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

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

英國的李-恩菲爾德III型步槍位列第三。這款老式步槍在布爾戰爭不久後就開始使用了,到1907年時已經廣泛裝備英國軍隊。1980年代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阿富汗反叛武裝打埋伏時使用的多是這種武器。

概述

英國的李-恩菲爾德III型步槍位列第三。這款老式步槍在布爾戰爭不久後就開始使用了,到1907
李恩菲爾德步槍李恩菲爾德步槍
年時已經廣泛裝備英國軍隊。1980年代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阿富汗反叛武裝打埋伏時使用的多是這種武器。它的名字分別取自發明者詹姆斯·巴黎·李和生產廠家恩菲爾德兵工廠。

結構優勢

該槍自從1888年定型以來,主體結構就沒有大改過,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是李-恩菲爾德III型步槍。李-恩菲爾德步槍採用開創性的鏇轉後拉式槍機,使得步槍的裝填速度很快,再加上它的10發可卸式彈匣比同時代步槍多了一倍的彈容量,令它成為20世紀實際射速最快的手動步槍。二戰期間,德軍士兵往往在射擊完畢後重複裝填5發彈夾時被英軍用李-恩菲爾德步槍擊斃,而一些德國軍官的回憶錄中則提到英軍步槍隊的齊射火力之猛烈甚於機槍。
蘇阿戰爭期間,曾有一名美國記者參加了阿武裝對蘇軍車隊的襲擊戰鬥,親眼看到稚氣未脫的小孩子也能熟練地端起李-恩菲爾德步槍,從高坡上把行進中的蘇軍卡車油箱打爆,而更多的人則在衝鋒中邊拉槍栓邊開火,其命中率高得驚人,這樣的作戰效果恐怕只能用“熟能生巧”來形容,這更印證了李-恩菲爾德步槍優良的製造工藝。

步槍簡介

李-恩菲爾德(Lee-Enfield)的全稱是李-恩菲爾德短步槍(ShortMagazineLee-Enfield,“SMLE”)

步槍是由恩菲爾德皇家兵工廠生產的槍管和“李”式搶機機構結合而成的,英軍1895年裝備。口徑7.7毫米,當時使用柯達無煙藥,腐蝕性較大。

背景和裝配情況

李-恩菲爾德短步槍是由恩菲爾德皇家兵工廠在李氏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正式命名為“李-恩菲爾德彈匣式短步槍”,1903年投產,1931年研製成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韓戰中是所有大英國協國家的制式裝備。

短步槍

簡介
李-恩菲爾德短步槍首創了“短步槍”的概念,全槍長度由李氏步槍全長1257毫米縮短為1130毫米。

它的特點在於,採用由詹姆斯·帕里斯·李發明的後端閉鎖的鏇轉垃式槍機,與前端閉鎖槍相比,後端閉鎖可以縮短槍機行程,裝填子彈速度比較快;安裝盒性彈匣,雙排彈夾裝彈(在使用中彈匣不拆卸,子彈由兩個5發彈夾通過機匣頂部填裝),這樣就有10發子彈,比同時代的步槍容量的5發提高了持續火力,是實戰中射速最快的鏇轉後拉式槍機之一,而且具有可靠性強、操作方便的優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塹壕戰中,它迅猛的火力給敵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發展
李菲爾德步槍有多種基本型號,還有基於基本型號持續改進的眾多改進型號,為此採用了煩瑣而複雜的命名方法。No.1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軍隊廣泛使用。前槍托與槍口齊平是它外形上最顯著的特徵,擁有多種改進型號,1907年定型的MK.III是主要的改進型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滿足提高步槍產量的需要,MK.III簡化型於1916年投產,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仍大量生產、使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英軍裝備的主要步槍。

No.2型:採用0.22英寸口徑。訓練用步槍。

No.3型:仿自毛瑟式(前端閉鎖)槍機,槍管長660毫米,容量5發子彈的彈倉供彈。也稱為P-14步槍。1916年轉給美國承包商生產並裝備英軍,以彌補步槍需求的空缺。1917年,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軍隊裝備步槍數量不足,於是將P-14步槍口徑改為7.62毫米(M1917),大量裝備赴歐洲參戰的美國軍隊。戰爭結束後,英、美軍隊全部撤裝封存,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重新服役。No.3型結構上已經不屬於李-恩菲爾德短步槍系列,但恩菲爾德皇家兵工廠一直將它包含在恩菲爾德步槍名錄中。

No.4型:No.1型的改進型,主要改用覘孔式照門,為了更容易生產,簡化了主要零部件,外形上與No.1型很容易區分。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一直進行測試而未投產,1939年英國軍隊選定為制式步槍,1943年之後英軍才廣泛裝備使用。No.4的基本型號MK.I主要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改進型MK.II主要在韓戰中英軍大量使用。No.4型生產一直持續到1955年。

No.5型:No.4型的縮短型,槍管縮短為520毫米,為了克服槍管縮短導致槍口焰過多的問題,在槍口安裝了喇叭形消焰器。1944年定型投產。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主要用於東南亞戰場。

基本參數

操作:單發手動

口徑:303

彈藥:7.7×56mmR步槍彈

彈匣容量:5發/彈夾(雙彈夾)

重量:8.8磅

全長:1130毫米

槍管長:640毫米

初速:738米/秒

射程:1000碼

四款英軍制式步槍外形對比

李一恩菲爾德No.1系列
布爾戰爭時期(1899—1902),李一恩菲爾德步槍是英軍步兵的主要武器,以往英軍在殖民地戰爭中面對的都是武器裝備落後的對手,而這次他們第一次面對同樣裝備先進的敵人。雖然布爾戰爭中英軍多次戰鬥的失利都歸因於戰略戰術的失敗,但也有許多英軍士兵認為布爾人的槍和槍法都比他們好。雖然英國陸軍也很重視射擊練習,但許多李一恩菲爾德步槍的瞄準具無法在野外歸零,不得不運回英國的兵工廠重新校正瞄具。另外一個問題是布爾人的毛瑟步槍是用彈夾裝填的,一次就可裝滿彈倉。雖然李一恩菲爾德步槍彈匣容量比毛瑟步槍多了一倍,但裝填時只能一發一發地裝,很浪費時間。
英國人認真地吸取了布爾戰爭的經驗教訓,在1903年推出了一種改進型李一恩菲爾德步槍——新的缺口式機械瞄具很容易歸零,在拋殼口上增加了彈夾導槽,用5發彈夾裝填時,壓兩次彈就可裝滿彈匣。除了這些改進外,更重要是首創了“短步槍”概念。當時,世界各國普遍為步兵配髮長步槍,為騎、炮兵和其他部隊配發卡賓槍。而英國人卻決定只用一種“中間”尺寸步槍(長度介於長步槍與卡賓槍之間)同時滿足兩種用途。
其實這種短步槍在1901年就已經開始試驗和生產,在根據布爾戰爭的經驗對其進行進一步改進後,這種長度縮短至44.5英寸(1130毫米)的短步槍在1903年正式命名為李一恩菲爾德彈匣式短步槍(ShortMagazineLee—Enfield,英國兵工部門的命名習慣是從後到前,如同他們的日期寫法,所以這裡的“Short”所形容的不是彈匣而是步槍),通常簡稱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整體結構變化不大。槍管由原來的30英寸縮短到25英寸,前托與槍口端面平齊,因此兩者外形上能很容易區分。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的瞄準具由大麥粒準星(倒V形)和可調整的V形缺口照門組成,都裝在槍管上,準星由前托的槍口箍上延伸的兩片護耳保護。後來為簡化生產,將準星改為柱形,照門改為U形缺口。最初的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仍有齊射瞄準具,但在1916年以後取消。保險在機匣的左後側,右手拇指可以很方便地操作。

大多數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的槍托右側都嵌有一小片圓形的黃銅片,上面銘刻有兵團標記。背帶環有兩個,一個在前托中部的槍管箍底部,另一個在槍托底部。槍托中空,在鋼製托底板上有活門,可在槍托記憶體放維護工具。前托的前端面上有一個小螺柱凸出於槍口下方,用於安裝劍形刺刀。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最初配備的是p-1903刺刀,但由於短步槍的長度有限,有人認為這樣在拼刺時會處於不利位置,必須增加刺刀長度,因而開發了P一1907刺刀。在一戰中,由於塹壕戰的需要,德國的毛瑟98式和美國的斯普林菲爾德(舊譯春田)M一1903都試用過容量達20至25發的長彈匣,但其實恩菲爾德兵工廠早在1916年就向前線提供了至少16萬個20發容量的弧形長彈匣。
恩菲爾德工廠在1903年正式開始生產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Mk.I型,1904年,皇家兵工廠、伯明罕輕武器公司(BSA)和倫敦輕武器公司(LSA)都開始生產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Mk.I。在1906年出現了稍作改進的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Mk.I*(英國國防部在步槍命名中用“+”號表示該型號只是在原型上稍作改變而變化不大),同年恩菲爾德兵上廠、皇家兵工廠、BSA公司和LSA公司都開始生產Mk.I*。
1903年,英國政府還批准將原有的李氏長步槍更換槍管轉換成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這些轉換型號被命名為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Mk.II型。1907年恩菲爾德兵工廠、BSA公司和LSA公司開始生產經過進一步改進的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Mk.III型。1909年,印度的伊莎波爾步槍廠(IshaPOrcRifleFactory)和澳大利亞的利特高輕武器廠(LithgowSmallArmsFactory)都開始生產Mk.III步槍。
但新的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很快就遭到守舊派的指責,有人認為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對步兵來說太短,對騎兵而言則太長,如果一定要替換李一恩菲爾德長步槍,寧可用一種毛瑟式槍機的長步槍代替。在這種意見影響下,恩菲爾德工廠研製了後來的P一14步槍。但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仍然繼續投產和改進,其中以Mk.III的產量最多。一戰中,英軍士兵很快就發現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Mk.III型是一種非常好的步槍:精確、可靠、火力迅猛、操作方便。英國士兵都必須要經過單兵射擊練習和齊射練習.一名訓練右去的士兵可在一分鐘內瞄準射擊15發,有些英國文獻甚至說射速可達30發/分,這比當時任何手動步槍都要快。當英軍士兵以齊射方式連發射擊時,德國士兵感覺就像被機槍火力壓制一樣這樣猛烈的從大而降的間接火力讓他們畢生難忘。
不過在戰爭時期,為了迅速提高產量,英國政府在1916年批准了Mk.III的簡化型Mk.III*定型,簡化的項目主要包括取消齊射瞄準具、彈匣隔斷器和照門上的風偏調整螺帽,這些簡化減少了生產工序而提高了產量,因此Mk.III*就成了最常見的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型號。一戰結束時,英國軍方對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很滿意,只是建議再作一些改進,例如在機匣上安裝覘孔式照門。
1926年,英國兵工部門感到他們的武器命名方式太混亂,因而決定採用新

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

命名方式。於是原有的.303口徑李一恩菲爾德短步槍統一命名為No.1步槍,而.22口徑的李一恩菲爾德訓練短步槍則被命名為No.2步槍,而P-14步槍則命名為No.3步槍。對No.1Mk.III的改進導致最後英軍採用了No.4Mk.I步槍,但整個二戰期間,No.1步槍仍在大量生產和使用。除了利特高工廠從1939年到1941年中期生產的幾千枝No.1Mk.III外,二戰中所有的No.1步槍均是Mk.III*的型式。其中BSA公司生產了超過25萬枝No.1Mk.III*,伊莎波爾工廠生產了超過60萬枝,利特高工廠的產量也超過50萬枝。二戰期間,大量的No.1Mk.III*步槍裝備了英國及其他大英國協國家的軍隊,而且還空投了許多No.1步槍到歐洲的納粹占領區,支援當地的抵抗組織。

世界著名的步槍

步槍是步兵的基本裝備,也是其他軍兵種的重要武器裝備,是目前裝備量最大、使用範圍最廣的輕武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