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瓦耳斯

范德瓦耳斯

范德瓦耳斯是荷蘭物理學家。范德華方程(van der Waals equation)(一譯范德瓦耳斯方程),簡稱范氏方程,是荷蘭物理學家范德華於1873年提出的一種實際氣體狀態方程。范氏方程是對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一種改進,特點在於將被理想氣體模型所忽略的的氣體分子自身大小和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考慮進來,以便更好地描述氣體的巨觀物理性質。

基本信息

概述

范德瓦耳斯 范德瓦耳斯Johannes,Diderik Van der Waals,1837-1923),1837年11月23日出生於蘭的萊頓,曾任中學教師、校長等職。1873年他在“論氣態和液態的連續性”博士學位論文中,在考慮了分子體積和分子間引力的影響後,推出了著名的范德瓦耳斯物態方程,論證了汽液態混合物不僅能以連續的方式相互轉化,而且事實上它們具有相同的本質。他並且進一步地推導出了該氣態方程中體積修正項b為分子固有體積4倍的結論。由此他進入了當時第一流物理學家的行列。

成就

1880年,范德瓦耳斯又發表了他的重大發現“對應態定律”,指出“如果氣體的壓強、體積、溫度分別表示成各對應量的臨界值的單調函式時,則可得到適用於所有物質的物態方程的普遍表達式。”在該定律的指導下,杜瓦於1898年製成了液態氫,卡末林-昂內斯與1908年製成了液態氦。
1890年,范德瓦耳斯又提出了“二元混合物”理論。隨後又提出毛細現象的熱力學理論等。
由於范德瓦耳斯在氣體和液體狀態方程的建立方面所做作的工作,他被授予了191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