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麻蜥

荒漠麻蜥

荒漠麻蜥(學名:Eremias przewalskii)為蜥蜴科麻蜥屬的爬行動物。分布於俄羅斯、蒙古以及中國大陸的內蒙古、寧夏、新疆、青海、甘肅、陝西等地,常見於荒漠地帶、棲息於乾河床的沙礫地、瑣瑣林河沙漠中的灌叢內以及尤喜在白刺包或霸王刺沙丘上挖洞居住。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000至14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內蒙古阿拉善沙漠。

基本信息

科學分類

界:動物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 Chordata

綱:爬行 Reptilia

目:有鱗 Squamata

亞目:蜥蜴亞目 Lacertilia

科:蜥蜴 Lacertidae

屬:麻蜥 Eremias

種:荒漠麻蜥 E. przewalskii

基本資料

(圖)荒漠麻蜥荒漠麻蜥

中文學名:荒漠麻蜥

別名:虎皮蜥

中文目名:蜥蜴目

中文科名:蜥蜴科

中文屬名:麻蜥屬

中文俗名:無中文俗名

拉丁文名:Eremias przewalskii

英文名:Gobi racerunner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Strauch,1876

形態特徵

荒漠麻蜥體粗壯,體背為黃褐色,有藍黑色蟲紋狀斑,雄性個體體側有桔紅色彩。分布於荒漠草原,以昆蟲為主要食物。常在灌叢之間作快速的穿梭運動。四肢背面有黑色橫紋,腹面淺色。尾為頭體長的1-1.5倍,頭中等,吻鈍,頦片與領圍之間一縱列鱗32-40枚,體背為圓粒鱗,多少排成橫列,體中段每橫列有鱗52-60枚,腹鱗方形,光滑,肛前鱗前端不規則;四肢粗壯、四肢背面為粒鱗和小鱗,前臂前側、股前側及脛腹而均為大鱗,下瓣顯著,股窩每側12-16個,尾基扁平,尾背鱗微有棱。

主要習性

荒漠麻蜥常棲於荒漠半荒摸地區。荒漠麻蜥洞居,行動較緩慢。荒漠麻蜥為卵生,5-6月繁殖,雌懷卵4-7枚,卵徑10-14×9-10毫米。荒漠麻蜥以鞘翅目昆蟲、幼蟲、螞蟻植物嫩為食。

生態分布

荒漠麻蜥分布於俄羅斯、蒙古以及中國大陸的內蒙古、寧夏、新疆、青海、甘肅、陝西等地,常見於荒漠地帶、棲息於乾河床的沙礫地、瑣瑣林河沙漠中的灌叢內以及尤喜在白刺包或霸王刺沙丘上挖洞居住,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000至1400米。

保護措施

荒漠麻蜥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