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市藝術劇院

荊門市藝術劇院於1997年由荊門市花鼓劇團、荊門市歌舞劇團合併組建而成,是一個充滿青春活力、陣容整齊、結 構相宜,既能演戲曲又能演歌舞的新型文藝團體。

所獲榮譽

該院十多年來共創作排演了10台大型現代戲,其中《高玉蓮》參加湖北省首屆荊州花鼓戲藝術節,榮獲優秀演出獎等9項大獎;《翁與媳》參加湖北省首屆劇種調演,榮獲主演一等獎等7項大獎;《九·二六壯歌》榮獲湖北省文化廳演出百場獎;《荷花洲頭》榮獲第四屆“文華新劇目獎”、“文華劇作獎”、93年度“五個一工程”提名獎、文化部和湖北省文化廳演出百場獎,並於1994年應文化部邀請晉京參加慶祝建國45周年慶典演出,受到首都觀眾和戲劇界專家的好評;《鬧龍舟》參加湖北省戲劇新作展演賽榮獲優秀劇目獎等4項大獎,1999年應文化部邀請晉京參加建國五十周年獻禮演出,2000年榮獲第九屆“文華新劇目獎”、“文華導演獎”,並代表湖北省參加第六屆中國藝術節榮獲優秀劇目獎,主演蔡建庭榮獲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01年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湖北省“五個一工程特別獎”;《十二月等郎》於2005年12月入選2005—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該院常年深入城鄉演出,連續多年榮獲湖北省文化廳“新春”、“金秋”百團上山下鄉巡迴演出季活動先進單位,並被省文化廳授予“湖北省十佳劇團”稱號。

一、1998年
10月28日參加全省首屆荊州花鼓戲戲歌創作演唱比賽,獲創作一、二等獎,演唱一、二、三等獎。
11月8日小品《三缺一》參加湖北省第二屆高原皇杯電視小品大賽,榮獲專業組三等獎。
二、1999年
7月,市藝術劇團歷時3年,經過三次修改排練的大型現代花鼓戲《鬧龍舟》參加了“萬國杯”全省第六屆戲劇新作展獲得了“優秀劇目獎”、“優秀導演獎”、“優秀作曲獎”、“優秀演員獎”等多項獎勵,我市獲獎數量及檔次名列地市州劇團第一。
三、2000年
4月14日,市藝術劇團青年演員蔡建庭因其在《鬧龍舟》中表演出色,榮獲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是荊門市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青年演員。
9月,市藝術劇團歷時4年,經過3次修改排練的大型現代花鼓戲《鬧龍舟》,參加在南京舉行的第六屆中國藝術節,《鬧龍舟》榮獲優秀劇目獎。
四、2002年
11月創排的大型現代花鼓戲《鬧龍舟》榮獲中宣部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獎入選作品。
12月,《鬧龍舟》榮獲湖北省第四屆“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特別獎,湖北省第五屆屈原文藝創作獎特別獎,參加湖北省首屆優秀劇目展播獲特別獎,同時該劇主演蔡建庭榮獲湖北省“金鳳”青年文藝獎。
蔡建庭被荊門市政府授予特等勞模光榮稱號,並當選為荊門市十傑青年。
五、2003年
4月創排的《夜夢冠帶》、《訪友》、《思凡》三個花鼓折子戲和《櫻花》抒情歌劇片斷,參加湖北省第七屆戲劇新人新作展演,陳芹芳、宋先琴獲得獲新人獎,鄧德森獲得導演獎。
六、2005年
12月大型現代湖北花鼓戲《十二月等郎》入選2005--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
3月曾菊同志被授予荊門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10月蔡建庭同志榮獲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10月張雲同志榮獲湖北省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七、2006年
11月大型現代湖北花鼓戲《十二月等郎》榮獲湖北省第八屆楚天文華劇目獎;
12月大型現代湖北花鼓戲《十二月等郎》榮獲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評比展演一等獎第一名;
4月曾菊同志榮獲第七屆湖北戲劇牡丹花獎;
11月曾菊同志榮獲湖北省第八屆楚天文華表演二等獎;
11月蔡建庭、羅濤、宋先琴、陳芹芳榮獲湖北省第八屆楚天文華表演三等獎;
八、2007年
1月大型現代湖北花鼓戲《十二月等郎》榮獲2005——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劇目;
7月榮獲中宣部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劇目獎;
11月榮獲文化部第十二屆文華獎文華大獎和文華劇作、導演、音樂、舞美、表演等單項獎;同時被評為第八屆中國藝術節“觀眾最喜愛劇目”;
6月榮獲中國戲曲現代戲突出貢獻獎;
藝術劇院被荊門市委、市政府授予2006——2007年度文明單位稱號;
11月曾菊同志榮獲文化部第十二屆文華表演獎;同時被評為第八屆中國藝術節“觀眾最喜愛演員”;
12月曾菊同志榮獲首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二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12月曾菊同志榮獲湖北省第六屆屈原文藝優秀人才獎;
12月羅濤同志榮獲文化部第十二屆文華表演獎;
九、2008年
10月大型現代湖北花鼓戲《十二月等郎》入選2007——2008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年度資助劇目;
3月《十二月等郎》劇組被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署授予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先進集體稱號;
10月陳芹芳榮獲首屆湖北省地方戲曲藝術節表演二等獎;
10月曹立洲榮獲首屆湖北省地方戲曲藝術節表演三等獎;
十、2009年
9月創作演出的舞蹈《楚女巴男》獲得湖北省第九屆楚天文華表演三等獎。
11月大型現代湖北花鼓戲《十二月等郎》入選2008—2009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創作資助劇目。
11月藝術劇院被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光榮稱號。

現任領導

張雲荊門市藝術劇院院長
黃曉強荊門市藝術劇院黨支部書記、國家二級演員
蔡建庭荊門市藝術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
官德軍荊門市藝術劇院副院長
李欣鴿荊門市藝術劇院副院長
羅濤荊門市藝術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

大事記

1997年

6月18日,荊機編〔1997〕24號檔案批覆成立荊門市藝術劇團;
7月中旬,組成中心考核小組,對全團演職人員進行業務考核。
10月7日,全國“曹禺文學藝術研討會“在湖北省潛江市召開,
會議期間該團創演的大型現代花鼓戲《鬧龍舟》進行了匯報演出,全國著名編劇郭漢成、曹禺先生的夫人等專家對該劇評價較高,並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該劇被省文化廳列入“五個一工程”重點劇目。

1998年

8月16日,為慶祝市藝術劇團成立一周年,在市體育館隆重舉行周年慶典晚會,劇團為二萬多名觀眾奉獻了一台精心準備的文藝節目,著名歌星林依輪應邀參加了慶典演出。
大型現代花鼓戲《鬧龍舟》經過第三次修改後於10月2日晚湖北電視台“荊楚方圓”佳作名評欄目以《亦狀亦諧——鬧龍舟》為題,對其主要片斷進行了專題播出,獲得高度評價。
10月28日參加全省首屆荊州花鼓戲戲歌創作演唱比賽,獲創作一、二等獎,演唱一、二、三等獎。
11月8日小品《三缺一》參加湖北省第二屆高原皇杯電視小品大賽,榮獲專業組三等獎。

1999年

7月,市藝術劇團歷時3年,經過三次修改排練的大型現代花鼓戲《鬧龍舟》參加了“萬國杯”全省第六屆戲劇新作展獲得了“優秀劇目獎”、“優秀導演獎”、“優秀作曲獎”、“優秀演員獎”等多項獎勵,我市獲獎數量及檔次名列地市州劇團第一。
9月12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應文化部邀請,《鬧龍舟》晉京參加優秀劇目獻禮演出,受到國家領導人、戲劇界專家和北京觀眾的好評。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等領導同志觀看了演出,並親切接見了劇組全體演職員,中央電視台三套對該劇進行了直播。
9月23日,省文化廳發文對《鬧龍舟》劇組進行表彰,授予劇組先進集體稱號。

2000年

4月14日,市藝術劇團青年演員蔡建庭因其在《鬧龍舟》中表演出色,榮獲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是荊門市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青年演員。
9月,市藝術劇團歷時4年,經過3次修改排練的大型現代花鼓戲《鬧龍舟》,參加在南京舉行的第六屆中國藝術節,《鬧龍舟》榮獲優秀劇目獎。
11月8日,省文化廳和市委、市政府在荊門賓館會議中心召開大會,表彰榮獲全國優秀劇目獎的《鬧龍舟》劇組。會上,省文化廳,市政府、市委宣傳部先後宣讀了表彰決定。省文化廳廳長蔣昌忠為劇組頒發了全國優秀劇目獎盃和證書,市長許克振為劇組頒發了5萬元獎金,市委宣傳部和市文化局向蔡建庭等5人頒發特等獎,另有19人獲一等獎,33人獲二等獎,12人獲三等獎。

2001年

經荊門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荊門市藝術劇團更名為荊門市藝術劇院,單位級別、機構設定不變。
2001年11月20日藝術劇院為龍同發舉辦從藝50周年座談會,省藝研所、市委宣傳部、市文體避領導出席會議祝賀並講話,省花鼓劇院及鄰近縣、市花鼓劇團的負責人到荊祝賀。局屬各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座談會後,龍同發及其學生表演了花鼓戲唱段。

2002年

11月創作演出的大型現代花鼓戲《鬧龍舟》榮獲中宣部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獎入選作品,實現了我市戲劇領域零的突破。
12月,榮獲湖北省第四屆“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特別獎,湖北省第五屆屈原文藝創作獎特別獎,參加湖北省首屆優秀劇目展播獲特別獎,同時該劇主演蔡建庭榮獲湖北省“金鳳”青年文藝獎。
蔡建庭被荊門市政府授予特等勞模光榮稱號,並當選為荊門市十傑青年。
12月,該院隆重舉行了荊門市藝術劇院揭牌儀式暨成果展示系列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內容翔實的圖片展覽及新老朋友的聚會暢談,歌頌了改革開放以來,藝術事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所取得的巨大成績。

2003年

4月16日,創排的《夜夢冠帶》、《訪友》、《思凡》三個花鼓折子戲和《櫻花》抒情歌劇片斷,參加湖北省第七屆戲劇新人新作展演,兩人獲新人獎,一名獲導演獎。

2004年

為了迎接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投排一台大戲參加,特聘國家一級編劇盛和煜創作的劇本《十二月等郎》於下半年定稿。

2005年

元月25日大型現代花鼓戲《十二月等郎》首次立於舞台與廣大觀眾見面。
4月23日—6月30日,開展演出季活動,在荊門城區、縣市區和部分鄉鎮進行商業演出,分別在城區演出17場,沙洋縣演出3場,京山縣演出3場,鍾祥市演出6場,總計29場,收入100多萬元。
4月26日,國家文化部副部長陳曉光、省文化廳廳長杜建國一行專程到荊門觀看了《十二月等郎》,陳副部長高度讚揚這是一台反映社會弱勢群體——農民工及其家人們艱難的好戲,鼓勵劇組人員精心打磨衝刺大獎。
該劇作為湖北地方戲的一個品牌被正式命名為湖北花鼓戲。
12月,《十二月等郎》成功入選2005——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30台。

2006年

7月1日,《十二月等郎》參加了全省“八藝節”重點劇目選拔賽暨湖北省第八屆“楚天文華獎”評獎活動,經過激烈角逐,《十二月等郎》在全省23台參賽劇目中脫穎而出,順利入選湖北省重點劇目,並榮獲楚天文華劇目獎。曾菊等6名演員獲文華表演二、三等獎。
9月,該劇接受了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台驗收小組的驗收,順利入選2005——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劇目。
11月,《十二月等郎》劇組進京參加“北京·湖北文化周”演出活動,26、27日在北京天橋劇場為首都觀眾演出,這是繼《荷花洲頭》、《鬧龍舟》後,湖北花鼓戲再度亮相首都,贏得了首度觀眾的一致肯定。
12月,《十二月等郎》劇組赴漢參加了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評比展演,榮獲了展演一等獎第一名。

2007年

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年會於6月12日—14日在荊門舉行,主題是花鼓戲《十二月等郎》藝術成就暨戲曲導演藝術研究,來自全國戲曲界近80位專家參與了研討,給予《十二月等郎》高度評價。此外,還舉辦了名家名段演唱會。
7月,大型現代湖北花鼓戲《十二月等郎》榮獲中宣部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9月,受中宣部邀請晉京參加了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獎戲劇展演活動,於9月11、12日晚在北京天橋劇場演出兩場。13日冒雨到奧運建設工地和全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北京昌平區北七家鎮鄭各莊村,開展了“走進奧運工地”、“走進新農村”慰問演出活動。
11月,《十二月等郎》參加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榮獲藝術節最高獎—-文華大獎,以及文華劇作獎、導演獎、音樂創作獎、舞美設計獎、表演獎等五項單項獎。同時,該劇還被評為“最受觀眾喜愛的劇目獎”,主演曾菊獲“最高觀眾喜愛的演員”獎。
12月,青年演員曾菊榮獲首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23屆中國戲梅花獎)。

2008年

3月《十二月等郎》劇組被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署授予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先進集體稱號;
4月與湖北職業藝術學院聯合辦花鼓戲委培班,招收了30名學員。
10月大型現代湖北花鼓戲《十二月等郎》入選2007——2008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年度資助劇目;
10月陳芹芳榮獲首屆湖北省地方戲曲藝術節表演二等獎;
10月曹立洲榮獲首屆湖北省地方戲曲藝術節表演三等獎;
11月7日,《十二月等郎》劇組應上海國際藝術節組委會的邀請代表湖北出征第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有來自40多個國家的52台藝術作品登上藝術節的舞台。11月10、11日晚作為上海國際藝術節“湖北省優秀劇節目演出周”的重頭戲,《十二月等郎》成功亮相上海大劇院,該劇濃郁的楚風楚韻征服了中外觀眾,除中國觀眾外,還有來自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的外國觀眾觀看了演出。
11月11日上午藝術節組委會組織召開了“湖北省優秀劇節目演出周”座談會,來自上海藝術界的專家學者對該劇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湖北省文化廳副廳長沈虹光參加了座談會。
11月11日下午,劇組帶去的一台湖北花鼓歌舞專場節目在上海最熱鬧的商業區——城隍廟上演,10多個具有濃郁湖北風情的歌舞節目吸引了上海觀眾和觀光客,贏來了陣陣熱烈的掌聲。
11月17日我們受中國文化部的邀請進京赴國家大劇院參加了“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現代題材優秀劇目展演”,《十二月等郎》是全國受邀請的9台劇目之一。這是該劇組第三次晉京演出,11月18、19日晚在中國最高藝術殿堂——國家大劇院,我們將該劇完美地呈現給中外觀眾,11月20日中央電視台一套“朝聞天下”欄目報導了該劇在京演出的情況。
11月該劇主要演員和合唱演員進京演出前赴天津合樂時,受天津西岸藝術館“今晚聽室內樂”主辦方的邀請,座客西岸藝術館,演唱了《十二月等郎》片斷,讓天津觀眾聆聽了湖北籍歌唱家的精彩演唱。天津《今晚報》以“‘室內樂’推出新系列演出新歌劇《十二月等郎》將做客西岸藝術館”和“室內樂欣賞別開生面《十二月等郎》好聽好看”為題進行了專題報導。
11月22日劇組又趕赴浙江開始了為期10天的商演之旅。在杭州、紹興、寧波三地演出了5場,該劇獨特的樣式、鮮明的抒情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打動了觀眾,得到了高度評價。在杭州演出時,浙江省政協、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領導及茅威濤等戲劇界同仁觀看了該劇,他們稱讚這個戲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不僅內容好,而且藝術品位高。

2009年

湖北電視台的邀請拍攝完成了反映我院改革創新的專題片“藝海行舟立潮頭”,片長五分鐘,8月14日、19日在湖北公共頻道“建國六十周年湖北輝煌成就展播”欄目中播出,獲得好評。
請荊門電視台拍攝了反映我院花鼓戲委培生學習、練功情況的專題片《梨園新枝》,於7月28、30日在荊門電視台教育頻道和公共頻道播出,展示了我院培養藝術後備人才的成績。
我們推出了“《十二月等郎》江漢平原行”活動,首站演出在荊州,共演出兩場。荊州市荊州區委高度重視,以政府發文的方式號召全區黨員幹部和民眾觀看該劇。兩場演出座無虛席,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時代特徵吸引了現場的觀眾,博得陣陣掌聲。
6月13日應麻城市委宣傳部的邀請,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鄭曉華攜劇組到麻城進行文化交流演出取得圓滿成功。
10月27、28日赴重慶參加第二屆中國重慶藝術節,在重慶市南岸區文化中心進行了兩場精彩的演出,重慶電視台、重慶商報等媒體進行了報導,重慶組委會還組織了專家座談會,對劇目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
12月建立了荊門市藝術劇院網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