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G22狙擊步槍

德國聯邦G22狙擊步槍

G22步槍是以標準的.300溫徹斯特-馬格南口徑的AWM-F為基礎,但根據聯邦國防軍的要求專門作了一些改動,包括提供可調整的槍托和貼腮板,並在前托上增加一個安裝夜視儀的基座,用於在標準的光學瞄準鏡前安裝夜視光學儀器,而這個新增的架座這是G22與其他AWM-F在外觀上的一個識別標誌。

簡介

德國聯邦G22狙擊步槍德國聯邦G22狙擊步槍

在西德時間,德軍裝備的狙擊步槍是G3/SG1,並一直使用到東、西德合併。這種精選的G3步槍只能套用於一般的戰術支援,結果在索馬里和前南斯拉夫地區的戰鬥行動中,德軍部隊手上的狙擊步槍無法應付現代狙擊作戰的要求,於是德國國防部決定採購專用的狙擊步槍。經過兩輪對比試驗後,先前呼聲最高的毛瑟公司SR93和埃爾瑪公司SR100都被淘汰,而AI公司的AWM-F卻中了標,在1998年聯邦國防軍將其命名為G22並開始裝備部隊。

G22步槍是以標準的.300溫徹斯特-馬格南口徑的AWM-F為基礎,但根據聯邦國防軍的要求專門作了一些改動,包括提供可調整的槍托和貼腮板,並在前托上增加一個安裝夜視儀的基座,用於在標準的光學瞄準鏡前安裝夜視光學儀器,而這個新增的架座這是G22與其他AWM-F在外觀上的一個識別標誌。

在世界槍壇中,德國槍別具特色。德國人嚴謹細緻的作風造就出無數令軍人、尤其是特種兵嘖嘖稱奇的精密槍械,G22狙擊步槍就是其中風頭正勁的一種。該槍採用.300溫徹斯特·馬格努姆槍彈,在一公里內的首發命中率達到90%,能在百米內穿透20mm的裝甲鋼板。該槍於1998年裝備德國陸軍,在阿富汗戰場上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背景

德國聯邦G22狙擊步槍德國聯邦G22狙擊步槍

冷戰時期,分為東西兩個德國的西德的軍隊將本國的國土視為“戰場”而展開訓練,並選定和採用了與其相應的裝備。冷戰結束後,嶄新的歐洲概念全面出台,德國國防軍的任務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眾所周知,德國是“二戰”的戰敗國,此前在法西斯統治下的德國曾給整個歐洲和世界人民帶來了極大的創傷和痛苦,因此,歐洲人並不希望看到德軍派遣到國外。為過去的戰爭進行深刻反省的德國本身對待國外派遣任務的態度也極為慎重,不敢輕舉妄動。
然而,統一的歐洲在新世界格局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在歐共體推出的國際新戰略中,德軍理應擔負的新任務也越來越變得明確、透明。冷戰結束後,北約便失去了以往的戰略對手,不願接受美國控制和支配的歐洲創建了符合新歐洲利益的歐洲快速反應部隊。戰後一直對派兵國外持消極態度的德軍也逐漸成了重要的國外派遣力量。為此,作為國外派遣部隊,德國政府在德國聯邦軍隊內專門創建了具備很高實戰能力的特種部隊“KSK”。
在國外執行任務的KSK不僅需要具備可應付各種複雜戰況的作戰能力,還需要裝備相關的武器。由於新誕生的KSK正好趕上德國國防軍步兵武器的新舊交替時期,德國政府將規模較小的KSK當成新式武器的試驗部隊,經KSK之手得到證實的各種新式武器陸續成了德國國防軍的制式武器
例如,在輕武器方面,新一代制式步槍G36突擊步槍、HKUSP手槍(P10)、使用小口徑槍彈的HKMP7A1衝鋒鎗、HKMG43輕機槍、美制巴雷特M82A1反器材步槍等先後裝備KSK,等到其性能得到驗證後,再陸續列裝德國國防軍。

G22狙擊步槍率先裝備的是KSK,當G22狙擊步槍的供應量充分滿足KSK的需求後,再裝備其他國防軍部隊。KSK裝備的G22狙擊步槍隨著部隊出征,在阿富汗戰場上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槍機

聯邦國防軍認為,儘管近年來技術發展很快,但一支非自動步槍在相同環境下的精度還是好於半自動步槍。再者,一名狙擊手在正常戰鬥情況下,大多只打一槍最多兩槍就變換陣地或後撤。

從作戰使用要求來看,G22採用單發發射方式是有利的。G22狙擊步槍的槍機是常規的圓柱形槍機,機頭上有6個閉鎖突筍。分兩圈前後排列,每圈3個。由於採用了專門的銑削工藝,槍機抗凍防污。

裝彈時,射手需將拉機柄上抬60°才能向後拉。保險裝置在槍機的後端、保險室(Sicherungsgehaeuse)的右側。保險桿只有前方和後方兩個位置,前方位置為解脫保險(紅點),後方位置(白點)通過保險鎖住槍機,且扳機受阻。有點兒不尋常的是拉機柄稍微向後彎,而不像一般狙擊步槍那樣向下彎曲,這樣,槍的側面則顯得平滑。

由於向後彎曲,拉機柄緊貼著槍機,更便於射手拉動而重新裝彈。該槍各零部件尺寸規範,可以在不同批號的武器間互換,特別有利於在防禦情況下進行野外維修。發射機構狙擊步槍的發射機構是影響該槍精度的重要因素。採用微力扳機似乎不妥,戰鬥緊張情況下,使用中等扣力的扳機是有利的。因此,G22狙擊步槍的扳機力可通過一個調整螺加以調整,也可用扳手調整。工廠調整的扳機力約1.7kg(16.6N),射手可根據需要自行調整。

彈匣

德國聯邦G22狙擊步槍德國聯邦G22狙擊步槍

該槍採用的是單排彈匣,寬16mm,高101mm,容彈量5發,但從原理上講可以裝6發。不過,此時只有槍機呈開啟狀態,彈匣才能完全插入進彈口,而當槍機處於閉鎖位置時,只有裝5發彈的彈匣才能插入到位,並被鎖住。

雖然彈匣容量不太大,但狙擊手實際上不必連續發射2發以上的槍彈。即使是第2次射擊,也是在他第一次射擊沒有命中目標或沒有把對方撂倒時才進行。

槍托G22狙擊步槍的槍托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可摺疊的塑膠槍托,槍托的兩部分由6個螺釘相互連線在一起,這兩部分承接自動機系統和其他附屬檔案。

後托帶拇指孔,小握把是其組成部分,小握把後端上部與肩托連線部位有一鉸鏈。按一下位於槍托右邊鉸鏈處的按鈕,後托即可向左摺疊起來。當一個孔套扣住位於扳機上部的突起時,後托即鎖定在摺疊位置。槍托摺疊後全槍長由1245mm縮短到995mm,減短250mm。這有利於射手在狹小空間內操槍。設計者一個重要的觀點是使槍托與射手的適配性要好。因此,G22狙擊步槍上的肩托長短和高低均可調,以適應不同射手的需要。通過按壓調整貼腮板的按鈕(在肩托右側、貼腮板的下面),可以將貼腮板最多拉出28mm。貼腮板之所以能拉伸在不同位置,還由於槍托上裝有手制動爪桿。托底板也可以拉伸在不同位置,最多可伸出24mm。調節托底板的按鈕位於槍托的左側、肩托的前面。通過拉托底板向後,可將其向上或向下推到由導槽所確定的位置。

為了同兩腳架共同構成三點支撐,後托上有個與槍托一體化的駐鋤。駐鋤可由螺紋調整高低。當然,由於螺紋相當精細,調節過程很費時間。如果像埃爾瑪公司的SR100狙擊步槍那樣用可快速調節的齒桿,可能省時得多。根據聯邦國防軍採購署最新決定,批量生產的狙擊步槍槍托顏色要採用聯邦國防軍獨特的橄欖綠。據聯邦國防軍採購署透露,其他方面沒有變化。

槍託附件

槍托作為武器中心承載部件,是不同輔助件的固定點。如槍托上既有安裝夜視瞄具的基座,也有兩腳架。兩腳架上有一心桿伸進槍托前端、槍管下面的一個孔中,在那裡由一鎖緊裝置鎖定。為了精確射擊,狙擊手在可以隱蔽的情況下,往往利用兩腳架支撐射擊。兩腳架的兩腿可以靈活拉伸,從而適應不同地形的需要。兩腳架可以卸下來,但一般總是與槍裝在一起。攜行時,可將它向前摺疊到槍管下或向後摺疊到槍托下。

夜視瞄具

安裝夜視瞄具的導軌也固定在槍托的前端右側,可轉動45°角。這樣,在光學瞄具座儘可能低的情況下,像增強器的目鏡恰好處於光學瞄準鏡物鏡前面的中間部位。

雖然從技術上說背帶環屬於槍托的組成部分,但從它們的用途看,還是被當作槍託附件看待。G22狙擊步槍上有7個背帶環,4個在前,3個在後。所有這些背帶環都用以固定背帶或在戰鬥環境下也用以固定射擊背帶。槍上有一根專用皮帶,供狙擊手以現代冬季兩項背槍方式攜帶狙擊步槍。

學瞄準鏡

由於對一支狙擊步槍精度的要求明顯高於對普通步槍的要求,那么所配裝的光學瞄準鏡理所當然地也要好些。為此,韋茨拉爾的亨索爾特公司特地為G22狙擊步槍研製了3-12×56光學瞄準鏡。該瞄準鏡放大倍率介於3~12倍之間,對於軍用狙擊步槍非常適用。在防禦中,快速射擊單個的重要目標時,利用小放大倍率很有效,而射擊遠距離上的重要目標時利用12倍瞄準鏡最理想,放大倍率再大些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同大多數光學瞄準鏡一樣,調整倍率時也是通過一個鏇轉橡膠圈來完成。根據放大倍率的不同,在100m距離上的視場介於9.2m和3.2m之間。轉動目鏡處的另一個橡膠圈,射手可以調整屈光度(+2~-2.5),以適應射手觀察與瞄準的需要。

在黎明和傍晚這段時間,由於天還比較亮,用夜視鏡為時尚早,瞄準鏡上有一紅光照亮的分劃板可供使用。紅色光源由鏡筒右側的電位計開、關。分劃刻度本身則符合軍用狙擊步槍手的專門要求。四條線的每一條上都有提前量標誌即所謂的密位點(MilDots),提前量標誌先形成十字,以防過多地遮蓋目標。相應地,中間的十字點也極小。

估測距離

為了估測距離,在分劃的下部有一距離目測曲線,可以供射手在戰鬥中不用輔助測距儀而進行比較精確的調整。當狙擊手確認了目標距離以後,他可藉助現成的、由槍彈所決定的射表來調整瞄準鏡的高低,並用十字線對準目標中央,在這種瞄準鏡上第一次實現了視場高低調整示數,這樣射手可以持續觀察他的目標區,而不必看調整鈕上的距離分劃數。

在瞄準鏡的光學部件上連線有新研製的雷射防護裝置(雷射防護級別為L5),以防射手被敵方的雷射射線刺激而目眩甚至失明。這個新雷射防護裝置的特點是透光度極高,明顯優於迄今人們熟悉的L5級的雷射防護濾光鏡。

光學瞄準鏡

上有兩個防塵蓋,目鏡蓋兼做透明的、對比度高的黃色濾光鏡。作為裝在物鏡上的附屬檔案,還有一個遮光闌,以防狙擊手因光反射而暴露目標。

夜視鏡

如果採取先取下光學瞄準鏡再裝夜視鏡的辦法,勢必要改變命中點位置。為此,G22狙擊步槍上的瞄具同G36突擊步槍上的類似,將像增強儀(NSV80Ⅱ型)安排在標準的光學瞄準鏡前面特製的韋弗式導軌上。射手可以隨意確定眼睛和瞄具的距離,隨意調整分劃,不改變瞄準點位置於數秒鐘後又實施射擊。也不需要專門訓練如何使用這種輔助瞄具。夜視儀的電源是2節1.5V的鎳鉻電池,可以連續使用90小時。由於NSV80Ⅱ型像增強儀採用了二代+像增強管,像增強功能強,故而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能清楚地發現目標。因為像增強儀安排在光學瞄準鏡的前面,所以它本身沒有放大倍率,無須與槍管軸線校正。將夜視鏡裝在光學瞄準鏡前面,是目前在狙擊步槍上安裝兩種瞄具的最佳方法。應急機械瞄具如果各種戰鬥環境都不適於使用光學瞄準鏡,而狙擊手又必須實施精確射擊,此時,他可以利用G22狙擊步槍上的應急機械瞄具。作為機械瞄具照門的是幾乎垂直固定在槍機後端的一個圓盤,圓盤可以鏇轉,其上有7個大小不同的孔,可以根據不同的射程(200~600m)鏇轉到最上方位置,作為照門。照門前方810mm處是準星,安在槍口裝置上,兩側有護翼。彈藥和射擊性能0.300英寸溫徹斯特·馬格努姆彈/7.62×67mm槍彈彈道低伸,即使在遠距離上存能仍很高,是目前除0.338英寸拉普爾·馬格努姆彈以外,對付1000m內目標的最好的狙擊步槍彈。聯邦國防軍要求狙擊步槍在1000m上的首發命中率至少達到90%。還要求所使用的槍彈要符合海牙公約。

發射機構

德國聯邦G22狙擊步槍德國聯邦G22狙擊步槍

狙擊步槍的發射機構是影響該槍精度的重要因素。採用微力扳機似乎不妥,戰鬥緊張情況下,使用中等扣力的扳機是有利的。因此,G22狙擊步槍的扳機力可通過一個調整螺加以調整,也可用扳手調整。工廠調整的扳機力約1.7kg(16.6N),射手可根據需要自行調整。

第一種彈

採用的是11.7g全被甲鉛心彈頭,常規彈形(尖頭船尾形),彈頭被甲為一種有覆黃銅鍍鋅的鋼被甲。射擊10發彈,距槍口10m處彈頭速度為883m/s,600m射程上彈頭飛行時間0.817s,散布圓直徑22cm。

第二種彈

採用重11.1g全被甲硬心彈頭(穿甲彈)。這種彈的侵徹性能好,在100m距離上穿透布氏硬度(HB)為420~450的20mm裝甲鋼板,600m距離上穿透15mm。

彈頭由3部分組成
被甲、彈心和底座。被甲也是覆銅鍍鋅的鋼被甲,被甲容納彈心和底座,彈心安在底座上。兩種彈都能滿足聯邦國防軍的一切要求。儘管兩種彈的彈頭質量有些差別,但硬心彈距槍口10m處彈頭速度達874m/s,彈頭飛行時間0.886s,散布圓直徑23cm。這樣,在600m距離處,硬心彈的彈道高只比全被甲鉛心彈低9cm。對於狙擊手來說,這意味著可以保持相同的瞄準具,不需要在更換槍彈時去調整光學瞄準鏡。所以,狙擊手在戰鬥情況下有兩種彈可用。從G22發射這兩種彈的彈道數據來看,能確保有非常高的首發命中率和對目標的殺傷效果。廠商提到國際精密儀器公司,人們自然想到它的創始人馬科姆·庫帕(MalcomCooper)。他曾是一位優秀的步槍射手,2次在奧運會上奪冠,8次獲世錦賽冠軍,13次獲歐洲錦標賽冠軍,擁有各種口徑、不同原理步槍射擊的的12項世界記錄。他知道精度指什麼。1978年5月,他創建了這個公司,招聘40名雇員,主要生產軍、警用狙擊步槍。目前,該公司生產的狙擊步槍已被40多個國家的軍隊和警察採用。所以聯邦國防軍在新型狙擊步槍的選型中,反覆考核了該公司性能良好的一些產品,從中挑選了該公司的標準型“SM”,同德國毛瑟公司的SR93和埃爾瑪公司的SR100兩種狙擊步槍一起進行了對比試驗。然後,對公司提出了相應的改進要求,最終形成了上面所說的G22狙擊步槍。

性能數據

口徑:0.300溫徹斯特·馬格努姆槍彈
槍全長:1245mm、995mm(槍托摺疊)
槍管長:690mm
槍全重:約6.6kg
彈匣容量:5發
膛線:4條、右鏇
動作方式:鏇轉後拉式槍機,非自動

世界著名的步槍

步槍是步兵的基本裝備,也是其他軍兵種的重要武器裝備,是目前裝備量最大、使用範圍最廣的輕武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