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質細胞原纖維酸性蛋白

膠質細胞原纖維酸性蛋白是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過程中作為特異標誌物的Ⅲ型中間纖絲蛋白,以此可以區分星狀細胞和膠質細胞。人的此類蛋白質由432個胺基酸組成。

膠質細胞原纖維酸性蛋白

膠質細胞或簡稱膠質細胞(glialcell),廣泛分布於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其數量比神經元的數量大得多,膠質細胞與神經元數目之比約10:1~50:1。膠質細胞與神經元一樣具有突起,但其胞突不分樹突和軸突,亦沒有傳導神經衝動的功能。膠質細胞可分幾種,各有不同的形態特點,但HE染色只能顯示其細胞核,用特殊的金屬浸鍍技術(銀染色)或免疫細胞化學方法可顯示細胞的全貌
(一)中樞神經系統的膠質細胞
1.星形膠質細胞星形膠質細胞(astrocyte)是膠質細胞中體積最大的一種,與少突膠質細胞合稱為大膠質細胞(macroglia)。細胞呈星形,核圓形或卵圓形,較大,染色較淺(圖7-13)。星形膠質細胞可分兩種:①纖維性星形膠質細胞(fibrousastrocyte),多分布在白質,細胞的突起細長,分支較少,胞質內含大量膠質絲(glialfiament)。組成膠質絲的蛋白質稱膠質原纖維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用免疫細胞化學染色技術,能特異性地顯示這類細胞。②原漿性星形膠質細胞(protoplasmicastrocyte),多分布在灰質,細胞的突起較短粗,分支較多,胞質內膠質絲較少。星形膠質細胞的突起伸展充填在神經元胞體及其突起之間,起支持和分神經元的作用。有些突起末端形成腳板(endfeet),附在毛細血管壁上,或附著在腦和脊髓表面形成膠質界膜(glialimitans)
星形膠質細胞之間的細胞間隙狹窄而迂迴曲折,寬約15~20nm,內含組織液,神經元藉此進行物質交換,星形膠質細胞能吸收細胞間隙的K+,以維持神經元周圍環境K+含量的穩定性,它還能攝取和代謝某些神經遞質(如γ-氨基丁酸等),調節細胞間隙中神經遞質的濃度,有利神經元的活動。在神經系統發育時期,某些星形膠質細胞具有引導神經元遷移的作用,使神經元到達預定區域並與其他細胞建立突觸連線。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時,星形膠質細胞增生、肥大、充填缺損的空隙,形成膠質瘢痕(glialscar)。
2.少突膠質細胞在銀染色標本中,少突膠質細胞(oligodendrocyte)的突起較少(圖7-12),但用特異性的免疫細胞化學染色,是可見少突膠質細胞的突起並不很少,而且分支也多。少突膠質細胞的胞體較星形膠質細胞的小,核圓,染色較深(圖7-13)。胞質內膠質絲很少,但有較多微管和其他細胞器。少突膠質細胞分布在神經元胞體附近和神經纖維周圍,它的突起末端擴展成扁平薄膜,包卷神經元的軸突形成髓鞘,所以它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髓鞘形成細胞(圖7-18)。新近研究認為,少突膠質細胞還有抑制再生神經元突起生長的作用。
3.小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microglia)是膠質細胞中最小的一種。胞體細長或橢圓,核小,扁平或三角形,染色深(圖7-13)。細胞的突起細長有分支,表面有許多小棘突(圖7-12)。小膠質細胞的數量少,約占全部膠質細胞的5%左右。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時,小膠質細胞可轉變為巨噬細胞,吞噬細胞碎屑及退化變性的髓鞘。血循環中的單核細胞亦侵入損傷區,轉變為巨噬細胞,參與吞噬活動。由於小膠質細胞有吞噬功能,有人認為它來源於血液中的單核細胞,屬單核吞噬細胞系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