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圩鄉

茆圩鄉

江蘇省沭陽縣茆圩鄉距縣城25公里,地處宿遷、徐州、連雲港三市交界,鄉域面積72.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5.9萬畝,轄11個行政村,4萬人口。茆圩鄉交通便利:南接205國道北抵徐連一級公路的廟茆路貫穿全境,京滬高速潼陽—茆圩出口毗鄰該鄉李圩村,距連雲港機場僅20多公里,到亞洲第一井僅有5公里。

基本信息

歷史文化

茆圩鄉茆圩鄉
茆圩鄉歷史悠久,據《沭陽縣誌》記載,早在西漢武帝時,就在該鄉厚邱村一帶設定厚邱縣。2004年6月份在該鄉茆圩村官東發現西漢古墓,引起省市縣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抗日戰爭時期,名聞遐邇的“沭宿海抗日中學”就誕生於該鄉和睦村的黃善宅,後輾轉於茆圩鄉青坊村李圩村一帶,逐漸壯大。在震驚淮海地區的“安峰山事件”中,茆圩人民以英勇無畏的精神,為保護突圍出來的共產黨員和地方幹部作出重大的貢獻。茆圩人民曾以博大的胸懷,赤誠的心,掩護過共和國元帥羅榮桓過境。現存於楊興村的“貞節牌坊”、厚邱村的“黑丫墩”、“天奇禪寺遺址”、“古厚鎮河”等都是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靚麗景點。

資源產業

茆圩鄉茆圩鄉
茆圩鄉物產豐富,是聞名省內外的西瓜花生之鄉,境內盛產的綠色無公害“蘇蜜”牌西瓜、“玫瑰紅”牌花生,種植面積均在2.5萬畝以上,由於品質佳而搶占蘇、皖、浙、滬等省市大中型市場。年出欄商品豬8萬餘頭,飼養家禽60萬羽。經省地質隊勘測,境內有500萬噸石英砂儲量,其二氧化矽含量在99.95%以上,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和良好的市場前景。同時還有2萬噸水晶分布境內。1992年,省委扶貧工作隊在該鄉成功打出了100-110米深的深水井8口,其水質經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檢測,達國家級天然礦泉飲用水標準。目前,已建成投資60多萬元的安峰山泉水業公司,並用此泉釀造五河王系列酒。近年來在鄉黨委政府的努力下又打5口深水井,全鄉100%民眾吃上衛生清潔的自來水。

在小城鎮建設中,該鄉充分發揮邊界鄉鎮的區位優勢,實施城鎮帶動戰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配套,高規格管理,富集生產要素,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小城鎮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本上實現了美化、亮化、硬化、綠化的“四化”要求。是投資辦廠經商創業的熱土。

機關建設

茆圩鄉茆圩鄉
為了進一步轉變機關幹部工作作風,開通乾群溝通渠道,增強黨群乾群密切聯繫,沭陽縣茆圩鄉黨委、政府9月份以來把鄉直機關幹部職工分成11個組,深入全鄉11個村,開展“三個一”活動。一是開一個民眾座談會。與普通民眾面對面交流,正常了解民眾心裡是怎么想,有什麼願望,使機關幹部真正聽到民聲,了解民意。二是開一個黨員支部大會。讓機關幹部把鄉域經濟發展情況直接傳達到每一個普通黨員,同時鼓勵他們為鄉、村兩級經濟發展出謀劃策,提良好建議。三是寫一篇調研文章。要求每一位機關幹部職工,在通過深入村組一線的座談、專訪和實地調查,寫一篇有關鄉村經濟發展或有關新農村建設的調研文章。通過“三個一”活動的開展,使機關幹部更能去關心民生問題,增強了自己的工作責任感與使命感。鄉廣文中心主任魏旭東說:“通過三個一活動,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進一步升華,對農村、農民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使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更大的壓力和動力。”

城鄉掛鈎

茆圩鄉茆圩鄉
2007年,沭陽縣選擇9個鄉鎮承擔該縣首批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任務,茆圩鄉有幸成為9個鄉鎮之一。為圓滿完成城鄉掛鈎工作任務,茆圩鄉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布署,從四個方面著手,積極引導農民轉變陳舊生活觀念,鼓勵農民主動參與和支持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一是解決民眾的思想認識問題。該鄉先後3次組織本次掛鈎試點所涉及的7個村黨員代表、民眾代表以及28個點上的搬遷戶參觀縣工業園區項目推進、沭陽城市開發建設,並集中討論。二是解決宅基地安置問題。宅基地安置問題是解決掛鈎工作一切問題的關鍵。該鄉把此次“城鄉掛鈎”任務所涉及的搬遷戶,無償安置到集中居住點內。相對原來零散的居住點,集中居住點交通方便、供排水設施齊全、有線電視、網路應有盡有,讓所有搬遷戶在切身利益上得到保障。三是堅持典型引導。該鄉以黨員幹部、機關職工和長期在外務工思想靈活的青年人作為突破口,讓他們帶頭先搬先安置,通過他們自身的實踐,去說服教育身邊的民眾。該鄉大官莊村27戶搬遷戶,其中共產黨員徐飛高等3戶帶頭搬遷,通過他們的示範帶動,該村僅用4天時間就全部搬遷完畢。四是出台配套政策。為了推動本次掛鈎試點工作順利開展,該鄉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積極引導需安置的農戶到集鎮小區或已建成的集中居住區購房,開發商以成本價出售給安置戶先期居住,政府再給開發商適當補貼。搬遷戶在搬遷補償的基礎上又能獲得安置補貼,所以很樂意配合政府工作。極個別不願意到集鎮和集中居住區購房或沒有能力購房的農戶,就與村莊內想到集鎮購房戶實行產權置換,讓搬遷戶迅速有居住之處。通過以上四個措施的實施,茆圩鄉順利完成了縣政府下達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任務,2007年新增耕地面積323.8畝。

新農村建設

茆圩鄉茆圩鄉
大官莊村位於茆圩鄉政府西北10,北與東海縣接壤,西與新沂市毗鄰,處於徐州市、連雲港市及宿遷市三市交界處,該村自然環境較差,地勢整體較高,水資源嚴重匱乏,村內地面真高差達7.6米,土壤性質為包漿土,表面土層平均約30厘米,下面是堅硬的砂礓岩石層,土地非常貧瘠。種植業以小麥花生玉米大豆為主。傳統產業石英加工,村域內石英儲存量達300萬噸,村里大大小小的石英加工點有近十個。但都是個體農戶以自家勞動力為主的粗加工,既沒有規模更沒有檔次。根據有關資料得知石英加工品高的可達1千多元每噸,而本地產出的每噸僅200元左右。這種粗加工不僅效益低下,同時也是對寶貴的資源的巨大浪費。

傳統農業:西瓜種植。根據專家分析,大官莊土壤性質種出的西瓜最可口、味特甜,這一點得到省農林廳的充分認可。但由於交通不暢大官莊西瓜曾有爛在地里的歷史。這嚴重的挫傷了種植農戶的積極性。2006年村里規劃建立500畝大棚西瓜基地,現在已基本建成。但資金、交通、水已成為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防礙。基礎先行,主要是修橋鋪路。一方面要把產品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全國各地。另一方面把外面的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引進來。通過實施村組道路通達工程,逐步改變交通相對落後現狀。努力與茆圩經濟動脈長江路相連,實現產業向北延伸,為工業發展奠定基礎。

茆圩鄉茆圩鄉
突出發展工業,新建工業集中區,扶持原有工業企業,激發民眾創業積極性,引導和鼓勵農民自己創業。在工業集中區內實行通路、通風、通電等“三通”工程。在資金、技術和信息上重點扶持傳統的石英加工企業。把石英加工做大做強。創建高效農業示範區,即實現西瓜規模化、產業化生產。西瓜基地建設以擴大種植面積為基礎,以提高畝產量和產品檔次為目標。通過品種改良、種植條件改善、引進先進種植技術等手段。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新建生態農業示範區,大力發展商品兔飼養及沼氣的推廣使用。由於農業為花生、大豆、玉米、小麥為主,特別是花生種植面積較大。針對草粉資源豐富的情況下,大力發展食草動物商品兔的飼養,實現對種植業中的廢物利用,同時積極推廣沼氣的使用。對兔糞發酵後還田。通過對生態農業的發展,不僅實現了資源的充分利用,同時也美化了農村的環境。改善教育基礎設施,加強基礎教育,大官莊村一個村卻有兩個教學點,教學設備陳舊,教室破損嚴重。教育資源分散。新建國小一所使兩個教學點合二為一,實現教育資源的最佳化與整合,提高教育素質,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