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學的創立者--陸羽

無疑,對陸羽在茶學和茶業上的貢獻,是主要和需要作重點研究的,但不能局限和停留在這一方面。 這就是說,對陸羽早年寄生寺院和飄泊為伶的社會生活,是清楚的,這裡也不再詳細論及。 一直到1958年,我國已故的著名農史專家萬國鼎,他在一篇文章中,才對陸羽的生卒,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原料/調料

在中國和世界茶業的史冊上,有一個永遠放射著光輝的傑出偉人,那就是被後世尊為“茶聖”和“茶神”的世界上第一部茶書--《茶經》的作者--陸羽。

陸羽是茶學的創立者。但他不僅僅是一位茶學家,在《全唐詩》、《全唐文》和《唐才子傳》等許多文化典籍中,都收有他的作品和《傳記》;所以,他同時還是一位才學逸群的文學家、史學家和地理學家。不過,他在詩文和史地方面的著作與成就,如同有些古人所說,“他書皆不傳,蓋為《茶經》所掩”,幾乎全部被他茶學和茶業上的突出貢獻所淹沒了。可能因為這樣,所以在我國唐以後的一些文學著作中,雖然一直把陸羽總也列為一位詩人或文學家,但多數都是“有名無實”,一帶而過。這一點反映到陸羽的研究上,就出現了專重茶學及其茶業貢獻的現象。無疑,對陸羽在茶學和茶業上的貢獻,是主要和需要作重點研究的,但不能局限和停留在這一方面。為了促進我國陸羽研究的深入和發展,本文特疏簡以往對陸羽茶學研究較多的方面,側重從陸羽的時代環境、思想和社會地位、以及他茶學以外的某些成就,略作分析。

陸羽所處的環境,主要是指對他後來思想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青少年時期的社會環境。其情況基本如《新唐書》和他自己所寫的“自傳”所說:他是一個棄嬰,為竟陵(今湖北天門)寺僧所收養,及長,不願學佛,便逃離寺院。他先藏在一個戲班子裡學戲,天寶中,一次和一些演員在州衙中演出,他的才能為太守李齊物發現,得助棄伶從學,自此便走上文人的道路。對於這點,過去許多著作和文章中,都有介紹,也無分歧。這就是說,對陸羽早年寄生寺院和飄泊為伶的社會生活,是清楚的,這裡也不再詳細論及。陸羽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有疑義和過去未見討論的問題。

要涉及這個問題,不能不先從陸羽的生卒談起。關於陸羽的生卒,史籍的記載是不怎樣明確的,只是講“不知所生”、“貞元末卒”。所以,1000多年來,我們的先人似乎對陸羽的生年死日,誰也沒有搞清。一直到1958年,我國已故的著名農史專家萬國鼎,他在一篇文章中,才對陸羽的生卒,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據萬國鼎考證,他認為陸羽“和杜甫差不多同年”(生於先天元年,公元712年),“804年或稍前”①才死。文化大革命的動亂年代結束以後,我國茶葉界隨著全國科學研究的發展,對陸羽的生卒,掀起了一個探討的熱潮。如陸羽的生年,就筆者所見,就有大曆十三年(725)、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二十一年和二十二年等先後不同的說法。儘管上列諸說都是採用肯定不疑的筆法,但各說各的,眾說紛紜,且都未列舉多少信據,所以,現在仍然是莫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