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熱病

肺熱病,是一種疾病名,症狀有身熱惡寒、汗出、喘咳、胸膺痛不得太息、頭痛等。出自《素問·刺熱篇》。

病證名。肺受邪熱所致的病證。證見身熱惡寒、汗出喘咳、胸膺痛不得太息、頭痛等。《素問·刺熱篇》:“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

概述

肺熱病之名出《素問·刺熱篇》,曰:“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肺熱病有稱風溫肺病、風溫肺熱病、肺炎、肺炎喘嗽者。

肺熱病多因風熱病毒犯肺,熱壅肺氣,肺失清肅所致。以驟起發熱,咳嗽,煩渴,胸痛為主要表現的內臟癉[熱]病類疾病。

本病多見於西醫所指的肺部急性炎性病變。如按解剖分的大葉性、小葉性、間質性肺炎;按病因分的細菌性、病毒性、過敏性肺炎等與本病類似。

診斷依據

1.冬春較多見。常有受寒淋雨手術、疲勞等誘因,或繼發於麻疹、時行感冒等病中。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傳變快,病程短的特點。

2.以發熱、咳嗽為主症,初起時可有惡寒甚至寒戰,咯痰可為粘稠,或為血性、鐵鏽色痰,伴煩渴、氣喘,或有胸痛,重者壯熱不退,甚至神昏譫語,或抽搐痙厥,或面白、肢厥、冷汗、脈微。

3.肺部聽診呼吸音減弱,或可聞及乾濕羅音。

4.胸部X線檢查可見炎性陰影。

5.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細菌感染者一般升高,病毒感染者一般正常或偏低。

鑑別診斷

1.感冒:病情較輕,咳嗽不突出。.

2.暴咳:病情較輕,發熱不甚。

3.時行感冒:以發熱頭身痛為主症,咳喘症狀為次,有流行特點。

4.麻疹:呈流行性,口腔黏膜可查見麻疹斑,出現皮疹為特徵。

5.肺癆:一般起病較緩,先期常有低熱乏力,盜汗等症,病灶多見於肺上部或中野。

6.肺癰:胸痛較明顯,歷10天左右病不見減,且咯出大量腥臭膿痰,X線檢查見肺部有大片濃密模糊陰影。

7.肺癌(4.9):患者年齡多較大,以刺激性咳嗽為特徵,一般無全身實熱證候,X線檢查可見肺癌病灶。

8.肺(吸)蟲病(1.27):在流行區有進食未熟的石蟹及蜊蛄史,痰、糞中查到肺吸蟲卵。

辨證論治

1.風熱犯肺證:咳嗽,咳聲嗄啞,咯痰不爽,痰粘稠色黃,咳時汗出,口渴,惡風,身熱,鼻流黃涕,頭痛,肢楚,舌苔薄黃,脈浮數或浮滑。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2.表寒肺熱證:咳嗽,氣喘,痰粘而稠,咯痰不爽,惡寒,身熱,煩悶,身痛,有汗或無汗,口渴,舌質紅,苔薄白或黃,脈浮數。發表散寒、清肺平喘。

3.肺熱熾盛證:咳嗽氣急,喘促不寧,身熱不退,煩躁不安,胸膈灼熱如焚,唇焦咽燥,口渴,便秘,舌質紅,苔黃而乾,脈滑數。清熱瀉肺。

4.肺燥腸閉證;咳嗽氣急,發熱口渴,日晡潮熱,時有譫語,腹部脹滿,大便秘結,腹部按之作痛,苔黃而燥,脈沉而有力。清肺瀉腸。

5.痰熱結胸證:咳嗽,氣喘,咳吐黃稠痰,寒熱往來,胸膈痞滿,按之疼痛,口苦苔黃,脈弦而數。清熱化痰寬胸。

6.熱閉心神證:咳嗽,氣喘息粗,痰多而稠,高熱煩躁,神昏譫語,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清熱開竅。

7.正虛邪戀證:咳嗽聲低,氣短神疲,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渴喜飲,或虛煩不寐,尿短赤,舌紅苔少,脈虛數。益氣養陰、清肺化痰。

8.邪陷正脫證:高熱驟退,汗出淋漓,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神疲氣短,舌淡或青紫,脈微細欲絕。益氣固脫。

相關藥物

一種治療肺熱病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紅景天、甘草、沙棘、天竹黃、檀香、降香、葡萄籽、洪連,榜嘎為原料製備的藥劑,本發明還提供了該藥物組合物的製備方法,通過臨床試驗證明治療肺熱病,效果顯著,且由於本發明藥物多來自於高原高海拔地區,原料用量少,成本低,易得,製備方法簡單,無任何添加劑,療效可靠,天然無毒副作用,為純藏藥製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