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隴鄉

苗隴鄉

苗隴鄉位於黃平縣東部。轄區位置東經108004/-108010/。北緯26050/-26055/,東面、北面與施秉縣交界,南面與台江縣毗鄰,西面與谷隴鎮接壤。總面積67.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11930畝,其中田9055畝,土2875畝。轄13個村委會83個村民小組,有3532戶,總人口16449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9.90%。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系國家級二類重點扶貧鄉。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苗隴鄉鄉鎮風光
苗隴鄉以農牧業為主。年產水稻5000噸,出欄生豬6000頭,出欄牛3000頭。礦產品儲量豐富,有矽(5000噸)、重晶石(1000萬噸)、岩灰(100萬噸)、石灰石(3000萬噸)、鉛鋅(1000噸)等。全鄉農業總產值320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450萬元,勞務收入3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0元。苗隴鄉政府駐地谷隴火車站,湘黔鐵路過境8.5公里;貴州東部旅遊專線-凱里至施秉公路過境8公里,交通區位優勢十分突出。

地區優勢

苗隴鄉位於黃平縣東南面,距縣城30公里,西南面與凱里相連,距45公里,北面相距施秉縣30公里,鄉境內有湘黔.株六複線及凱秉公路穿境而過。火車站就在苗隴鄉政府所駐地,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非常明顯,隨著西部開發的深入和黃平火車站升級提檔,交易市場更加繁榮,同時這裡有豐富的農業,建材,礦業,旅遊業資源。在這裡擬建貨物交易中心建設項目是十分必要的。

旅遊資源

苗隴鄉三潮泉景色
苗隴鄉因苗族聚居而得其名,民族特色古樸神秘,手工刺繡品蜚聲海內外。每年的三月蘆笙會吸引四面八方來客。旅遊景點有三潮泉安順橋教島洞翁乾洞瀑布和尚待開發的平安岩炭洞,雙下天生橋、自然優美的灣河等是黃平飛雲大峽谷的出口。

三潮泉
三潮泉位於南漳縣長坪鎮西北的落箭溝,距長坪10公里。走小寨溝,經青龍洞,繞小白崖,進落箭溝,林深谷幽處三潮泉映入眼帘。
三潮泉又稱九龍洞,傳說是東海龍王的一個女兒定居在此,駐足仰望,一座大山形似臥龍,龍頭上有一巨大石壁,石壁間有一小孔,此時正向外奔瀉出一股清澈的泉水。我們一行人無不驚嘆;好一個寧靜淡泊的去處,尚攜一卷書漫步至此,置身曠野中,看晚秋紅葉搖曳,聽林間蟲鳥淺吟低唱,讓清風徐來掠過心田,讓人盡享這曠世之美那該多好。

教島洞
教鳥島遺址位於縣城東南39公里的苗隴鄉教孝(原名教島)村、主洞長近2公里,中有岔洞,上下四門,曲折相通,有暗河環護洞門。洞內空氣流通。

同治九年(1870),清王朝鎮壓農民起義的川軍,湘軍“掃蕩”黃平谷隴一帶苗族聚居村寨,清水江北岸苗民2000餘戶5000餘人隱蔽於教島洞中。夏曆五月二十五日,川軍首領唐炯令鄧琦、周萬順,王成忠等8營冒雨攻打教島,苗族自動武裝組織轉移洞中抵抗,以火槍從內門槍眼射擊,清軍死傷300餘人,守備駱安邦喪命,參將潘德明、都司向秉忠重傷,清軍猛攻不下,鄧琦乃督隊填塞下洞,又於上洞開掘明壕直抵洞門,毀壞槍眼,伐木4萬捆堆於壕內,乘風縱火,苗族人民從內門以棉絮浸水堵塞,火煙不能入內。鄧琦懸重賞清兵10餘人冒死掘開內門,而火煙猶為水氣所盪,遂以硫磺撒入火中,並加用風簸助風。至二十九日火熄煙清,清軍四路湧入洞中,見5000餘“男、婦、老、弱”為火煙燻死,苗族人民壯烈犧牲後,“立者,坐者持械如生,行列不亂”。

洞內遺骨後經苗民火化合葬,現洞中尚有燒焦的殘骸遺骨以及陶瓷碎片等物。是清軍殘酷殺害苗民的歷史見證,1981年被列為黃平縣文物保護單位。

鄉鎮建設

苗隴鄉農村建設
1、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使農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儘快得到實惠。
如果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農民得不到實惠,苦幹一年二年收益不多,會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民外出打工,農村將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產業結構調整也將受阻。如果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或者發展其它產業能獲得和打工一樣的效益,農民是不願背井離鄉,別親離友,丟下老人、兒女外出打工的,他們會留下來在家鄉發展。建議:縣委、政府加快招商引資力度,興辦地方工業,方使他們就地就近打工;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做好延伸鏈條,做活“回歸”文章。鄉鎮黨委、政府要做好打工人員的思想工作,積極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便利條件,給予他們政策上的優惠、給他們創造創業的舞台,鼓勵他們回鄉承包、建設、開發、開辦種、養殖場。讓他們把在外所學到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釋放出來,帶動我縣經濟發展。這樣“農業穩縣”戰略才能穩步進行,“種草養牛”、“種桑養蠶”、“烤菸生產”工作才能順利實施。

2、“三農”問題的解決最終要靠農民自己,我們的農民增收

地區的經濟發展,要靠本地農民自己,因此,在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同時,要採取措施,積極引導農村中素質較高的勞動力,紮根農村,激活他們建設農村的熱情,用自己的雙手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調動民眾積極性,選出能帶領民眾致富的村領導。在村居委會換屆工作中,我們一方面要相信民眾,依靠民眾,尊重民眾願望,讓民眾依法進行選舉。另一方面要堅持既符合民意又嚴格要求的素質較高用人標準,選好人,用好人。政府應對民眾選舉產生的農村領導班子進行培訓,提高其發展農村經濟,帶領農民致富的能力。

4、盡力解決“留守孩子”存在的問題。俗話說“種田不好荒一年,教兒不好害一生”,面對大量青壯年外出後留下的“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成長等問題,政府及有關部門應探索有效機制、儘快出台保護農村“留守孩子”權益的辦法,村委會應與外出務工農戶簽定管理責任狀,解決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營造有利於外出務工子女身心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苗隴鄉鄉鎮建設
5、解決“留守老人”存在的問題,鼓勵實行土地流轉承包。一是引導種養殖大戶轉包外出務工人員的土地,減輕“留守老人”動負擔;二是引進集中贍養制度,加強農村養老院建設,強化公共醫療服務,加快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的建設;三是採取志願者、老人協會、高齡獨居老人聯繫戶等方式給老人以關愛;四是做好子女的宣傳教育工作,要求子女履行對父母有精神、經濟上的扶助義務,孝敬父母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6、加強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法律培訓工作。加強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這是“中央一號檔案”明確規定的。借我縣“兩基”工作的契機,大力發展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繼續抓好農村掃盲工作,為全面提高農民素質打好文化基礎。政府要撥出部分資金,對務農者和外出務工者特別是剛畢業的國中生、高中生有針對性的對他們進行職業培訓、技術培訓、法律培訓,幫助農民工提高自身素質,增加外出就業人員的社會判斷力和就業適應能力。

7、加大教育法宣傳和落實工作,增強法制觀念,轉變思想意識。家長們不要只考慮眼前打工掙錢這點利益,就讓孩子輟學回家讓其打工或充當家庭主要勞力,要考慮孩子的身心健康,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識,要為孩子的將來做好打算,要有“窮不讀書,窮根難除,富不讀書,富不長久”的思想意識。既然這輩子嘗到了貧窮的苦,沒有文化和文化水平低的苦,哪就應該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讓自己的孩子多學知識,多學些技能,千辛萬苦也要讓子女讀到高中或職高以上,將來就是在家務農也不至於重蹈覆轍,象長輩們一樣牛馬般幹活,卻一輩子貧窮得抬不起頭來,就是外出打工,也不會象長輩們一樣乾一些笨重的體力活,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累死累活的也掙不到幾個錢回來。要讓孩子多讀書,變成有較高文化的、適應社會需求的智慧型型、技術型的生產者,這樣才能改變農村貧困的面貌,才能為家庭增加更多的收入,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8、政府應加大對勞務輸出的引導及管理工作,加強勞動就業辦和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的服務功能。我縣雖然成立了勞動就業辦和各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但許多工作還處於摸索階段。建議勞動就業辦應加強與用工單位的聯繫,加強對外出務工人員的培訓、推薦工作、維權等服務性工作。

和諧鄉鎮

苗隴鄉領導班子
11月20日,為期為半天的苗隴鄉黨員民主生活會在鄉政府小會議室,這次會議是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主題,以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為重點,以促進和諧發展團結、鼓勁、務實的民主為目標。縣人大主任雷安華,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馬劍英親臨苗隴指導鄉黨員民主生活會會上,鄉黨委成員認真學習了科學發展觀,並對鄉黨委今年以來的工作做了簡要回顧,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並提出了整改措施。
黨委書記楊澤哲同志在會上率先查找了自己在工作作風、學風、領導作風、思想作風、生活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並明確了今後整改方向。鄉黨委班子其他成員緊密聯繫自己的思想和所分管的工作,結合民眾和幹部提、領導班子談、自己查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制定了努力的方向。

會上,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馬劍英就民主生活會強調三個問題:
一是關於民主生活會問題。要加強對民主生活會必要性、重要性的認識,民主生活會是解決班子的思想問題。
二是關於領導班子建設問題。要加強理論與學習不能脫節,要加強自己分管業務學習,要善於思考、善於學習,在學中乾、乾中學。
三是關於履行職責問題。認真抓好自己份內工作,把握工作的主次,工作一定要抓大局意識。

清潔鄉鎮

苗隴鄉領導親自到掃衛生
2008年12月3日,苗隴鄉黨委政府組織鄉幹部職工、協管員、志願者等100餘人走上車站,街道角落,鐵路、公路沿線邊溝,掀起開展“整髒治亂”行動的又一熱潮。這是苗隴鄉今年回響縣“整髒治亂”措施,掀起“整髒治亂”工作高潮的一個縮影。

為進一步提高“整髒治亂”工作引向深入,不斷掀起高潮,從今年1月份起,苗隴鄉“整髒治亂”工作以“整髒治亂我要做”為內容,由鄉黨委鄉政府牽頭,進一步深化全鄉幹部民眾上下對“整髒治亂”專項行動的理性認識,推動整治工作的深入開展;以“轄區整潔、民主文明”為內容,對街道、機關、學校、車站等基層單位廣泛開展實踐活動,引導人們懂禮貌、知禮儀、重禮節,養成文明言行,摒棄不禮貌、不文明的粗俗行為;以“社會服務”為內容,對衛生院、車站、加油站、洗車場等視窗行業進行“整髒治亂”專項整治,進一步規範服務,誠信經營,為社會做出表率;以“志願服務”為內容,主動勸阻各種違背社會公德行為,積極清理污染環境衛生問題,及時糾正危害公共秩序等不文明現象,使廣大公民養成文明衛生習慣,共同創造整潔優美的鄉村環境。

2008年由鄉黨委鄉政府組織幹部職工與志願者深入街道、村寨、學校、鐵路、公路,廣泛開展“整髒治亂大掃除活動”40餘次,“整髒治亂”工作的開展,讓苗隴環境衛生整潔。

特色產品

1、水稻
2、豬
3、
4、矽
5、重晶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