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蜥

麻蜥

麻蜥,又名麻蜥蜴,麻蛇。體長不超過100毫米。吻較窄,吻棱不顯。頭頂大鱗對稱排列,鼓膜大而裸露,背部全為粒鱗,腹鱗比背鱗大,近方形,向腹中線呈斜行排列。肩前方兩側至腹面有1明顯的皮膚褶形成的領圍,領圍游離緣為較大的鱗片。指、趾下面被棱鱗,股腹面有股孔。尾長為體長的1.5倍以上 。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麻蜥體長不超過100毫米。

麻蜥 麻蜥

吻較窄,吻棱不顯。頭頂大鱗對稱排列,鼓膜大而裸露,背部全為粒鱗,腹鱗比背鱗大,近方形,向腹中線呈斜行排列。肩前方兩側至腹面有1明顯的皮膚褶形成的領圍,領圍游離緣為較大的鱗片。指、趾下面被棱鱗,股腹面有股孔。尾長為體長的1.5倍以上。

生活習性

麻蜥蜴在野外一般生活在溫暖、乾燥、陽光充足的沙土環境中;

麻蜥在野外是晝行性動物,喜歡在晴天外出活動,陰天少見

麻蜥 麻蜥

麻蜥在野外的食物有昆蟲綱,蚱蜢、地老虎、粘蟲、金針蟲、螻蛄、葉蟬;蛛形綱,多足綱和甲殼綱

生長繁殖

5—7月是麻蜥的繁殖季節。5月中旬可發現其交尾現象,交尾時,雌雄蜥蜴相互走近,然後相互咬緊對方的尾部,轉圈奔跑,有時雌體可彎曲成弧形,並咬緊雄體腹面的中部,雌雄體逐漸貼近,進行交尾。交尾時間可持續30分鐘。6月上旬產卵,卵於地面自然小洞穴和石縫中。每隻成熟雌體常懷卵3—5枚。卵外被柔軟革質卵殼,色乳白,平均大小約為13mm X 7mm,重約0.8g—0.9g。

分布範圍

麻蜥 麻蜥

已知約50種,分布於亞洲、歐洲、非洲的溫帶和暖溫帶。中國產9種,主要分布於東北、西北和華北,為草原和荒漠的典型動物。個別種向東南分布到江蘇和安徽北部,但不超過長江。

棲息環境

麻蜥 麻蜥

麗斑麻蜥棲息于海拔 250~1250米的草甸、草原、河灘、山坡的亂石草叢中。以各種昆蟲和蛛形類為食。4月末開始產卵,每產2~4枚,卵徑12~14毫米。7月初至8月底孵出幼蜥,剛孵出時全長17~19毫米。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麻蜥可入藥,藥名麻蛇子:

藥用價值

【來源】蜥蜴科動物麻蜥,以乾燥全體入藥。夏秋捕捉,摔死或開水燙死後曬乾或烘乾。有的地方在捕捉後,用白酒噴,死後,置通風處蔭乾。

麻蜥家族圖冊 麻蜥家族圖冊

【性味歸經】 鹹,寒。

【功能主治】化痰散結,利尿。用於癲癇,小便不利,氣鬱結滯;外用治淋巴結結核,瘡毒。

【用法用量】 0.5~1錢(或1個),焙乾研粉服;外用適量,焙乾研粉香油調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麻蜥蜴,以乾燥全體入藥,藥名麻蛇子。乾品麻蛇子的價格超過:400元/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