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梧桐根[中藥]

臭梧桐根[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臭梧桐根,中藥材名。本品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秋後採收,除去泥雜及莖葉。功能主治為:治瘧疾,風濕痹痛,高血壓,食積飽脹,小兒疳疾,跌打損傷。①《本草圖經》:治瘧。②《浙江民間草藥》:消食,開胃利濕。治高血壓。③《四川中藥志》:治食積飽脹,小便不利及小兒疳疾。

基本信息

來源

本品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秋後採收,除去泥雜及莖葉。

性味歸經

①《浙江民間草藥》:味苦,性寒。

②《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無毒。

功能主治

治瘧疾,風濕痹痛,高血壓,食積飽脹,小兒疳疾,跌打損傷。

①《本草圖經》:治瘧。

②《浙江民間草藥》:消食,開胃利濕。治高血壓。

③《四川中藥志》:治食積飽脹,小便不利及小兒疳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搗汁沖酒,1~2兩。

相關配伍

①治風濕痛:臭梧桐根三至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②治內外一切乳毒:臭梧桐,春、夏取頭三個,秋、冬取根,搗爛絞汁。對陳酒熱服,取汗為度。(《經驗廣集》梧桐酒)

③治跌打:臭梧桐根煎酒服之。(《嶺南採藥錄》)

化學成份

含賴桐二醇烯酮、賴桐酮、W桐甾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