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傑鄉

英傑鄉

英傑鄉隸屬賓縣管轄。位於縣境西南部,哈同高速公路南側,南與哈爾濱市阿城區毗鄰。鄉政府駐地距縣城14公里。

歷史沿革

英傑鄉,原名猞猁河村。以發源於大頂子山的猞猁河得名。

1948年,為緬懷在解放戰爭時期剿匪戰鬥中犧牲的齊英傑區長,將猞猁區更名為英傑區。清末民初,屬賓州府賓進區。

1915年後改隸賓縣第二區管轄。東北淪陷後,初設猞猁河保,後改為猞猁村。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

1946年1月,設定猞猁區。

1948年改為英傑區。

1949年6月,改為第十二區,同年10月改為第十三區。

1950年7月,改為第十五區,1955年復稱英傑區。

1956年3月,撤區劃鄉,設定英傑鄉。

1958年9月,改稱英傑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政社分開,改為英傑鄉。

地理環境

英傑鄉全境地形南北長,東西窄,南部為山區,北部為平原。境內最高山為白石砬子山,海拔361米。猞猁河縱貫鄉境。全鄉總面積16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36萬畝,山林面積9.4萬畝。

經濟概況

全鄉糧食、多種經營和鄉鎮企業穩步發展。1990年全鄉甜菜、烤菸、葵花籽等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占耕地面積的28.6%。鄉辦工業有紅磚、美術品等產品,其中美術品銷往美、日等10個國家和地區。1992年鄉企總產值2646萬元。

行政區劃

全鄉共轄英傑、德全、太康、康順、友好、友聯、民興、民福、永樂、吉興等10個村。1992年末全鄉總人口1.81萬人,其中滿、朝鮮、蒙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8%。鄉政府駐地英傑村三道崗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