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陽虛證

腎陽虛證是指由於腎陽虛衰,溫煦失職,氣化失權所表現的一類虛寒證候。

基本信息

出現原因

腎臟陽氣不足,溫煦功能減弱所引起,臨床以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陽痿早泄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常見於哮喘、泄瀉、虛勞、水腫、癃閉、陽痿、帶下,以及西醫的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慢性腸炎、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慢性心衰等疾病。
腎陽為各髒陽氣之本,對各臟腑、組織器官起著推動、溫煦的作用,故又稱“元陽”、“真陽”。腎陽充足,則人體機能活動旺盛。若素體陽虛,或老年腎虧,或房事過度,或久病傷等,則會損傷腎臟陽氣,致使腎陽不足,對各臟腑的溫煦功能減弱,出現腎陽虛證。

臨床表現

以腰膝酸軟、畏寒怕冷、精神不振、舌淡胖苔白、脈沉弱無力為主。可兼見男子陽痿早泄,婦女宮寒不孕;或大便久瀉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瀉;或浮腫,腹部脹滿;或心悸,咳喘等症。腎陽虛損,臟腑失溫,機能活動低下為其基本病理變化。腎陽不足,臟腑經絡失於溫養,氣血運行無力,不能上榮於面,故面色白;若腎陽極度虛衰,濁陰不化而瀰漫肌膚,則面色黧黑無澤;腎陽虛衰,不能溫煦肌膚,故畏寒怕冷;腎陽虛弱,無力振奮神氣,故精神不振;腎主骨,腰為腎之府,腎陽虛衰,不能溫養腰府及骨骼,故腰膝酸軟。舌淡胖苔白,脈沉弱無力,均為腎陽虛衰,氣血運行無力的表現。腎主生殖,腎陽不足,生殖機能減退,則可見陽痿不舉,早泄,或婦女宮寒不孕;腎陽不足,脾失溫煦,可見久瀉不止,完谷不化或五更泄瀉,腹脹食少等症;腎陽虛衰,膀胱氣化乏力,水液內停,可見浮腫,腹部脹滿等症。由於腎陽具有溫煦全身臟腑組織的作用,故腎陽虛證若失治、誤治遷延日久,即可出現許多變證。如腎陽虛衰,虧損嚴重,可致命門火衰證;腎陽虛衰,脾失溫煦,可致脾腎陽虛證;腎陽不足,膀胱氣化不利,可致膀胱虛寒證;水濕失於溫化,泛溢肌膚,可致腎虛水泛證;腎虛水泛,水氣凌心,可致腎水凌心證。

治療藥物

腎陽虛證的治療以溫補腎陽為法,常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之類。若腎陽虛不能溫養子宮而見婦女宮寒不孕者,用艾附暖宮丸;腎陽不能溫煦脾陽,脾腎陽虛,五更泄瀉,完谷不化者,用四神丸、理中湯、四逆湯;腎陽虛而見浮腫者,用濟生腎氣丸;腎水凌心而見心悸氣短喘急胸悶者,用真武湯、苓桂術甘湯;導致命門火衰者,可用扶命生火丹之類。

茶療

幾千年來,通過各種茶療實踐,人們逐步了解到茶具備的27種藥用功效:補腎、利尿、安神除煩、少寐、明目、清頭目、下氣、消食、醒酒、去膩、清熱解毒、止渴生津、祛痰、治痢、、通便、祛風解表、益氣力、堅齒、療肌、減肥、降血脂、降血壓、強心、補血、抗衰老、抗癌、抗輻射。 
日常生活中以茶為飲品除預防和改善治療腎虛外還能調節人體機理平衡,增強人體抵抗力,極大的降低了由腎虛引起的一系列併發症。這類中草藥茶主要有碟清草、蟲椹草、蟲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