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姓氏

蒙古族姓氏,20世紀以來中國蒙古族逐漸取漢譯姓氏,蒙古國則於1997年制定了“取姓法”,規定:蒙古國民要選取歷史人物或祖先的名號作為姓氏。

今翁牛特旗有蒙古族4.7萬多人口,其中多數是原翁牛特左翼旗的蒙古人,其次是沿者哈河北岸居住的原敖漢旗的蒙古人,還有一部分是從土默特、喀喇沁以及奈曼、庫倫、巴林等旗遷移來的蒙古人。

翁牛特、敖漢的蒙古人,都記著自己的蒙古姓氏,其中有些按姓氏的音或意採用了漢姓。來自南部各旗的蒙古人都採用了漢姓,其中不少人已不知道自己的蒙古姓氏。

以往,蒙漢通婚者,子隨父民族。198O年以後有近50O0名漢父蒙母者改為蒙古族,他們仍沿用其父之漢姓。

翁旗內居住的蒙古族之姓氏如下:

1.孛爾只斤氏(漢姓鮑)——孛爾只斤在突厥語中意為藍眼睛的人(《史集》)。翁旗孛爾只斤氏是成吉汗三弟哈赤溫之後裔。 2.不古納歹氏——他們是阿蘭豁阿五子之一,不古納台的後裔(《蒙古秘史》)。

3.塔塔兒氏(漢姓戴、譚)——是一個古老的氏族,蒙古史中經常出現。

4.奧矣·毛都氏(漢姓林、穆)———奧矣·毛都蒙古語為林木,該氏可能是早期的“林木中的百姓”(《蒙古秘史》)。

5.弘吉刺惕氏——是一個古老的氏族,元代常與孛爾只斤氏聯姻,本旗人數不多。

6.宏豁惕氏——是一個古老的氏族,《蒙古秘史》中記作“晃豁壇”,也有記為“晃豁攤”的。“宏豁”蒙古語有鈴鐺之意。

7.兀日罕氏(漢族於、吳)——有人說他們是兀良哈氏之一支。

8.術布姑真氏(漢姓龔)——術布姑真蒙古語為“養鷹人”。元、明時期的史書中常出現,也記作“朱保真”。“龔”可能取自“弓”的諧宜。

9. 哈布格欽氏(漢姓陳)——明代蒙古有“哈麻真”,蒙文中“麻”、“布”二音有混用現象。“哈布格”蒙古語為狩獵用的枷。欽為人稱,故有人釋為“狩獵者”。

1O.唐兀惕氏(漢姓唐)——旗內人數較多,早有“五百唐兀惕”之說。唐兀惕氏為古代西夏人。

11.夏那日氏(漢姓夏、唐、白)——該氏人自己說是唐兀惕氏之一支。“那日”在蒙古語中是人稱複數詞尾,如漢語中的“們”。“夏那日”意為“夏的人們”。 12.察哈爾氏

13.喀爾喀氏

14.杭蓋勒氏

15.季如特氏(漢姓季)

16.海拉蘇氏

17.薩日黑惕氏———“薩日黑”蒙古語為酒,故譯為“釀酒的人們”。

18.色勒莫氏——色勒莫蒙古語為“劍”。

19‘特古如格·太本氏——一該氏人稱自己是察哈爾氏之分支,與察哈爾氏不通婚。

20. 召·額日氏——“召”為百,“額日”為男子漢。“召額日”可釋為“百條勇士”。明代《北虜考》有“召阿兒氏”。

21.楚和日氏(漢姓褚)——其中分支稱“烏合日·查乾”(漢姓牛)。 22.希日努特民(漢姓汪、黃)

23.希日·乞丹氏(漢姓黃)

24. 呼克蘇勒氏

25.乞丹斯氏(漢姓陳)

26.於聰

27.希湯古特氏

28.太本·薩坦氏

29.額登氏

3O.保青氏

31.賚肖爾氏

32.桑薩瓦氏

33.呼勒都氏——“呼勒都”蒙古語為“凍”。據說他們是奧矣·毛都氏的一個分支。

34.柴爾吉惕氏(漢姓柴)

35.海鳩特氏(漢姓柴)——“海鳩特”蒙古語有“偏坡”或“旁側”之意。

36.阿拉他斯氏(漢姓金)

37.嘎拉他斯氏(漢姓霍)

38.嘎拉珠氏(漢姓馮)

39.道勞·道古森氏(漢姓祁) 4O.蒙格惕氏(漢姓孟)

41.查達氏

42.兀魯惕(漢姓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