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寺

花園寺

花園寺藏語稱“曲藏日期”。位於先城威遠鎮東南30公里處,座落在今松多藏族鄉東南4公里的花園寺村東南山坳中。

簡介

藏語稱“曲藏日期”。位於先城威遠鎮東南30公里處,坐落在今松多藏族鄉東南4公里的花園寺村東南山坳中。清初,二世土觀阿旺卻吉嘉措曾一度在此閉關靜修。約在清乾隆六十年(1795),三世土觀羅桑卻吉尼瑪在前輩坐經的牆壁上鑿雕不動金剛佛一千尊,新建經堂、供堂和護法殿等,塑立三十五佛等多種佛像,並親自主持開光儀式,取名“大樂法洲”。自此每年進行祈願、五供、坐夏等法事活動,並於每月修供金剛瑜伽母兩次,較大法會期間還舉行跳欠活動。該寺原有土觀昂、吉哇、贊康等三部分,各沒有管家,寺僧多為當地藏,土族。1984年9月批准開放,現有僧舍24間,僧徒10人。

志丹縣花園寺

位於白楊樹灣行政村的花園寺,有明萬曆年石造像29尊,其中佛像3個,羅漢像16個,菩薩像2個,面目不辨者8個。各個石像造型比例適度,古樸典雅、豐滿健康,氣度高貴,姿態瀟灑自如,神情栩栩如生。寺院周圍有數十株月芽樹,樹齡近百年之久,株株蒼勁挺拔,鬱鬱蔥蔥,如年老之長者。寺外樹上懸掛古鐘、所立石碑,雖年代久遠,字跡隱約可見。據當地村民介紹,此前寺院內種有牡丹花,每年數次盛開,花園寺大概也是因此而得名吧。但是因村民私自進行移植,導致牡丹花從此絕跡。在文革期間,石像遭到人為破壞,佛像頭被砸毀,目前保存者僅為少數。近年來,村里成立了廟會組織,對寺院和毀壞佛像進行了修繕補新,每年古歷四月八日舉行廟會,東嶺各村村民以及外鄉村民到此上香禮佛者為數甚眾。花園寺系明朝萬曆年間所建,是我縣境內建造最早的以佛教文化為主的寺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