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輪振跳

胞輪振跳

胞輪振跳,上胞或下瞼不能自控地搐惕瞤動的一種疾病,俗稱眼皮跳或眼眉跳,多見於成年人。胞輪振跳指上胞或下瞼不能自控地搐惕瞤動,俗稱眼皮跳或眼眉跳。臨床多見於成年人。若偶爾發生,不需治療,可以自愈;若跳動過頻或久跳不止,則須調治。本病與西醫學之眼瞼痙攣相似。

基本信息

概述

1

中文名稱:胞輪振跳

英文名稱:twitchingofeyelid

定義:以眼瞼不自主牽拽跳動為主要表現的眼病。

疾病科屬:(一級學科);中醫眼科疾病(二級學科)

疾病概述:胞輪振跳指上胞或下瞼不能自控地搐惕瞤動(《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俗稱眼皮跳或眼眉跳。臨床多見於成年人。若偶爾發生,不心治療,可以自愈;若跳動過頻或久跳不止,則須調治。本病與西醫學之眼瞼痙攣相似。

診斷要點:上胞或下瞼跳動,時疏時頻,不能自控。一般過勞、久視、睡眠不足時跳動更加頻繁,休息之後症狀可以減輕或消失。胞瞼跳動嚴重者,連同半側面部肌肉、眉毛、口角皆瞤動。日久不愈,恐有喎偏之變。每於胞瞼振跳時,患者自覺不適,但檢查胞瞼外觀正常。

病因

胞輪振跳胞輪振跳
本病多因氣血虧損或久病失調,勞瞻過度,損傷心,心脾兩虛,筋肉失養而動。變有因脾血虛,日久生風,虛風內動,牽拽胞瞼而振跳。本病發病於胞瞼,與心肝脾關係密切。辯證以虛證為主。胞瞼振跳,勞累加重,心煩失眠,食少神疲者為心脾血虛。胞瞼振跳不休,不能自控者為血虛生風。治療原則是補養心脾,養血熄風。

臨床表現

上胞或下瞼跳動,時疏時頻,不能自控。一般過勞、久視、睡眠不足時,則跳動更加頻繁,休息之後症狀可以減輕或消失。若胞瞼跳動時,連同半側面部肌肉及眉毛、口角皆困動者,日久不愈,恐有喁偏之變。

治療方法

心脾血虛型

【主證】胞瞼振跳,時疏時頻,勞累時重。兼心煩失眠,怔仲健忘,食少體倦。
【證候分析】心脾血虛,血不養筋,筋肉拘攣目困,勞累後氣血虧耗,故困動加重。心血虛而虛火上擾,故心煩失眠。血不養心則怔忡健忘。脾虛食少則體倦。
【治法】補養心脾。

【方藥】歸脾湯加減。用本方使心脾得補而氣旺血生,筋肉得血所養則困動自止,諸症可消。
1、處方:黃芪20克,黨參15克,白朮12克,茯神12克,當歸12克,遠志9克,龍眼肉12克,白芍15克,僵蠶9克,全蠍9克,雞血藤30克。水煎服,復渣再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歸脾丸,口服,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3次。或合補中益氣丸同服。

血虛生風型

【主證】胞瞼振跳不休,或與眉、額、面、口角相引,不能自控。
【證候分析】肝脾氣血虧虛,血虛生風,虛風上擾頭面,故胞瞼、眉毛、面頰、口角皆困動不休。
【治法】養血熄風。
【方藥】當歸活血飲加減。原方用當歸身、川芎、熟地黃、白芍養血柔肝為主,生黃芪益氣以養血,防風、薄荷、羌活疏散外風。用於本證可去薄荷、羌活、防風,加僵蠶、天麻、鉤藤、全蠍、蜈蚣以平熄內風。

1、主方:當歸活血飲(傅仁宇《審視瑤函》)加減處方:黃芪30克,熟地黃30克,當歸15克,白芍12克,川芎9克,天麻9克,鉤藤9克,僵蠶9克,全蠍9克。水煎服,復渣再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1)人參養營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2)當歸補血丸,口服,每次6~9克,每日2次。

辨證論治

本病輕者或偶爾發生者,不必治療,可以自愈。若跳動過頻,久跳不止者則須治療。

心脾血虛

[主證]胞瞼振跳,時疏時頻,勞累時重。兼心煩失眠,怔仲健忘,食少體倦。
[證候分析]心脾血虛,血不養筋,筋肉拘攣目困,勞累後氣血虧耗,故困動加重。心血虛而虛火上擾,故心煩失眠。血不養心則怔忡健忘。脾虛食少則體倦。
[治法]補養心脾。
[方藥]歸脾湯加減。用本方使心脾得補而氣旺血生,筋肉得血所養則困動自止,諸症可消。

血虛生風

[主證]胞瞼振跳不休,或與眉、額、面、口角相引,不能自控。
[證候分析]肝脾氣血虧虛,血虛生風,虛風上擾頭面,故胞瞼、眉毛、面頰、口角皆困動不休。
[治法]養血熄風。
[方藥]當歸活血飲加減。原方用當歸身、川芎、熟地黃、白芍養血柔肝為主,生黃芪益氣以養血,防風、薄荷、羌活疏散外風。用於本證可去薄荷、羌活、防風,加僵蠶、天麻、鉤藤、全蠍、蜈蚣以平熄內風。
二、針刺療法可用攢竹、承泣、四白、絲竹空、風池、地倉、頰車、足三里、崑崙等穴。
此外,局部按摩或梅花針點刺亦可套用。

其他療法

針炙療法

(1)針刺:取穴睛明、瞳子髎、攢竹、絲竹空、承泣,四白、鳳池、地倉、頰車、足三里、崑崙等穴,用平補平瀉法。
(2)胞瞼周圍按摩,或用梅花針叩刺振跳周圍穴位

胞輪振跳胞輪振跳

飲食療法

(1)豬心當歸湯:豬心300克,當歸6克,黑豆12克,香茹6個。將豬心切成兩塊,洗淨後用熱水燙過,再用6杯水煮。去除泡沫和浮油,放入浸好的黑豆,加少許姜,以文火煮1小時。當歸另外用2杯水煮成1杯,再放入豬心湯內,加入香茹,用中火煮半小時便可。

(2)參芪白蓮湯人參6克,黃芪30克,大棗15枚,白蓮子(去心)60克,粳米60克。先將人參、黃芪加清水用文火先煮取汁,與大棗、蓮子、粳米同煮為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