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第九中學

莆田市第九中學

莆田九中位於莆田市荔城區拱辰街道儀梓路,是福建省“省三級達標校”,前身為鹹益女子中學。如今為莆田一中聯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校園 校園

莆田九中位於 莆田市荔城區洪辰街道儀梓路,是福建“省三級達標校”,前身為教會學校 私立鹹益女子中學 ,莆田第九中學(1956年改名),1966年因文革停校,1978年復校:城郊中學創建,後來莆田荔陽中學、(1960年莆田暢林國小附屬國中班創建,1962年停辦,1969 年,莆田縣城郊學區各完全國小普遍附設國中班,莆田暢林國小附屬國中班復校,1990年,莆田暢林國小附中分出,改名城廂區暢林初級中學(址莆田市城郊鄉暢林村)後莆田暢林初級中學併入莆田市城郊中學,組建成莆田市荔城一中 等歷史沿革,2002年復校莆田第九中學。莆田第九中學是經福建省教育廳批准創辦的一所完全中學。學校以培養專長加特長的創新型學生為宗旨,深化素質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加速高中部的發展步伐,聲譽蒸蒸日上。

學校重建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委、區政府決定,將莆田市荔陽中學、莆田市暢林中學併入莆田市城郊中學組建成莆田市荔城一中。隨後莆田市政府又命名為莆田第九中學,重塑莆田九中老校形象。莆田市級、區級領導詹毅、郭亞元、陳國林等先後蒞臨指導,對新崛起的莆田九中深寄厚望,傾力扶持。目前,建築面積達一萬一千多平方米的教學樓和科技樓已破土興建,2012年底竣工。

現有校園面積109畝,比區劃調整前的19.84畝增92畝,綠化用地達13626平方米;校舍面積47230平方米,是區劃調整前校舍面積的10倍多,淨增4.1萬平方米。新建的教學樓兩幢各5層共60間標準教室,8間梯形教室;新建的實驗樓一幢5層30間,理化生實驗按3:3:2配齊;新建的圖書館面積3800平方米,於2008年7月通過省級示範圖書館省驗收,其中圖書78122冊。生活區面積25475平方米,其中新建的學生食堂2層,新建的師生宿舍4幢共256間,可滿足1800-2200人師生食宿,食堂和宿舍衛生潔淨,管理到位。運動區擁有運動場地49631平方米,400米塑膠標準跑道體育場一座。幾年來,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共7000多萬元。

地理位置

莆田九中位於莆田荔城區三亭,占地面積109畝,周圍有著名的小希爾頓連鎖酒店(莆田)及便捷的沃爾瑪購物中心,旁邊圍繞著荔城區護城河。學校內綠樹蓊鬱,環境幽雅。學校周邊有市經濟適用房生活區、SOS國際兒童村、莆田市中級人民法院、 莆田市市第二醫院新址 等單位;新建莆田市市體育運動中心臨校而立,莆田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與學校毗鄰呼應。福廈路、荔園路、延壽路、北大路延伸段等交通要道縱橫學校周圍,交通便利。

師資力量

莆田九中截至2012年底現有教職工191人,高中部均配備具有大學本科學歷、教學經驗豐富的優秀中青年教師,還聘請福建省二級達標校高中優秀教師任教,部分擁有“高中高級教師”職稱。

硬體設備

莆田市第九中學 莆田市第九中學

莆田九中擁有儀器配備齊全的多媒體教室、電腦室、實驗室等。

知名校友

從老九中(當時為私立鹹益女子中學)走出的知名校友數不勝數,科學家、專業技術人員遍布全世界各地。其中有聞名海內外、享有"中國太空材料之母"榮譽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林蘭英女士。歷史名校傳衍下來的厚重的求學精神,激勵著新九中的學子百倍努力,大踏步邁進高校大門。

發展規劃

莆田九中於2010成功榮獲福建省“省三級達標”稱號。爭取在2014年前申報福建省“省二級達標”稱號。

學校整改

由於歷史原因,莆田九中教學質量和辦學規模在2009年以前很不理想,2005年以吳國忠校長的新一屆校領導班子上任後,採取多項措施,“抓管理,塑形象”,促進學校飛躍發展。

莆田九中首先從整頓學校面貌入手,以法治校和以人為本兼顧。明確目標、責任,落實制度、紀律,狠抓教學常規,實施檢查評比,同時把“人”放在核心地位上,把調動積極性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在大是大非上講原則,在小是小非上講溫情,給全體教師體檢,集體過生日,大力營造“學校是我家,發展靠大家”的溫馨和諧、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莆田九中將教育約束與自律尊重齊下,樹立學生規範。通過涉及衛生、考勤、紀律、“三不一佩戴”、課間操、腳踏車、宿舍、財產等十大方面的“創建文明班級”的評比活動,約束、規範學生的日常行為;通過尊重、關愛、信任,改“管、盯、壓”為“教、扶、放”, 創新教育形式,調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自我發展;實施新課程新理念,幫助學生豐富情感,健全心理,完善人格,構建一種新型、和諧的師生關係。

同時,莆田九中將建章立制和培訓教研並重,加強師資建設。通過制定各類教職工的崗位職責和行為準則,規範了教師量化評分的條件與內容,逐步引導教師由被動接受約束轉變為主動自覺管理自己;通過“結對”、“壓擔”、“指路”、“搭台”、“拔尖”,促進教師迅速成為教學上的行家裡手;通過重組學科教科組,建立制度,安排時間,落實課題,使教科研活動卓有成效;通過實施“名師”工程,要求全體教師苦練教學知識,爭當骨幹,爭創名牌,爭成“名師”;通過師德師風建設,“講團結,謀發展”,踐行吳國忠校長提出的“誓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諾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