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提梁卣

中國古代青銅酒器中的盛酒器

注音

舉提梁卣 jǔ tí liáng yǒu

基本信息

年代: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紀)
尺寸:高19.5、口徑長15、寬12厘米
出土時間.地點:1957年.長清小屯出土

詳細描述

容酒器。子母口,豎頸,扁圓腹,下腹微鼓,圈足。器兩側附綯索紋提梁,兩端鋬作半環形。器口和蓋頂均飾有以小圓圈為邊帶的雷紋一周,口沿的裝飾帶中有凸起的獸面。蓋頂中央有菌狀鈕。

舉提梁卣舉提梁卣

關鍵字

卣:古代盛酒器。古文獻和銅器銘文常有“秬鬯一卣”的話,秬鬯是古代祭祀時用的一種香酒,卣是專門盛這種香酒的酒器。是盛酒器中重要的一類,考古發現的數量很多。橢圓口,深腹,圈足,有蓋和提梁;腹或圓或橢圓或方,也有作圓筒形、鴟鵠(貓頭鷹一類的鳥)形,或作虎吃人形等。主要盛行於商代和西周,一般說,商代多橢圓形或方形,西周多圓形。

雷紋

雷紋:由近似“丁”字形的線條互相勾連組成。此種紋飾盛行於晚商至周初,戰國時再度流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