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

淄是中國漢字。拼音是zī,總筆畫是11畫,意思有兩層:〔~河〕水名,在中國山東省;古同“緇”,黑色。

基本信息

釋義

名詞

古代齊國首都:臨淄

中國水名 [Zi River]

今山東省內的淄河。源出山東省萊蕪市東北,流經淄博市東,過廣饒縣境,匯合小清河入海

山東省新泰市的羊流河

中國古州名 [Zi prefecture]。隋置,治所在今山東省淄博市

形容詞

黑色。通“緇” [black]

不曰白乎?涅爾不淄。——《史記·孔子世家》

化白於泥淄。——《太玄·更》

在涅貴不淄。——崔瑗《座右銘》

ㄗˉ

〔~河〕水名,在中國山東省。

古同“緇”,黑色。

鄭碼:VZKI,U:6DC4,GBK:D7CD,五筆:IVLG,

筆畫數:11,部首:氵,筆順編號:44155525121

五筆編碼: 緇 XVLG

在《晏子使楚》裡面提到過。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側持切《集韻》《韻會》《正韻》莊持切,音菑。水名。《水經》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

又州名。《廣韻》春秋時屬齊,漢為濟南郡,宋文帝改淸和郡,隋置淄州。因水以名焉。

又縣名。《廣輿記》淄川,屬濟寧府。臨淄,屬靑州。

又通作菑。《周禮·夏官·職方氏》幽州,其浸菑時。

又黑色曰淄。《後漢·皇后紀》恩隆好合,遂忘淄蠹。《集韻》俗作,非。

淄博

Zī bó

[Zibo] 中國山東省地級市。位於省中部。含五區三縣,其中,市轄區面積2989平方千米,市域面積5965平方千米,人口453.06萬人(2010年11月1日)。勝利油田所產石油的加工中心,山東最大的石油工業城市,還有煤炭、鋼鐵、電力以及傳統的料器、陶瓷等工業。

淄川

淄川區位於淄博市中部。地處東經 117°41'~118°14',北緯36°22'~36°45'。自西漢初設般陽縣(因治所位於般水之陽而得名),曾為縣、州、郡、路治所。初為土城,後幾經重修。明·崇禎九年(1636年)改建為石城,周圍8里, 設四門。建國後,城區不斷擴大,現城區面積18.2平方公里。

主要旅遊景點:潭溪山風景區、蒲松齡故居、聊齋園、淄川遊樂園、奎盛園、梓橦山、馬鞍山、文峰山、黌山、留仙湖、峨莊瀑布群風景區、魯中駕考中心、青雲寺、孟子山、三台山。

拼音是z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