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友情

愛情與友情

愛情與友情,屬於一本圖書作品,這本圖書的作者:艾莉森·盧里。出版時間:2012年5月20日。

基本信息

 簡介

在文藝作品中,由於區別不了友情與愛情而作出錯誤判斷,釀成悲劇的描述的確不少。魯迅筆下的阿Q,吳媽只是同他"談閒天",嘮老爺要買一個小的和少奶奶要生孩子這類的家常,便以為是"小孤孀"要引誘男人,對自己有意思,演出了一場下跪求愛、挨打、被罰的"戀愛的悲劇"。這是誤友情為愛情。蜚聲中外的傳統戲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是誤愛情為友情的悲劇,當山伯意識到時,趕到祝家莊,可是為時已晚,英台字人了,演出了寸斷肝腸的"樓台會",最後雙雙含恨赴九泉。

文藝是生活的提煉。在現實生活中,男女交往,尤為戀愛,由於不懂得雙方的心理糾纏不休,或失之於冒失,或失之於優柔寡斷的現象的確不少。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怒斥:"我對他只是一般朋友,可他卻……,真氣人。"是啊!明明是友情,卻要往愛情上扯,怎能不教人惱怒呢?我們也經常聽到這樣的埋怨:"真是一塊木頭,難道什麼都得深巷扛竹竿,直來直去。"瓜熟蒂不落,怎能不令人懊惱?

友情和愛情,都是屬於廣義的愛情的一種。友情是愛情的基礎與前提;愛情是友情的發展和質變。兩者有聯繫,亦有質和量的區別。友情可以發展為愛情,亦可永遠發展不成愛情。青年朋友在男女交際中,在追求愛情中,處於友情與愛情的岔路口時,怎樣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呢?

關於友情與愛情的區別,有時的確很困難。日本一位心理學者提出了五個指標,可供參考。五個指標是:

第一、支柱不同。友情的支柱是"理解",愛情則是"感情"。

友情最重要的支柱是彼此的相互了解,不僅是對方的長處優點,就是短處缺點也要充認清。只有這樣,才能產生友情。愛情則不然,它是對對方的美化,視作理想後產生了戀愛,貫穿其間的全過程的是感情。

第二,地位不同。友情的地位"平等",愛情卻要"一體化"。

朋友之間立場相同,地位平等,彼此之間無須多餘的客氣,也沒有煩惱的擔憂。如果遇到對朋友不利時,可以直率地提出忠告,甚至動怒,也要義正詞嚴地規勸。朋友之間,就是這樣,有人格的共嗚,亦有劇烈的衝突。愛情則不然,它具有一體感,身體雖二,心卻為一,兩者不是互相碰擊,而是互相融合。

第三、體系不同。友情是"開放的",愛情則是"關閉的"。

兩個人有堅固的友情,當人生觀與志趣相同的第三者、第四者想加入的話,大家都會歡迎。愛情則不然,兩人在戀愛,如果第三者從旁加入,便生嫉妒心理和排除異已的行為。

第四、基礎不同。友情的基礎是"信賴",愛情則是糾纏著"不安"。

一份真誠的友情,具有絕對的依賴感,猶如不會動搖的盤石。相反的,一對相愛的男女,雖不是沒有依賴對方,但老是被種種不安所包圍,比如"我深深地愛著她,她是否也深深地愛著我?""他的態度稍微變了,是不是還和以前一樣地愛著我?"

第五、心境不同。友情充滿"充足感",愛情則充滿"欠缺感"。

當兩個人是親密的好朋友時,彼此都有滿足的心境;但當兩個人一旦成為情人時,雖然初期會有一時的充足感,可不久之後,就生不滿足感,總希望有更強烈的愛情保證,經常有一種"莫名的欠缺"尾隨著,有著某種著急的感覺。

一般地說,每個人在交往中,只要不欺騙自己,不是在演戲,能好好地反省自己內心的情感動向,依據上述五個指標,仔細地觀察、反省,並作綜合分析,對友情與愛情是可以正確地辨別的,在友情和愛情的岔路口可以準確定向。當然,人的心理和行為是複雜的,每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後果,而且反映時總是要經受經驗、情境和個性的折射,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所以,以一時一事的觀察和內省為依據的判斷,難免誤差,必須作長期的、多方面的綜合,排除誤差。

為了真摯友情和純潔愛情,我們變為交往時態度一定要莊重明快,不能矯揉造作。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自己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這就是孔子所說的:"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損矣。"

必須指出的,有些青年朋友為了攝取對方的愛,總喜歡以自己的心去敲擊對方,甚至不惜故弄玄虛,賣弄風情。是的,愛情是以心換心的結晶,它是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其能源是共同的理想和純真的真誠;一方意願的強加是辦不到的,故弄的結果只能適得其反。還有一種,是利用對方的弱點,耍要挾,以打動對方的惻隱之心以求得愛情,這種行為最為無聊,它攝取不到真正的愛情,即使得到也是苟合。最為要不得的,是為了"敲定"而纏綿,要求"刺激"以保證,這種行為實際上是"玩火"的態度,終究要灼傷自己或對方,甚至雙方毀滅。

艾莉森·盧里所著小說

編輯推薦

愛情與友情愛情與友情

紐約時報書評》譽為“我們國家最具才華和趣味的小說家之一
在對人物的處理中,她顯示了自己全面的能力……她的洞察力和聰慧。——朱利安?米切爾,《星期日泰晤士報》
閱讀盧里和讀簡?奧斯丁一樣,會不斷感到愉悅和滿足。——喬伊斯?卡洛爾?歐茨
此次出版是國內首度正式引進“學界小說”這一概念
“學界小說”,又稱“學術小說”或“學院小說”,是西方當代小說的一個重要分支
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文學獎,普利茲獎得主

內容簡介

富有、美麗、天真的埃米·特納嫁給了康弗斯學院雄心勃勃的青年教師霍爾曼,但是她察覺自己已經不再愛丈夫了。日子周而復始、毫無生氣,小小的康弗斯讓她感到並不生活在真正的世界中。不久她結識了朱利安和米蘭達·芬恩夫婦,在米蘭達的介紹和慫恿下,埃米和浪漫灑脫的作曲家威爾·托馬斯墜入愛河。於是她的生活不再平靜:校園裡奇怪的流言四起,她的丈夫陷入瘋狂的猜忌,兒子弗雷迪的生活也被深深影響……

作者簡介

(美)艾莉森·盧里(AlisonLurie,1926—),康奈爾大學英國文學教授,1985年憑藉小說《外交事務》獲得普利茲獎。她是60年代崛起的女作家群中的一位佼佼者,被文學評論家評價為睿智過人的“社會風俗”小說家。她的作品多是世態喜劇,重點探討美國中產階級的社會生活,對知識分子生活世界的探討尤為深入細緻。
媒體評論
在對人物的處理中,她顯示了自己全面的能力……她的洞察力和聰慧。
——朱利安·米切爾,《星期日泰晤士報》
閱讀盧里和讀簡·奧斯丁一樣,會不斷感到愉悅和滿足。
——喬伊斯·卡洛爾·歐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