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瓌《卓歇圖》卷

善畫本部(契丹)人物、鞍馬、沙磧。 引首張照書“番部卓歇圖”,乾隆書“卓歇歌”,後幅有王時、高士奇、張照題記。

胡瓌《卓歇圖》卷

正文

中國五代畫家胡瓌傳世名畫。胡瓌生卒年不詳,山後契丹人,或范陽(今北京一帶)人。善畫本部(契丹)人物、鞍馬、沙磧。此圖絹本,設色,縱33厘米,橫256厘米。畫塞外遊牧民族的可汗王、閼氏(王妻)和他部下的騎士們出獵後休息飲宴的情況。在沙丘旁步席,可汗王盤膝左坐,捧盞而飲;閼氏右坐,側身而視汗王;一人跪席前接盞,另人在席前翩翩起舞,汗王和閼氏身後有腰帶弓矢的男僕和亭亭佇立的侍女。隨從40餘人,馬匹30之多,馬鞍側有繫著的天鵝,乃是獵回的珍品。人馬雄壯,沙磧荒寒,場面巍巍壯觀。筆法古質雄勁,具有北方畫派的特色。“卓歇”是立帳歇息的意思,此圖不畫穹廬、革帳,但仍沿用“卓歇”名稱,乃取其意。
本幅無款印,清乾隆書“神完景肖” 4字。引首張照書“番部卓歇圖”,乾隆書“卓歇歌”,後幅有王時、高士奇、張照題記。本幅及前後隔水收藏印記有“忠孝之家”、“吳龍之印”、“石閭”、“契約”、“簡靜齋”、“高士奇圖書記”、“江村秘藏”、“竹窗堂章”(半印)等。《石渠隨筆》、《江村書畫目》、《石渠寶笈·續編·乾清宮》等書著錄。現藏故宮博物院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