芓

芓漢字:芓拼音:zǐ zì部首:艹

基本資料

漢字:芓

拼音:zǐzì

部首:艹

部外筆畫:3

總筆畫:6

繁體部首:艸

部外筆畫:3

總筆畫:9

縱橫碼:40

五筆86&98:ABF

倉頡:TND

筆順編號:122521

四角號碼:4440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293

基本字義

芓
◎ 古同“茡”。

麻類植物

◎草名。

◎ 堤。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芓 ·康熙筆畫:9·部外筆畫:3

《唐韻》疾置切,音字。《說文》麻母也。一曰芓,卽枲也。又《博雅》堤也。又《正韻》祖似切,音子。與耔通。《周禮·天官》甸師帥其屬,而耕耨王籍。《注》耨,芸芓也。又音慈。《前漢·食貨志》引《詩》曰:或芸或芓。讀作平聲。又《集韻》津之切,音茲。草名。芸也。亦作茡。

拼音是zi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