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城區

莞城區

東莞市莞城街道,原名莞城鎮,俗稱“莞城區”;是東莞市區的組成部分,也是東莞市四個街道之一,位於東莞市中南部,地處東經113°31′-114°15′北緯22°39′-23°09′,北距廣州59公里,東南距深圳99公里,距香港140公里。四周與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萬江街道相接,北距廣州50公里,南離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門48海里,處於穗港經濟走廊中間,是廣州與香港之間水陸交通的必經之地。區轄面積13.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5.2萬人,外來暫住人員9.8萬人。作為東莞市的老城區,一直以來是東莞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廣東清代四大名園之一——可園坐落在這座千年古城;具有百年歷史的首批省一級學校一東莞中學、莞城中心國小使這座古城熠熠生輝。通行粵語,也有少量客家話分布。

基本信息

概況

莞城區莞城區
莞城區有1500多年的悠久歷史,從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以來,一直是東莞(縣)市治的所在地。文化源遠流長,文物古蹟眾多,如名聞中外的廣東四大名園之首的“可圓”;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有800多年歷史的“西城樓”;記載了明朝與泰國通商公正廉明的“卻金碑”等,都成為東莞市的旅遊景點。始建於1913年的東莞人民公園,占地25公頃,以“三山三湖’為主體,湖光秀麗,綠樹成蔭,亭台樓閣掩映其中,清靜閒雅,被喻為鬧市區的“綠洲”,是市民休閒和健身的好去處。 

莞城區處於東莞市區核心,一直以來是全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有著良

莞城區莞城區

好的人文環境,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資金信息等生產要素集中;商貿基礎雄厚,傳統商業和現代商貿業活力較強;工業企業集中,第二產業底子厚實,同時參與東部工業園開發,為第二產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平台。位居東莞市中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部,北距廣州50公里,南離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門48海里,處於穗港經濟走廊中間,是廣州香港之間水陸交通的必經之地。是東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東莞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轄面積13.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5.2萬人,外來暫住人員9.8萬人。莞城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廣東清代四大名園之一——可園座落在這座千年古城;具有百年歷史的首批省一級學校一東莞中學、莞城中心國小使這座古城熠熠生輝。

歷史文化悠久

莞城歷史文化悠久,有廣東四大名園之一可園、西城樓和代表東莞人開放、務實精神的金碑亭等久負盛名的文物古蹟。

莞城區莞城區

人才資源充足

莞城區是全市人才交流中心,是外地人口進入東莞的第一站,人力資源豐富,園區與廣東著名人才網站“智通”等建立夥伴合作關係。

莞城也是教育中心,區內有大學1所,高等技術專業院校4所,與全國28所著名大學建立產學研關係。

居住商貿發達

莞城區莞城區
莞城致力發展城市商貿中心,有沃爾瑪家樂福、百佳、天和、經貿中心等大型購物商場,有建設中的東縱大道日本銀座商業街。同時,周邊建有擋次最高、最集中的高尚住宅區、高爾夫球場等。

醫療設施完善

莞城區是全市的醫療中心,區內有市屬人民醫院、中醫院、廣東醫學院、東南亞最大泌尿醫院、健力口腔醫院等一批大型綜合性的醫療機構。

治安環境良好

莞城社會治安良好,歷年是東莞市社會治安綜合管理最好的鎮(區)之一。

園區經濟

莞城是全市較早實施園區發展戰略的鎮(區)之一。致力打造日資園區品牌,先後與日本萬寶至、日本精工(NSK)、日本京濱等17家日姿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拓展汽配產業園區;與法國施耐德集團、挪威易達電源集團、美國名家燈飾等歐美企業建立貼身親商合作關係,共同推動來莞投資企業最大化發展。

區位優勢

東莞市莞城區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東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處東經113°31′-114°15′北緯22°39′-23°09′。與東城、南城、萬江、高埗、石碣等五個鎮(區)相接。毗鄰廣州、深圳、惠州及港澳地區,處於廣州至深圳經濟走廊中西間。北距廣州59公里,東南距深圳99公里,距香港140公里。

歷史沿革

莞城歷史文化悠久,有廣東四大名園之一可園、西城樓和代表東莞人開放、務實精神的金碑亭等久負盛名的文物古蹟。可園.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園內有一樓、六閣、五亭、六台、五池、三橋、十九廳、十五間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樓、可軒、可堂。為莞城人張敬修所建,雖然可園占地面積不大,但園中建築、山池、花木等景物卻十分豐富。迎恩門樓(西城樓),位於莞城西正路口。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經多次維修,現仍保存完好。

醫療衛生

莞城區莞城區
莞城區是全市的醫療中心,區內有市屬人民醫院、中醫院、廣東醫學院、東南亞最大泌尿醫院、健力口腔醫院等一批大型綜合性的醫療機構。

莞城醫院座落於交通便利的市區中心莞太路78號。有40多年歷史,建築面積18207平方米,並分別在市中心繁華路段的北正路、阮涌尾、大西路、光明路、旨亭街以及天寶工業區設有門診。是一間集醫療、預防、保健、急診急救、教學科研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同時亦是中國人壽保險和社會醫療保險的定點醫院。

創意產業園

莞城區莞城區
針對2008年年初政協委員關於從“東莞製造”向“東莞創造”轉變的提案,東莞市經貿局昨日上午專門進行了情況匯報,提出除了在松山湖建設大型創意產業園區外,還將探索在莞城區內建立創意產業基地。

36家企業聚集創意產業園

據了解,莞城區在舊城改造中將不再進行簡單拆遷,而是結合“退二進三”的總體改造規劃,將舊城舊樓改造成適合創意產業的寫字樓、設計室,並整合城市原有的軟體開發、廣告設計、文化周末等領先行業,逐步發展成“聯豐創意產業園”。據了解,園區面積共54000平方米,園內已經聚集了36家企業。

另外一方面,松山湖高新科技產業園區已經成為了東莞產業轉型的引擎。據了解,1月到9月松山湖共引進的33個項目中研發項目超過半數,包括13個企業研發中心及總部項目、6個大型科研機構。如華為、中國無線科技、漫步者科技等企業已投資落戶。

同時,東莞中子科學中心已經進駐園區,正式開展散裂中子源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據了解,松山湖今年前3季度引進投資項目33個達70億元,實現工業產值64.06億元。

莞城區莞城區
獎勵名牌企業3540萬元

在“東莞製造”向“東莞創造”轉變過程中,有關部門還將積極推動企業自主創新,為企業發展找到原動力。據了解,今年東莞有3家企業的技術中心成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有兩家獲得省財政扶持400萬元承擔省產業機構調整任務。

而在實施名牌帶動戰略中,東莞為2006年度獲得名牌稱號的89家企業頒發了3540萬元獎金,而今年東莞新增中國名牌產品達到6個,東莞的中國名牌品牌一共增加到18個,而馳名商標達到9件,國家免檢產品64個。

發展戰略

莞城區莞城區小巷
莞城區把建設城市和管好城市作為現代城市的主要任務,為市民創造置業安家、創業營商的優閒環境。城市環境不斷改善,城市管理不斷提高,大力改造舊城區,保留具有嶺南特色的古街道,建設展現現代城市魁力的東湖花園等新城區,大力加強城市功能的綠化和配套設施建設。建成了東門、南門、北門和西城四大文化綠化廣場,城建工作卓有成效,城市的綠化、淨化、美化為嶺南古城增添了新的活力,1992年以來多次榮獲“全國衛生城市”光榮稱號。

莞城區把外向型經濟民營經濟第三產業作為發展經濟重點,2002年全區有外向型企業廠117家,出口總額26045萬美元。民營經濟也是城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先後成立了個體、私企協會和城區商會,全區現共有各類民營企業6800家,年創工業產值25億元,成為城區多種經濟成份中一支舉足輕重的生力軍。第三產業歷來是莞城區的優勢、商賈雲集、人氣旺盛、餐飲興隆、市場繁榮,是農產品銷量較大的地區,沃爾瑪、家樂福、百佳、大和等外資大型超市爭奇鬥豔,展現了開放城市的繁華風采。

領導成員

莞城區莞城區地圖
王檢養 黨委書記、人大聯絡委主任。負責全面工作。

陳志堅 黨委副書記、街道辦事處主任。負責黨委日常工作、經濟工作、街道辦事處工作,協助王檢養同志負責全面工作。

郭志祥 黨委專職副書記。協助王檢養同志處理黨委日常事務,重點協調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管經貿辦(包括財貿辦)、商業、安全生產、科技、體改、民營辦、商會,協調工商分局、安監分局。

張銳均 黨委委員,街道辦事處常務副主任。協助陳志堅同志處理辦事處日常事務,分管城市管理、舊城改造、房地產開發、計畫立項、愛衛、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包括市政處、城管城監、環衛處、園林處、人民公園管理處)以及自來水公司,協調國土分局。

李少瓊 黨委委員、人大聯絡委副主任。具體負責人大工作,分管社會事務工作。

單志雄黨委委員。分管社區以及統戰、勞動、社保、獸醫站、農辦、城內商業街區改造重建工作,兼武裝部部長、外來人口管理中心主任,協調勞動、社保分局。

王徐堅黨委委員。分管城市規劃、建設、環保以及重點工程辦公室工作,協調環保分局。

莞城區生產軸承
尹敬華黨委委員。分管外經、工業園區、外商投資服務中心、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涉外事務工作。

葉建華 黨委委員。分管教育、體育、醫療衛生工作。

吳志恩 黨委委員。分管財政、金融、審計、資產管理工作,協調國稅分局、地稅分局。

吳曉 黨委委員。分管政法、維穩綜治、交警、信訪,兼任公安分局長,協調交通分局、消防中隊。

張彤飈 黨委委員。兼黨政辦主任,分管黨政辦、宣傳、文化、機關總支部,協調文化執法分隊工作。

張俊華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分管組織、人事、紀檢、共青團工作,兼任企業工委書記。

彭雷 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分管督促檢查、信訪、司法所、計畫生育、工會、婦聯以及企業改制工作。

陳小萍 人大聯絡委副主任。

相關新聞

莞城區莞城區
1、歷屆奧運珍貴郵票亮相莞城美術館

2008年8月7日-10日,由廣東省集郵協會、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共東莞市莞城街道委員會、東莞市郵政局、東莞市莞城街道辦事處、東莞市集郵協會承辦的2008廣東省集郵展覽系列活動將在莞城美術館完美呈現。

本次郵展展品囊括了傳統集郵、郵政歷史、專題集郵等國際標準的十二大類別,並特邀展出從1896年希臘第1屆奧運會至2008年北京第29屆奧運會的歷屆奧運珍貴郵票;1878年中國第一套大龍郵票及被列入世界珍郵之列“世界孤品——稿字四方連”等珍貴郵票文物,展出規模達到450個國際標準展框,7200個國際標準貼片,是歷屆展覽規模最大的一次。

據了解,為充分發揮莞城美術館的公共藝術教育功能,郵展期間,美術館還將開展“美術夏令營”活動,邀請專家為孩子們講解各種郵票知識,讓孩子們體驗一次生動而精彩的郵票藝術之旅。

2、莞城成立三個“文化活動基地”

2008年7月24日,莞城舉行“文化活動基地”掛牌儀式,東莞市民眾藝術館館長何環珠、莞城文化服務中心負責人王柏全等領導為人民公園紅棉山莊內的東莞市民眾藝術館(莞城)“粵劇曲藝活動基地”、人民公園鳳凰煮茗茶莊“茶文化活動示範基地”及莞城實驗國小“兒童合唱培訓基地”進行掛牌。

據了解,莞城首選這三個地方作為文化動活動基地,是因為它們都有著獨特的文化氣息。紅棉山莊是粵劇發燒友的聚集地,為粵劇愛好者提供表演的平台;鳳凰煮茗茶莊是莞城乃至東莞環境最優美的茶莊,許多文人、茶客都因其優美的環境慕名而來;而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團,在短短的時間內蜚聲國際,是莞城兒童合唱培訓成功的展示;因此,“文化活動基地”在這三個地方成立是最合適不過的。

莞城區莞城區
3、“百場電影進工廠”走進天寶工業區
2008年7月24日,“‘東莞因你而文明’加多寶百場電影進工廠”首場放映活動在莞城天寶工業區巨漢燈飾有限公司正式啟動。市文廣新局副局長董紅,市文明辦副主任宋媛以及莞城街道黨委委員尹敬華出席了啟動儀式,並與巨漢燈飾的500多名員工一起觀看了熱播電影《功夫熊貓》。

據了解,此次活動以100場電影送進工廠的形式,把文明創建與文化活動結合起來,主辦方希望能夠將“東莞因你而文明,齊心共創文明城”的理念隨著電影送進工廠裡面,豐富員工們的文化生活,使廣大新莞人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時,在情感上更有歸屬感,更認同和支持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並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到創建工作中來。接下來,“百場電影進工廠”活動還將走進莞城科技園等外來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工業園區,為更多新莞人送上電影大餐。

治安環境

莞城街道社會治安良好,歷年是東莞市社會治安綜合管理最好的鎮(街道)之一。

人才資源

莞城街道是全市人才交流中心,是外地人口進入東莞的第一站,人力資源豐富。智通人才市場總部就設在東莞市莞城街道創業社區八達居民小組莞路。
莞城街道也是東莞市的教育中心,街內有大學1所,高等技術專業院校4所,與全國28所著名大學建立產學研關係。

文物古蹟

可園題字可園題字
莞城街道歷史文化悠久,有廣東四大名園之一可園、(迎恩門城樓)西城樓和代表東莞人開放、務實精神的卻金碑等久負盛名的文物古蹟。
【可園】
可園位於莞城街道博廈社區可園路,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園內有一樓、六閣、五亭、六台、五池、三橋、十九廳、十五間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樓、可軒、可堂。為莞城人張敬修所建,雖然可園占地面積不大,但園中建築、池、花木等景物卻十分豐富。
迎恩門城樓迎恩門城樓
【迎恩門城樓(西城樓)】
西城樓位於莞城街道市橋社區西迎恩門城樓正路口。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經多次維修,現仍保存完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