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火大會[日本民俗活動]

花火大會[日本民俗活動]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花火大會是日本民俗活動,多在夏季舉辦。

歷史變遷

中世

16世紀的戰國時代,黑火藥隨火繩槍傳入日本,但用途局限於戰爭。

天正17年(1589年)7月,伊達政宗在米澤城觀賞花火。

慶長18年(1613年)8月,明朝商人引導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的使者到訪駿府城時,為德川家康展示了花火。

此後,花火逐漸開始流行。由於花火造成的火災事故頻發,江戶幕府多次頒布《花火禁止令》,並將花火的場所限制在河邊。

享保17年(1732年),全國性饑荒和瘟疫流行。

享保17年5月28日(1732年)開川日(江戶時代夏季在水邊舉行的納涼祭)當天,為了慰靈死者、驅散瘟疫,江戶幕府八代將軍德川吉宗舉行了水神祭。於此同時,兩國橋附近的水茶屋舉行了“川施餓鬼”儀式。

享保18年5月28日(1733年)開川日當天,兩國橋附近舉行了盛大的花火大會。該大會是日本最早的花火大會,之後成為江戶歷年舉辦的標誌性祭典,也是現在東京最大規模的花火大會“隅田川花火大會”的前身。

近代現代

明治時代,氯酸鉀、鍶、鋁等化學材料作為火柴原料傳入日本,花火的色彩表現得以豐富。

之後,花火技術不斷進步,逐漸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花火形式。

現代,每逢夏季,日本各地都會舉辦規模不一的花火大會。

分類說明

割物

半割物

ポカ物

型物

スターマイン

仕掛け花火

おもちゃ花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