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巨伯不棄友

1、值:適逢,正趕上。 2、胡賊:胡人。 6、一:全,整個。

基本信息

原文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①胡賊攻郡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 巨伯曰:“遠來相視③,子令④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⑤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⑥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⑦?"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⑧曰:“我輩無義⑨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⑩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注釋:

1、值:適逢,正趕上。
2、胡賊:胡人。胡,我國古代對北方邊地和西域各少數名族的泛稱。賊,強盜,對入侵者的貶稱。
3、相視:看望你。
4、令:讓。
5、既:已經
6、一:全,整個。
7、獨止:一個人留下。
8、相謂:互相說話,即對同夥說。
9、我輩:我們。
10、無義:不懂道義。
11、遂班:撤退。
12、郡:這裡指城。
13、子可去 去:離開
14、一郡並獲全:全:保全。 並:都
15、汝:你
16、班軍:退軍

譯文

有一次荀巨伯千里迢迢去探望一個生病的朋友,剛好碰上外族敵寇攻打那座郡城,朋友就勸巨伯離開,說:“我馬上就要死了,您還是離開這兒吧!”巨伯說:“我遠道而來看望您,你卻要我離開,敗壞道義來換得生存,這難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來的事情嗎?”最終沒有離開。郡城陷落後,敵寇進了城,很奇怪荀巨伯還呆在這裡,就問他:“我們大軍一進城,整個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麼人,竟然還敢一個人留下來?”巨伯回答道:“我的朋友生了病,我不忍心丟下他一個人,如果你們非要殺了他,我願意用我的生命來抵換。”敵寇聽後內心大受震動,相互議論說:“我們這些不講道義的人,卻侵入這個有道義的地方。”於是就撤軍而回了,整個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出處

出自《世說新語・德行》。

作者

劉義慶,字季伯,南朝宋政權文學家。《宋書》本傳說他“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學,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於門下。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於建康(今南京)。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除《世說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說《幽明錄》。

感想

1)荀巨伯不忍心丟下有病的朋友獨自避難,而且願意“以我身代友命”這種把友情看得比生命還貴重的精神難能可貴。
2)可見古代還有大義,有人死也不背國,有人肯為了大義而放棄一場對自己有利的戰爭.
比起現在的人,古風實在值得讚嘆.
從中可以看出, 荀巨伯是一個重情義、有情有義、不貪生怕死的人.

翻譯句子

1.遠來相視,子令吾去。
譯:我遠道而來看望您,您卻要我離開。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譯:我的朋友生了病,我不忍心拋棄他一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