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陽虛損證

腎陽虛損證,是指由於腎陽虛衰,溫煦失職,氣化失權所表現的一類虛寒證候。

簡介

由於腎陽氣虛衰,溫運無力,致血行瘀滯,水濕內停所表現的虛寒證候。

腎臟陽氣虛衰,陰寒內盛所表現的證候。多由久病不愈,或勞倦內傷所致。

臨床表現

畏寒肢冷,心悸怔忡,小便不利,肢體浮腫,或唇甲青紫,舌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脈沉微細。

證候分析

本證以腎陽氣虛衰,全身機能活動低下為辨證要點。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本,津液流注的動力,故腎陽虛則常表現為陰寒內盛,全身機能極度降低,血行瘀滯,水氣內停等病變。陽氣衰微,心失濡養,不能溫煦肌膚,則畏寒肢冷。三焦決瀆不利,膀胱氣化失司,則見小便不利,水液停聚,泛溢肌膚,故肢體浮腫。陽虛運血無力,血行瘀滯,可見口唇爪甲青紫。舌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脈沉微細,皆為腎陽氣衰微,陰寒內盛,血行瘀滯,水氣內盛之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