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溝門鎮

廟溝門鎮

廟溝門鎮是府谷縣23個鄉鎮之一,位於縣城的西北部,與本縣木瓜、趙五家灣、老高川、三道溝、孤山五鄉鎮相鄰,北部與內蒙古準旗羊市塔鄉接壤。地勢西高東低,溝壑縱橫。屬黃土高原水土流失較嚴重的地區。總面積210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84個自然村,17個機關事企業單位。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00元。全鎮總戶數2287戶,耕地面積62403畝。特色為礦產豐富。

基本信息

概況

廟溝門鎮位於府谷縣西北部,北與內蒙古羊市塔鄉接壤。轄廟溝門、沙梁、賀家梁、念溝則、皮溝、牛家梁、周圪嶗、墳灣、代家梁、山、楊家梁、西堯子溝、蒿地墕,趙五家灣、粉房溝、柏草峁、石峽梁、許家梁、四道峁、張家梁、姬家峁、圪針塔2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廟溝門村。原趙五家灣鄉鄉政府駐趙五家灣村,距縣城42.5千米。

沿革

1958年建廟溝門公社,1961年建趙五家灣公社,1984年改廟溝門鄉、趙五家灣鄉。1997年,廟溝門鄉改為廟溝門鎮,面積200.4平方千米,人口0.8萬人,轄廟溝門、安山、賀家梁、沙梁、化皮溝、蒿地墕、周圪塝、埝溝、楊家灣、代家梁、西堯溝、牛家梁、墳灣13個行政村;趙五家灣鄉面積149.9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轄趙五家灣、粉房溝、柏草峁、石峽梁、四道峁、許家梁、張家梁、圪針塔、姬家峁、火少峁10個行政村。2011年,撤銷趙五家灣鄉,併入廟溝門鎮。

人口情況

全鎮總戶數2287戶,8878人,其中農業戶2182戶,農業人口8610人。

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反映出,全鎮人口呈兩頭少中間多的特點,即0—5歲的人少,65歲以上的人少,在這中間年齡段的人多。

在農業人口中,有五保戶18戶,優撫對象21人,現役軍人8人,特困戶301戶1124人。

土地情況

全鎮耕地面積62403畝,人均7.2畝,其中糧播面積44140畝,人均5.1畝;林草地48763畝,人均5.7畝。在糧播面積中,水地2583畝,人均0.3畝;壩地2038畝,人均0.2畝,梯田11314畝,人均1.3畝,在林草地面積中,有經濟林4865畝,灌木林20000畝。草地13398畝。

土地貧脊,植被稀少,嚴重缺水,儘管多少年在增強農業後勁上做了不少努力,但是,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還很脆弱,2013年遭旱災全鎮糧食總產量只有300噸,是正常年頭的十分之一。

畜牧業

全鎮大牲畜2132頭,戶均1頭;豬3150頭,戶均1.5頭;羊子9600隻,人均1.1隻。

鄉鎮企業

現有有證煤礦13個,但是由於銷路不暢,生產能力低,原煤年產量僅20萬噸;有焦粉廠24個;年產量7萬噸;2013年年底開始取締土煉焦廠,新上馬的機焦爐19座,預計年產量在45萬噸以上;有鐵廠一座,由於市場疲軟,停產三年,近期又要上馬;谷氨酸廠一座,由於資金不足,面臨停產;地毯廠一個;農具廠一個;飲食加工廠兩個;有商飲服務網點194家;大小運輸車輛360多輛,從業人員2480多人。

財政收入

2013年,國稅任務是30萬,1—10月底完成48萬;地稅任務65萬,1—10月底完成50萬,完成地方財政收入66.2萬元。200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00元。

科技套用

1999年以來,該鎮的縣包鄉部門是縣科技局,科技的套用,可以說我們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了”,脫毒山芋、四背體蕎麥、星火葵花等優良品種引進種植達1500畝,但是由於旱災嚴重,沒有顯示出效益來;在養殖種植上牛厚財、王忠等示範戶,效益可觀,特別是王忠蔬菜大棚、沼氣、養豬、銷售四位一體的生產經營模式,充分顯示了科學技術的作用。

五通建設

8.4公里的油路與野大公路相接,3.5萬千瓦的變電站已經裝機送電;移動聯通兩個手機塔已經建成。13個行政村村村開通,84個自然村村村通電,4個行政村10個自然村已經裝上355門程控電話,879戶民眾已經飲用自來水,其中集體統一供水的有7個自然村。1368戶都有了電視,電視入戶率達70%。

黨建

全鎮有18個黨支部,(其中農村支部13個),357名黨員,其中婦女黨員31名,預備黨員15名,農民黨員277名。30歲以下黨員有28人,30—50歲的黨員有162人50歲以上黨員有167人,黨員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69人,國中文化程度有78人,國小文化程度有131人。近兩年,該鎮黨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一類支部7人,二類支部11人。各支部在村上起到了核心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13個村中有省級小康村1個,縣級小康村6個,縣級治安模範村7個,縣級治安模範單位4個,地級文明村1個,縣級文明單位2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