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枝睪吸蟲病

本病是由華枝睪吸蟲(肝吸蟲)寄生於人體肝臟的膽道系統引起的疾病。通過生食或半生食含該蟲囊蚴的淡水魚、蝦而感染。

基本信息

疾病介紹

受感染者多無症狀,可稍有食欲不振、腹脹、輕度腹瀉、疲乏、肝腫大等。重者可有慢性膽管炎及膽囊炎症狀。極少數可出現消瘦、黃疸、腹水等肝硬變的表現。在兒童時期嚴重感染可致營養不良和發育障礙。
華枝睪吸蟲病是由華枝睪吸蟲寄生在人體肝膽所引起的病證。輕者可無症狀,重者可見食欲不振、腹瀉、肝區疼痛、黃疸、肝脾腫大,甚至引起鼓脹等。
--------------------------------------------------------------------------------

診斷要點

(一)華枝睪吸蟲病診斷要點
有曾在疾病流行地區吃過未煮熟的魚蝦史。
感染輕者可無症狀,或有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症狀,重者可有肝大或其他肝膽系統疾病。
糞便及十二指腸引流液中,可檢查出蟲卵。
--------------------------------------------------------------------------------

分析

(二)華枝睪吸蟲病辨證分析
本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進食含有華枝睪吸蟲囊蚴的生魚,或進食未熟透、囊蚴未被殺滅的魚。囊蚴進人人體後,在肝膽內寄生並發育為成蟲,損傷肝脾,導致肝氣鬱滯,脾虛不運,進而氣血瘀滯,而產生各種症狀。治療以疏肝健脾驅蟲之法。
--------------------------------------------------------------------------------

辨證論治

(三)華枝睪吸蟲病辨證論治
【證見】 輕者無症狀,或反覆右上腹壓重感,較重者右脅腹脹痛、腹瀉、納差、神疲乏力、肝大,嚴重者可見消瘦、黃疸、臌脹等。脈弦細。
【治法】 驅蟲,消積,疏肝。
【方藥】
1.主方榧檳湯及疏肝驅蟲湯(廣州中醫學院《中醫學新編》)
處方:榧檳湯:榧子30克,檳榔15克。水煎服,每日1劑,2周為1個療程。
疏肝驅蟲湯:當歸9克,柴胡6克,青皮6克,榧子肉24克,百部15克,檳榔15克,赤芍12克。水煎服,每日1劑,2周為1個療程。
2.單方驗方肝吸蟲一方、二方(鄧鐵濤驗方)
肝吸蟲一方:黨參茯苓白朮扁豆各12克,山藥15克,鬱金10克,檳榔使君子各25克,甘草5克。
肝吸蟲二方:鬱金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炒榧子、檳榔各25克。
用法:先服一方,每日1劑,連服3~4日;再服二方,服法同上,連服5。7日為1個療程。第l個療程未愈者,可進行第2個療程。感染輕者,一般服1~2個療程可愈;感染重者,一般服至3個療程可愈,最多可服至4個療程。
--------------------------------------------------------------------------------

其他療


(四)華枝睪吸蟲病其他療法
1.飲食療法
使君子蒸豬瘦肉:使君子10克,去殼取仁,加人豬瘦肉約100克,搗爛和勻,煮飯時放飯面上蒸熟,佐膳食用。每日1次,連服7克。
2.預防調護
不吃生魚,不吃未煮熟的魚、蝦,這是預防本病切實可行而有效的措施。
流行地區要做好糞便管理,防止污染魚塘及水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