上膘肥、體重40斤左右的綿羊,將羊宰殺後,去毛帶皮腹內加蔥、姜、椒、鹽等,佐料整體烤制而成。烤好的全羊,皮黃而略紅,外酥里嫩,香而不膩,味道鮮美。上席前,在烤好的羊脖子上系一條紅綢帶,把全羊平臥在大木盤上。先讓客人欣賞,後端下去改刀。切好的烤全羊,與蔥、醬、薄餅等一併上桌。

10、手扒肉 手扒肉是紅食中的一種,蒙古族人民稱肉食為紅食,蒙語叫“烏蘭伊德”。 顧名思義,“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 是牧民們的家常便飯。手扒肉的做法是把帶骨的羊肉按骨節拆開,放在大鍋里不加鹽和其他調料,用原汁煮熟。吃時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下羊肉,蘸上調好的佐料吃。根據牧民的習慣,手扒肉一般用作晚餐。 到草原觀光旅遊不吃一頓手扒肉就算沒完全領略到草原的食俗風味和情趣,虛此一行。牧民不用手扒肉招待客人,就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心意。但應注意,如果在牧民家做客,不要自己動手隨意選食。主人會視客人的年齡和地位,為客人選擇不同部位的羊肉。老年人一般吃羊大腿,肉嫩好嚼;青年人吃羊肋巴骨和脖子肉;小孩啃羊小腿;女賓更受照顧,一般吃肥嫩的羊脯肉。

11、烤羊腿 烤羊腿是蒙古人招待賓客的一道佳肴名菜。烤羊腿是從烤全羊演變而來。相傳,中國古代北方的狩獵和遊牧民族,常在篝火旁烘烤整隻的獵物和整羊進食,但是人們逐漸發現整羊最好吃的部位是羊後腿,便經常割下羊後腿烘烤。單獨烘烤的羊後腿不但比烤整羊時間快,而且更加味道鮮美,食用方便,烤羊腿就逐漸代替了烤整羊。經過長期的發展,在羊腿烘烤過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種配料和調味品,使其形、色、味、鮮集一體,色美、肉香、外焦、內嫩、乾酥不膩,被人們贊為“眼未見其物,香味已撲鼻”。

12、涮鍋子 “涮鍋子”是風行內蒙古的一種食法,也稱蒙古火鍋。內蒙古草原無污染,水草豐美,溫差大,所產綿羊肉鮮細嫩,無膻味,是涮鍋子的上等原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