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柳庭風靜人眠晝

菩薩蠻·柳庭風靜人眠晝

菩薩蠻·柳庭風靜人眠晝,蘇軾詞,這首回文詞是作者“回時閨怨”中的“夏閨怨”。上片寫閨人晝寢的情景,下片寫醒後的怨思。

菩薩蠻·柳庭風靜人眠晝

原文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詞牌知識
⊙○⊙●○○▲
⊙○⊙●○○▲
⊙●⊙○△
⊙○○●△
⊙○○●▲
⊙●⊙○▲
⊙●●○△
⊙○⊙●△
(○平●仄△平韻▲仄韻)
說明:菩薩蠻?閨情 李白
〔題考〕 【杜陽雜編】:「大中初,女蠻國貢雙龍犀,明霞錦,其國人危髻金冠,纓絡被體,故謂之「菩薩蠻」。當時倡優,遂歌﹝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詞。」【唐音癸簽】、【南部新書】略同。又【北夢瑣言】:「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令狐丞相假飛卿所撰密進之,戒以勿泄。」唐時俗稱美女為菩薩,菩薩蠻酋稱女蠻。當時教坊,譜作曲詞,遂為詞名。後楊升庵改蠻為鬘,失其本矣。後人又名為﹝重迭金﹞、﹝子夜歌﹞、﹝巫山一片雲﹞等,非特於詞名來源無涉,且﹝子夜歌﹞另有正調,而﹝巫山一片雲﹞更易與別調﹝巫山一段雲﹞相混,殊屬無取。
〔作法〕 本調四十四字,為詞調中之最古者,即以五七言組成;通篇兩句一韻,凡四易韻,兩平兩仄。第一、二句即為七言仄句。第三句為仄起之五言句,換用平韻。第四句為五言拗句。後半第一句為平起仄韻之五言句。第二句為仄起仄韻之五言句。第三、四句與前半第三四句同。此首相傳為太白創作,顧按上述,調之創始,在唐 大中初,則白又何以見此詞調?【詞苑叢談】謂:「今詩餘名﹝望江南﹞外,﹝菩薩蠻﹞、﹝憶秦娥﹞稱最古,以【草堂】二詞出太白也。予謂太白在當時,直以風雅自任,即近體盛行七言律,鄙不屑為,寧肯事此?且二詞雖工麗,而氣衰颯,於太白超然之致,不啻穹壤;藉令真出青蓮,必不作如是語。詳其意調,絕類溫方城輩,蓋晚唐詞嫁名太白耳。」按諸上,引【北夢瑣言】與此說相合。近世胡適作【詞選】亦云然。
平林漠漠煙如織,
⊙○⊙●○○▲ (仄韻)
寒山一帶傷心碧。
○○●●○○▲ (協仄韻)
暝色入高樓,
●●●○△ (換平韻)
有人樓上愁。
●○○●△ (協平韻)
玉階空佇立,
⊙○○●▲ (三換仄)
宿鳥歸飛急。
⊙●○○▲ (協三仄)
何處是歸程,
⊙●●○△ (四換平)
長亭連短亭。
⊙○○●△ (協四平)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嘉佑二午(1057)進士,任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量移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於常州。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賞析

東坡的回文詞,兩句一組,下句為上句的倒讀,這比起一般迴文詩整首倒讀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對作者思想束縛也少些。東坡的七首回文詞中,如“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顰淺念誰人,人誰念淺顰”、“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歸不恨開遲,遲開恨不歸”等,下句補充發展了上句,故為妙構。
這首回文詞是作者“回時閨怨”中的“夏閨怨”。上片寫閨人晝寢的情景,下片寫醒後的怨思。用意雖不甚深,詞語自清美可誦。“柳庭”二句,關鍵在一“靜”字。上句雲“風靜”,下句雲“人靜”。風靜時庭柳低垂,閨人睏倦而眠;當晝眠正熟,清風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寫“靜”,卻從不同角度著筆。靜中見動,動中有靜,頗見巧思。三、四句,細寫晝眠的人。風吹香汗,薄衫生涼;而在涼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變化在“薄衫”與“薄汗”二語,寫衫之薄,點出“夏”意,寫汗之薄,便有風韻,而以一“涼”字串起,夏閨晝眠的形象自可想見。過片二句,是睡醒後的活動。她那紅潤的手兒持著盛了冰塊和蓮藕的玉碗,而這盛了冰塊和蓮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紅潤的手兒。上句的“冰”是名詞,下句的“冰”作動詞用。古人常在冬天鑿冰藏於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詩“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寫以冰水拌藕,猶本詞“手紅”二句意。“郎笑耦絲長,長絲藕笑郎”,收兩句為全詞之旨。“藕絲長”,象徵著人的情意綿長,古樂府中,常以“藕”諧“偶”,以“絲”諧“思”,藕節同心,故亦象徵情人的永好。《讀曲歌》:“思歡久,不愛獨枝蓮(憐),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調笑的意味的,故閨人報以“長絲藕笑郎”之語。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領情或是不識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絲之長,末句始露出“閨怨”本意。
這首詞在格律、內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回文詞的要求,同時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氣派,實為難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