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頑濕

肛門濕疹相當於中醫之肛門頑濕,祖國醫學文獻中亦稱為“浸淫症”“繡球風”“風濕瘍”。祖國醫學對本病很早就有記載。

【概述】

肛門濕疹相當於中醫之肛門頑濕,祖國醫學文獻中亦稱為“浸淫症”“繡球風”“風濕瘍”。祖國醫學對本病很早就有記載。《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中記載:“此證初起如粟米,而癢兼痛,破流黃水,浸淫成片,隨處可生。由脾胃濕熱,外受風邪,相搏而成。“表明肛門頑濕與濕熱有關。如風盛則瘙癢不止,濕盛則糜爛流水,風濕互結,發為風濕瘍。如日久濕邪凝滯,耗傷陰血,肌膚失養,則見皮厚如革,乾枯皸裂,發為頑濕。總之,急性者多因風濕熱客於肌膚而成。慢性者,則多為血虛風燥或脾虛所致。

【辨證綱目】

本病的辨證,當首辨虛實,細察正邪之盛衰。實證多以濕熱為主,夾有風邪,舌苔膩,脈弦滑。虛證則多因血虛風燥,舌淡舌紅,苔少,脈細數。其次當辨寒熱,寒證滲液色清無味,病程纏綿,舌淡,苔水滑。熱證滲液色黃味臭,發病急,舌紅、台黃。第三當辨瘙癢,瘙癢劇烈,皮損紅腫,多為濕熱;瘙癢日輕夜重,皮損結痂、鱗屑,多為血虛挾風。
1、濕熱下注
證候:發病急驟,肛門皮膚潮紅,伴有丘疹、水泡、黃水淋漓,局部灼熱瘙癢,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或弦數。
辨析:①辨證:本證多見於肛門濕疹的急性期,以發病急,局部灼熱、水泡,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為辨證要點。②病機:脾失健運,濕熱蘊阻,下注肛門,外受風邪侵襲,充於腠理,浸淫肌膚而見諸證。
2、血虛風燥
證候:肛周皮膚肥厚,伴角化皸裂,皮損表面有抓痕和血痂。病程纏綿,反覆發作。心煩易怒,午後低熱,夜寐不佳。舌淡苔白,脈弦細或沉細。
辨析:①辨證:本證多見於肛門濕疹的亞急性型。以患部皮膚角化皸裂、抓痕,心煩寐差,脈細為辨證要點。②病機:素體陰血虧損,血虛則生風生燥,膚失所養則皮膚乾燥、粗糙。血虛心神失養則見心煩、寐差、脈細。
3、脾虛濕盛
證候:肛周皮膚粗糙肥厚,伴有少量滲液,味腥而粘,皮膚表面因抓搔而產生抓痕和出血點,伴有鱗屑。口渴不思飲,大便不乾或便溏、腹瀉。舌淡,舌體胖,舌邊伴有齒痕,苔白膩脈沉緩或滑。
辨析:①辨證:本證多見於慢性肛門濕疹,以皮膚肥厚、滲液、鱗屑,便溏、腹瀉,舌體胖有齒痕為辨證要點。②病機:脾胃本虛,濕濁內生,濕久化熱。濕性粘滯,重濁而趨下,襲於肛門腠理,水濕蘊內而見諸皮損。濕邪困脾,脾運不健,清濁不分,則見腹瀉、便溏。
4、熱毒壅盛
證候:肛周皮膚紅腫,痛不可按。皮損擴大,流膿流水。身熱惡寒,頭痛乏力,舌紅,苔白根部黃厚,脈弦數。
辨析:①辨證:本證多為肛門濕疹急性化膿感染所致。以患部皮損流膿流水,身熱頭痛,脈弦數為辨證要點。②病機:濕熱之邪本盛,復染外毒,毒熱之邪,壅盛於內,肉腐生膿而見膿水,熱毒上壅則見頭痛,身熱

肛門頑濕

1、在平時不要使用療效強、過於活性或是可能對皮膚產生刺激的物質。最好是用最簡單的潔膚爽膚潤膚程式。洗衣服的時候一定要衝洗乾淨,可以很好的避免存留在衣物中的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的因素。
2、多多運動,不僅可以很好的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很好的增加皮膚的抵抗力。
3、在飲食上是最需要擔心的,一定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4、一定的維生素是可以增加身體免疫能力的,有很好的預防疾病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