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巨伯

荀巨伯

荀巨伯,東漢潁州(今屬河南)人,生平不詳 。《世說新語》載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荀巨伯》出自南北朝劉義慶編寫的《世說新語》。講了荀巨伯去看望生病的友人,胡人打進友人所在的城,他也不離開,對友人忠心耿耿,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代替友人的性命。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將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

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敵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師而還。一郡並獲全。

注釋譯文

注釋

1.值:恰逢

2.胡賊:古代對北方匈奴人的蔑稱

3.子:你

4.去:離開

5.令:讓

6.敗義:敗壞道義

7.既:已經

8.獨止:一個人留下

9.委:丟下

10.寧:寧可

11.謂:對......說

12.我輩:我們

13.班師:撤軍

14.全,整個

譯文

原版

荀巨伯從遠方來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逢匈奴圍攻這座城池。朋友對巨伯說:“我現在快死了,你可以趕快離開了。”荀巨伯回答道:“我遠道而來看你,你讓我離開,讓我背信棄義而求活命,這怎能是我荀巨伯所做的事嗎?”賊兵已經闖進,對荀巨伯說:“大軍已到,全城之人皆逃避一空,你是什麼樣的人,竟敢獨自留下來?”巨伯說:“朋友生了重病,我不忍心丟下他,寧願用我的身軀替代朋友的性命。”匈奴人相互商量說:“我們這些沒有道義的人,卻闖入了有道義的國家!”便率軍撤回。全城人的生命財產得到了保全。

文言文啟蒙讀本版

荀巨伯從遠方來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逢匈奴圍攻這座城池。朋友對巨伯說:“我現在快死了,你可以趕快離開了,不要無辜受害。”巨伯回答道:“我遠道而來看你,你讓我離開,讓我背信棄義而求活命,這怎能是我荀巨伯所做的事嗎?”賊兵已經闖進,對荀巨伯說:“大軍已到,全城之人皆逃避一空,你是什麼樣的人,竟敢獨自留下來?”巨伯說:“朋友生了重病,我不忍心丟下他,寧願用我的身軀替代朋友的性命。”匈奴人相互商量說:“我們這些沒有道義的人,卻闖入了有道義的國家!”便率軍撤回。

作者簡介

劉義慶(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朝宋政權文學家。《宋書》本傳說他“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學,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於門下。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於建康(今南京)。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幽明錄》。原籍南宋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之次子,其叔臨川王劉道規無子,即以劉義慶為嗣。劉義慶是劉宋武帝的堂侄,在諸王中頗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

文言知識

令。“令”可指“命令”、“使”、“讓”等。上文“子令我去”中的“令”,指“讓”、“叫”,意為你讓我離去。又,“令左右善待之”,意為叫手下的人好好招待他;“令人懼”,意為讓人感到害怕;“上令殺之”,意為皇上命令把他殺了。

所述道理

《東方小故事之信義退兵》中的荀巨伯 《東方小故事之信義退兵》中的荀巨伯

荀巨伯冒著生命危險也要保護他的病友,是因為他十分講義氣,這樣的友誼,才是君子之交。義氣,不會因富貴貧賤或生死禍福而改變立場與做法,義氣是為了正當的事情,而主動願意替別人承擔危險,甚至不惜捨棄自我,成全他人的氣度,這也是“真”、“誠”的一種體現。一樁捨生取義的義舉,不僅救了朋友的性命,更讓敵軍自慚而退,可見“義”以及道德的強大感化力量。 這則故事除了讓我們見證到患難見真情的可貴外,荀巨伯在生死關頭還能不忘聖賢書所言,而表現出大義凜然的行為,更讓我們學習到讀書人篤行真理的精神。

從中揭示了一個道理:做人應該講情意,捨生取義的義舉不僅救了他人性命,更是拯救了一座城,乃至一個國家! 堅守信義、大義凜然、對友忠誠、捨生取義、重情義、把情意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這樣的人是我們去尊敬的,也是我們要好好學習的。''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是文章的點睛之筆。所以這是一篇動人的文章。

借鑑啟發

患難見真情。古希臘有位哲學家曾說過:我們交朋友,應當選擇那些在危難時能挺身而出的人。本文中的荀巨伯就是這樣的人。

影視形象

1994年電視劇《東方小故事之信義退兵》,王雷飾演荀巨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