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運價體系

航空運價體系

航空運價體系是指由國家航空管理部門制定的,使用民用飛機或其他航空器運送旅客和貨物的價格體系。它的制定主要以航空運輸成本為依據。分為旅客運價(票價)、貨物運價、郵件運價和專業飛行價格等,而一般以旅客票價為主。

(圖)航空運價航空運價

風波

(圖)航空貨運航空貨運

2009年4月19日,國內各航空公司已陸續於近期發布艙位及對應價格調整通知,國內航空確實從明日起實行新的運價體系,國內航線機票價格普遍上漲,今後網上預訂機票將不再顯示折扣。

由於各航空公司從4月20日起調整子艙位(經濟艙內不同位置)折扣,導致國內航線機票價格將普遍上漲。長航線價格變化尤其明顯,相同艙位價格可相差數十元。

另外,公布運價(即頭等艙商務艙經濟艙全價)暫時沒有變化,但卻打破以往頭等、商務艙不打折的定律,部分航空公司推出兩艙折扣票,業內人士表示,頭等艙有可能因此降價。

針對運價調整,目前各家航空公司發布的通知均表示4月20日(旅行日期)之前的機票仍舊按照之前的退改簽規則執行,不受調整後的折扣影響。4月20日以後航班的退票和變更條件則因為艙位對應價格的變化而有所調整,但相同價格對應的退票和變更條件基本相同。

幕後

(圖)中國民航信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民航信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央視《經濟半小時》就這次調整展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本次漲價的幕後推手疑為民航壟斷公司。

央視在調查中發現,在推動新的機票銷售模式的過程中,中航信一直扮演了一個關鍵角色。設計推出新的運價體系的是它,發文通知各航空公司和機票代理商的也是它。作為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旗下的大型國有科技企業,中國民航信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航空旅遊業信息科技解決方案的主導供應商。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中國航空集團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國內航企共同持有中航信65%的股份。

這次調整以國際接軌的名義,這種接軌只是在售票終端顯示方式的接軌,在定價機制方面並不是如此。對新的運價體系所帶來的漲價效應,受影響更多地還是個人消費者,而旅行社並沒有受到新折扣辦法的影響。

質疑

中國社科院反壟斷法專家王曉曄09年4月20日表示,新的民航運價體系與反壟斷法的精神相牴觸。王曉曄說:“反壟斷的第一目的是為了保護市場公平競爭,反對壟斷,保護市場競爭秩序,保護消費者利益,而現在統一抬高產品價格,第一損害了市場競爭,第二損害了消費者利益,也損害了企業定價自主權,這和反壟斷法的基本精神相違背。”

王曉曄表示,與國外相比,中國的民航機票價格並不便宜。國外機票打折現象非常普遍,所以消費者可以購買到非常便宜的機票。“既然搞市場經濟,為什麼不允許企業搞市場競爭、價格競爭?”王曉曄表示,此次優惠五花八門,消費者不清楚票價到底應該是多少錢,所以將損害到消費者的利益。

澄清

(圖)航空運輸航空運輸

中國民用航空局2009年4月20日表示:中國國內航空運輸價格管理政策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日前,個別媒體報導混淆了政府運價管理政策和企業的具體行銷方式。

連日來,眾多媒體紛紛報導,國內航線實行新的運價體系,國內機票價格自4月20日起上浮,運價不再打折。

民航局官員重申:國內航空運輸價格管理政策仍然按照2004年國務院批准的《民航國內航空運輸價格改革方案》實行幅度管理。航空公司可以在政府規定的幅度內,採用多級票價體系制定各種類的銷售價格,主要根據各航線市場需求、航班時刻、機型、購票時限等因素,自主制定具體的票價種類、水平及適用條件,運用價格手段,開展靈活的市場行銷活動。

官員稱,《方案》規定,允許航空運輸企業在上浮幅度不超過基準價的二成五、下浮幅度不超過基準價的四成五的範圍內,自行制定具體票價種類、水平、適用條件。同時,考慮到部分航線運輸市場的實際情況,對約占國內航線總數六成的三類特殊航線實行更加靈活的價格政策。

政策主要對省、自治區內及直轄市與相鄰省、自治區之間,已經與其他運輸方式形成競爭的短途航線,實行市場調節價,不再規定票價浮動幅度;對由航空運輸企業獨家經營的航線及部分以旅遊客源為主的航線,票價下浮幅度不限,以適應消費者需求,鼓勵航空運輸企業積極開拓市場。

官員強調,此前各航空公司已對各自的多級票價體系進行了多次調整,此次航空公司多級票價體系的再次調整,是航空公司行銷方式的進一步完善,符合現行國內航空運價管理政策。

據航空公司介紹,多級票價體系的完善,一是適應了國際聯程客票的銷售,二是完善了多等級艙位的管理,三是豐富了國內航線運價的種類。今後,航空公司將根據市場變化,進一步完善多級票價體系,豐富票價種類,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