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體連珠

《艷體連珠》是清代詩人吳江編著的一首抒情詩。

艷體連珠


蓋聞光可鑑人,諒非蘭膏所澤。髻余繞匝,豈由脂沐而然?故艷陸離些,曼鬋稱矣;不屑也,如雲美焉。是以瓊樹之輕蟬,終擅魏主之寵;蜀女之委地,能回桓婦之憐。

蓋聞吳國佳人,簇黛由來自美;梁家妖艷,愁妝未是天然。故獨寫春山,入錦江而望遠;雙描斜月,對寶鏡而增妍。是以楚女稱其翠羽,陳王賦其聯娟。

蓋聞含嬌起艷,乍微略而遺光;流視揚清,若將瀾而詎滴。故李稱絕世,一顧傾城;楊著回波,六宮無色。是以詠曼於楚臣,賦美眄於衛國。

蓋聞菡萏生華,無煩的絳;櫻桃比艷,豈待加殷。故裊裊余歌,動清聲而紅綻;盈盈欲語,露皓齒而丹分。是以蘭氣難同,妙傳神女之賦;凝朱不異,獨著搗素之文。

蓋聞似春筍之初萌,映齊紈而無別;如秋蘭之始茁,傍荊璧而生疑。故陌上採桑,金環時露;機中識素,羅袖恆持。是以秀若裁冰,撫瑤琴而上下;纖如削月,按玉管而參差。

蓋聞玉佩翩珊,恍若隨風欲折;舞裙旖旎,乍疑飄雪余香。故江女來游,逞羅衣之宜窄;明妃去國,嗟繡帶之偏長。是以楚殿爭纖,最憐巫峽;漢宮競細,獨讓昭陽。

蓋聞步步生蓮,曳長裙而難見;纖纖玉趾,印芳塵而乍留。故素谷蹁躚,恆如新月;輕羅婉約,半蹙瓊鉤。是以遺襪馬嵬,明皇增悼;凌波洛浦,子建生愁。
全身
蓋聞影落池中,波驚容之如畫;步來簾下,春訝花之不芳。故秀色堪餐,非鉛華之可飾;愁容益倩,豈粉澤之能妝?是以容暈雙頤,笑生媚靨;梅飄五出,艷發含章。
七夕
蓋聞神女行雲,皆由於誕;嫦娥奔月,亦豈為真?故世鹹謂曾得支機之石,私竊以為未至飲牛之津。是以乞巧空傳,誤捉蜘蛛之織網;填河何據,漫言靈鵲之渡人。
附 :劉孝綽有《艷體連珠》,季女瓊章仿之,作以呈予。予為喜甚,亦一拈管。然女實有仙才,予拙不及也。沈宜修宛君作。

蓋聞魏妃雙翼,艷陸離而可鑑;漢後四起,曜鰷鰷以齊光。故盛鬋不同,豈資膏澤?如雲飛髢,自有芬芳。是以鬟曉秦宮,競縈妝之繚繞;憐生晉主,垂委地之修長。

蓋聞修蛾曼睩,寫含愁之黛葉;新月連娟,效寄情之翠羽。故遠山堪入望於邛壚,曉妝無倩畫於張嫵。是以承恩借問,枉自爭長;淡掃朝天,方難比嫭。

蓋聞朱顏既醉,最憐炯炯橫秋;翠黛堪描,詎寫盈盈善睞?故華清宴罷,偏教酒半微闌;長信愁多,不損泣殘清采。是以娛光眇視楚賦曾波;美盼流精,衛稱頎態。

蓋聞勻檀傳麝,其如洛水之辭;寫絳調朱,豈若巫山之韻?故歌憐白紵,貝微露而香聞;笛羨綠珠,莟半啟而紅運。是以芬澤非御於桃顆,茜膏無加於櫻暈。

蓋聞流水題紅,無非柔荑寫恨;盈襜采綠,亦因纖素書情。故春日回文,逞摻摻於機錦;秋風搗練,響皎皎於砧聲。是以魏殿神針,更夸巧制;玉奴弦索,不負時名。

蓋聞裊裊纖衣,非關結束而細;翩翩約素,天生柔弱無豐。故飄若春雲,常愁化彩;輕如秋雁,還恐隨風。是以色冠昭陽,裙有留仙之襞;巧推絳樹,舞傳回雪之容。

蓋聞淺印蒼苔,祗為沉吟獨立;遙聞環佩,卻因微動雙纏。故窄窄生蓮,東昏於斯娛矣;纖纖移襪,陳思賦其可憐。是以看上苑之春,落紅宜襯;步廣儲之月,芳綠生妍。

出處:

(清)吳江閨秀葉小鸞瓊章 編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