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書

范玉書

范玉書熱愛考古,陶片和石器是他心中的寶貝,知道文物對國家研究歷史和古代文化的重要性,並且一直作為主要的興趣愛好,並且他節衣縮食,是一位勤勞的農民。

基本信息

概述

范玉書范玉書
范玉書熱愛考古,陶片石器是他心中的寶貝。但是尋到寶貝了,他從不自己留著,而是捐獻給國家。

范玉書知道文物對國家研究歷史和古代文化的重要性,一本《文物保護法》一直珍藏在身邊,也常借給村里人看,讓村里人能更多地了解文物保護的重要性。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范玉書就把拾撿到的文物主動捐獻給國家。在33年的時間裡,范玉書把拾撿的石斧、石錛等20餘件文物都無償捐獻給了國家。

據市文物管理站站長高波講,這些文物對研究當時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情等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作為一位農民,研究考古不但沒有經濟效益,而且往裡搭錢,還失去了很多寶貴的東西,你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麼呢?”記者問。

范玉書很平淡地說:“我不圖名、不圖利,就是一種興趣和愛好,一種人生的追求。”

節衣縮食

自從迷上了考古,范玉書把《古生物學報》《考古學報》《文物》等自然科學方面的報刊都堆在床頭,閒暇時就把撿回來的陶片和石器與書進行對照,了解石器的年代及當時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情。

因為考古,村裡的人都說他不務正業,村裡的姑娘都不願意嫁給他,他成了村裡的大齡青年,直到33歲才與鄰村的女子結婚。可是,范玉書痴迷於考古,把家庭生活都拋在腦後,因倆人的志向和性格不合,妻子與他離婚。七年後,又有一位女子走入了他的婚姻生活,可是不久也離他而去。

范玉書沒有多少文化,研究考古完全是靠自學,而自學考古除了實踐就是閱讀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書籍是他寶貴的財富,也是他一筆不小的開銷。

范玉書家裡只有兩畝多地,每年的收入不過3000元錢,他把錢節省下來,沒事的時候就到市裡的書店轉一轉,發現有關考古方面的書籍就買回來,有時連午飯都捨不得吃。

村里人大部分都蓋上了大磚房,家用電器一應俱全,而范玉書家裡一貧如洗,他一直住在三間破舊的草房裡,家裡除了一台破舊的電視機外,什麼像樣的家具都沒有。

有人勸他攢點錢,蓋幾間大磚房,再娶個老婆,好好地過日子。而范玉書只是笑笑,又埋頭書堆里了,因為他放不下考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