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苞垂頭菊

膜苞垂頭菊

膜苞垂頭菊(學名:Cremanthodium stenactinium)是菊科垂頭菊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3,600米的地區,見於草地、灌叢中及水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海拔:3600
命名來源:[Fedde,Rep.Sp.NovBeih12:510.1922]
中國植物志:77(2):170
組中文名:平行脈組
組拉丁名:Sect.3.ParallelinervusLing
亞族中文名:千里光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SENECIONINAEDumort.
族中文名:千里光族
族拉丁名:SENECIONEAE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全株灰綠色或藍綠色。根肉質,直徑3—4毫米,多數。莖單生,直立,高40—50厘米,最上部被褐色有節柔毛,余者均光滑,基部直徑1.1厘米,被枯葉柄包圍。叢生葉與莖基部葉具寬柄,柄長4—8厘米,寬達2.5厘米,光滑,基部具寬鞘,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長6—15厘米,寬2—6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圓,全緣,基部漸狹成柄,柄與葉片間有時無明顯界線;莖生葉5—6,互相密接,直立,筒狀抱莖,中下部者長圓形,長4—8厘米,先端鈍,有尖頭,最上部者膜質,苞葉狀,先端鈍。頭狀花序輻射狀,下垂,1—13,通常排列成總狀花序,稀單生;花序梗長0.5—8厘米,被褐色有節柔毛;總苞半球形,長1.3—1.5厘米,寬1.5—3厘米,被褐色有節柔毛,或脫毛近光滑,基部被膜質卵形苞片,總苞片12—16,2層,橢圓形或長圓形,寬6—8毫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內層具寬的膜質邊緣。舌狀花淡黃色,舌片線狀披針形,長3一7厘米,寬1.5—2.5毫米,先端長漸尖,管部長約5毫米;管狀花黃色,長約10毫米,管部長約3毫米,冠毛白色,與花冠等長。瘦果(未熟)長,約4毫米,光滑。花期7一9月。

產地分布

產四川西北部。生於海拔3600米的灌叢中、草地、水邊。模式標本采自巴塘—理塘。

菊科·垂頭菊屬植物

垂頭菊屬(Cremanthodium Benth.),菊科,55種,分布於喜馬拉雅和我國,我國約40餘種,產西南部至西北部。多年生草本;葉大部基生,心形或腎形,有齒缺,稀羽狀分裂;頭狀花序放射狀,異性,單生於一葉或具1-2葉或有苞片的花莖上,常彎垂,黃色或淡粉紅色;緣花舌狀,雌性,1列,舌片大,2-4齒裂;盤花管狀,兩性,結實;總苞鍾狀或半球形,總苞片1列,膜質;瘦果5-10棱;冠毛豐富,白色或淡紅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