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十二味丸

苦參十二味丸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外台》。主要用於風熱未退,頻服湯飲,力不能及。

基本信息

處方

苦參6兩,乾薑6兩,芎6兩,玄參5兩,丹參5兩,人參5兩,沙參5兩,白朮5兩,地骨白皮4兩,獨活4兩,薏苡仁2升,蜀升麻2升。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大。

功能主治

風熱未退,頻服湯飲,力不能及。

用法用量

初服15丸,稍加至30丸,薏苡仁飲送下,1日2次。
若覺冷,即去玄參、沙參,加桂心4兩,細辛3兩;若覺熱,別加10兩主地黃;若覺有痛處,去沙參,加當歸6兩;若覺有氣,去玄參,加橘皮4兩;若大便澀,加大檳榔仁20枚。

注意

忌桃、李、生蔥、生菜、蕪荑。

摘錄

《外台》卷十四引許仁則方

中藥方劑之苦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