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巨伯以德退敵

堅守信義,對友忠誠,捨生取義,重情義,把情意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原文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出自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第一》)

注釋

1) 荀巨伯:漢桓帝時徐州(今河南省許昌市)人,生平不可考。
(2) 值:適逢、正巧趕上。
(3) 胡賊:指北方異族入侵中原的流寇。古時我國西、北部一帶少數民族統稱為“胡”。
(4) 語:告誡,對人說。
(5) 子:尊稱,相當於“您”。
(6) 敗義:敗壞道義。
(7) 汝:你。
(8) 止:停留不走。
(9) 委:拋棄。
(10) 相謂:相互議論。
(11) 班軍:調軍隊回去。
(12) 獲全:得到保全,免受侵害。
(13) 相視:看望你。
(14) 一:整個。
(15) 獨止:一個人留下。
(16) 無義:不懂道義。
(17)還:撤離

語譯

荀巨伯到遠方探望生了病的好友,正好遇上胡人來攻城。友人對荀巨伯說:“我是快要死的人了,你趕緊走吧!”荀巨伯說:“我遠道而來探望你,你卻要我離開;這種敗壞道義求得生存的行為,難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來的嗎?” 等到賊兵來了,問荀巨伯說:“大軍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麼人,竟敢獨自停留在這裡?”荀巨伯回答說:“我的友人有病,我不忍心拋下他,寧願用我的身體來換取朋友的生命!”賊兵聽了相互說道:“我們這些無義的人,卻侵入這個講究道義的國家!”於是整個軍隊撤離小城,全城的人都因此而得以保全。

研析

荀巨伯冒著生命危險也要保護他的病友,是因為他們的友誼建立在道義基礎上,這樣的友誼,才是君子之交。義氣,不會因富貴貧賤或生死禍福而改變立場與做法,義氣是為了正當的事情,而主動願意替別人承擔危險,甚至不惜捨棄自我,成全他人的氣度,這也是“真”、“誠”的一種體現。一樁捨生取義的義舉,不僅救了朋友的性命,更讓敵軍自慚而退,可見“義”以及道德的強大感化力量。 這則故事除了讓我們見證到患難見真情的可貴外,荀巨伯在生死關頭還能不忘聖賢書所言,而表現出大義凜然的行為,更讓我們學習到讀書人篤行真理的精神。

道理

堅守信義,對友忠誠,捨生取義,重情義,把情意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這樣的人是我們去尊敬的,也是我們要好好學習的。

相關

“一郡盡空”的意思是整個城池的人都走了,它在文中的作用是說明當時的局勢,襯托出荀巨伯的捨生取義的精神。
參考書目
1. 《新譯世說新語》(三民書局)
2.【解讀經典】世說新語(中華書局)
3.《世說新語》(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當代學生》
【文言知識】
說“賊” :“賊”是個多義詞,從感情色彩來看,均為貶義。上文”值胡賊攻郡“、“賊既至”、”賊相謂曰“中的”賊“,均指入侵中原地區的外族人。”賊“還可以解釋為”強盜“、”作亂叛國為害人民的人“,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