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鬱脾虛型腸易激綜合徵

上藥合用,疏肝健脾,和胃益腸,止痛止瀉,標本兼治。 注意事項肝鬱脾虛型腸易激綜合徵的治療應以疏肝理脾為原則,但宜權衡肝鬱、脾虛的證候輕重。 肝鬱重者應以疏肝解郁為主,佐以健脾;脾虛重者應以健脾益氣為主,佐以疏肝。

治法

疏肝健脾,和胃益腸。

方藥

痛瀉要方加減。
白朮18g,陳皮12g,白芍15g,防風10g,柴胡9g,枳殼10g,葛根12g,木香,青皮10g,烏藥10g,百合18g,山藥15g,甘草6g。

方解

方中白朮苦甘而溫,補脾燥濕以治脾虛;白芍柔肝緩急止痛,抑制肝陽變動之性,與白朮相配,扶土瀉木;陳皮、木香行脾胃之氣而化濕;柴胡、青皮、烏藥疏達肝氣而止痛;枳殼破泄滯氣,消食導滯;葛根、防風升清陽,解肝鬱,舒脾氣;百合益胃養心,解除焦慮心煩;山藥健脾益腸止瀉;甘草調和諸藥。上藥合用,疏肝健脾,和胃益腸,止痛止瀉,標本兼治。

注意事項

肝鬱脾虛型腸易激綜合徵的治療應以疏肝理脾為原則,但宜權衡肝鬱、脾虛的證候輕重。肝鬱重者應以疏肝解郁為主,佐以健脾;脾虛重者應以健脾益氣為主,佐以疏肝。由於其發病與情緒抑鬱有密切的關係,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必須輔以心理疏導,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此類患者肝旺脾弱,加之長期腹瀉可伴陰津不足,在藥物的選擇上不宜過用淡滲利濕及燥烈之品,以免重傷陰液,肝越強而伐戕中州脾更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