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

腰椎骨折

腰椎骨折由於胸腰椎段位於相對固定的胸椎與活動度大的腰椎之間,從功能上作為運動應力支點而更易於損傷。臨床上占所有脊柱骨折、脫位的90%以上,其中70%以上發生於胸、腰段(以第12胸椎、第1腰椎為最多)。除了骨結構損傷外,胸腰椎骨折經常伴有脊髓,圓錐,馬尾的損傷,引起截癱甚至死亡,並可嚴重影響內臟的解剖和生理變化。

基本信息

原因

腰椎骨折腰椎骨折x光片
壓縮性骨折,主要是來自頭、足方向的傳達暴力使脊柱驟然過度屈曲所形成,由於脊柱的屈曲位受傷,外力集中到一個椎體前部,同時又受到上、下椎體的擠壓,故該椎體被壓縮而呈楔形,並向後移位,損傷脊髓或馬尾神經。若影響到皮質脊髓側束或前束時,則出現痙攣性截癱;影響到脊髓前角細胞或馬尾神經時,則產生弛緩性截癱。下肢感覺均消失。

症狀

1.局部疼痛,壓痛、叩擊痛。
2.椎旁肌緊張,腰椎活動受限,不能翻身起立。
3.受損部位棘突後凸或出現成角畸形
4.腹脹、腹痛主要因骨折所致的後腹膜血腫刺激腹腔神經叢引起腹肌反射性緊張或痙攣。
5.急性尿瀦留因脊髓損傷或後腹膜血腫刺激引起膀胱括約肌反射性痙攣所致。
6.腰髓損傷表現受累平面以下出現感覺、運動及肛門膀胱括約肌功能障礙。腰骶椎的損傷可造成馬尾神經的受壓、挫傷或斷裂,表現為下肢的弛緩性癱瘓、感覺喪失及會陰區括約肌功能障礙。

檢查

1.神經系統檢查:除脊柱本身損傷外,須全面檢查脊髓神經功能,確定脊髓損傷平面。包括感覺與運動檢查、反射檢查、肛門檢查。
2.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可確定骨折部位及類型。CT檢查判定移位骨折塊侵犯椎管程度和發現突入椎管的骨塊或椎間盤。磁共振檢查對判定脊髓損傷狀況極有價值。

診斷

本病依據其臨床表現和X線檢查,可以明確診斷,無需鑑別。但臨床上需注意骨折的發生是屬於單純性骨折還是由於患者本身原有疾疾所導致的病理性骨折,在患者原有疾病而導致骨骼異常的情況下,輕微的力量便可造成骨折,較在這種情況下發生較為頻繁,需嚴格地觀察和診斷。

併發症

腰椎示意圖腰椎示意圖
(1)脊髓和神經根損傷:是脊柱手術中最嚴重的併發症。多見於手術止血不徹底,血腫壓迫引起或減壓時操作的震動對脊髓的衝擊、基礎疾病影響;神經根的損害多源於器械的刺激、直接挫傷或對神經的過度牽引引起。術後應注意觀察四肢的感覺活動及大小便情況,以便及時發現異常,報告醫生處理。為減輕神經水腫,改善症狀,可預防性靜脈套用激素、甘露醇和速尿等神經消腫藥物。
(2)腦脊液漏:多因陳舊性骨折或原有椎管嚴重狹窄,後縱韌帶與硬膜囊粘連嚴重,手術分離或切除後縱韌帶時損傷硬膜囊所致。一旦出現引流物淡血或洗肉水樣,24小時引流超過500ml,立即將切口負壓引流改普通引流袋引流,去枕平臥,術後採取嚴格的頸部制動、切口局部用1kg砂袋加壓。對頭暈、嘔吐患者,抬高床尾30°—45°,予以頭低腳高位。同時報告醫生,遵醫囑靜脈滴注等滲液,必要時予拔管切口加密縫合。
(3)胃腸道併發症:腰椎前路手術早期,脊柱固定於伸展位時;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電解質失衡;或由於腹膜後血腫對植物神經的刺激,臥床使腸蠕動減慢,常出現腹脹、腹痛、便秘等症狀。對腹脹嚴重者應禁食,在排除急腹症後,可熱敷腹部,肌肉注射新斯的明針,或口服番瀉葉、大黃水,必要時給予持續胃腸減壓、灌腸。指導患者進行腹肌的收縮鍛鍊,告知患者養成床上排便及定時排便習慣。
(4)切口感染:多發生於術後3—5天。主要原因有患者全身情況差,術前準備不充分,術中無菌操作不嚴格,術後未及時拔除引流管導致逆行感染等原因。表現為體溫升高、白細胞增多、切口局部疼痛伴紅腫滲液,甚至膿性分泌物流出。控制感染的關鍵在於預防,包括正確使用圍手術期抗生素,術中注意無菌操作,術後密切觀察切口情況,換藥和更換引流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加強營養支持。
(5)內固定鬆動、斷裂腰椎骨折:內固定多屬於短節段固定,承受壓力大,易造成螺釘疲勞折彎、鬆動、斷釘現象,從而影響神經功能及骨折椎體的恢復,以及後期出現腰背疼痛、無力、活動受限等表現。主要原因有生物學因素、解剖學因素、患椎因素等。因此除手術者仔細操作外,要告知患者術後不宜過早下床活動,但可早期行腰背肌功能鍛鍊。4周后在支具保護下下床活動或6周后帶腰圍活動,防止內固定失敗。

治療

若有其他嚴重複合傷,應積極治療,搶救傷員生命。然後根據脊柱的穩定程度可採用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1.保守治療
適用於單純壓縮骨折,高度>50%,單純棘突或橫突骨折,穩定性骨折無神經損傷者。
2.手術治療
目的是解除脊髓神經壓迫,糾正畸形並恢復脊柱穩定性。適用於對不穩定型脊柱骨折,椎體壓縮超過1/2以上、畸形角大於20°。方法有後路椎弓根內固定技術、前路經腹手術、脊髓神經減壓手術。近年也有學者採用經皮微創手術。

預防

如何移動腰椎骨折病人如何移動腰椎骨折病人
1、急救:如傷者仍被瓦礫、土方等壓住時,不要硬拉強暴露在外面的肢體,以防加重血管脊髓、骨折的損傷。應立即將壓在傷者身上的東西搬掉,脊柱骨折時常伴有頸、腰椎骨折。
2、頸椎骨折要用衣物、枕頭擠在頭頸兩側,使其固定不動。
3、如胸腰脊柱骨折,使傷者平臥在硬板床上,身兩側用枕頭、磚頭、衣物塞緊,固定脊柱為正直位。搬運時需三人同時工作,具體做法是:三人都蹲在傷者的一側,一人托肩背,一人托腰臀,一人托下肢,協同動作,將病人仰臥位放在硬板擔架上,腰部用衣褥墊起。
4、身體創口部分進行包紮,沖洗創口,止血、包紮。
5、完全或不完全骨折損傷,均應在現場做好固定且防治併發症,特別要採取最快方式送往醫院,在護送途中應嚴密觀察。
(1)可疑脊柱骨折,脊髓損傷時立即按脊柱骨折要求急救。
(2)運送中用硬板床、擔架、門板,不能用軟床。禁止1人抱背,應2~4人抬,防止加重脊柱、脊髓損傷。
(3)搬運時讓傷者兩下肢靠攏,兩上肢貼於腰側,並保持傷者的體位為直線。
6、胸、腰、腹部損傷時,在搬運中,腰部要墊小枕頭或衣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