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杏生

聶杏生

聶杏生,男,江西省豐城人(1909-1981年),中國陶瓷美術大師,著名陶瓷藝術家,在民國期間就是位有名的陶瓷藝人。擅長畫青花和粉彩。他的筆調工整細膩,人物畫像栩栩如生,他畫的山水和鳥獸都達到了極佳的境界,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被譽為“青花大王”,是景德鎮近代青花的奠基人。

基本信息

中國陶瓷美術大師

他七歲時就開始在景德鎮陶瓷作坊學徒,從事陶瓷藝術創作長達65年。20世紀60年代開始多次當選為景德鎮市人大代表、景德鎮市政協委員。1958年被評選為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師,1959年聘為景德鎮陶瓷學院講師,在60年代被推選為景德鎮市美術學會常務理事。

聶杏生作品 聶杏生作品

他中年從事陶瓷教育工作,為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青花瓷教學的首席教師。他熱愛教育工作,自己編輯繪畫的教材都有三十多本。在這些日記本上,滿滿的都是他畫的傳統神話和古代著名人物,全國各地的名山秀水和各種動物的千姿百態在他的本子上也都被一一呈現,每一筆都是那么一絲不苟,每一幅都是那么引人入勝,讓人有種身臨其境、呼之欲出的感覺。這三十幾本日記本是他一生的心血結晶,也是他留給陶瓷界的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

他為人謙和,把學生當作自己親人一樣,常常是手把手教,反覆演講。他的學生分布全國各地,還有不少越南、波蘭等國的留學生。這些當年的學子,現在不少都成了大師級的藝術家。他們說起聶老師,都真情流露的形容他像個慈祥的父親,永遠不能忘懷恩師對他們的教誨和生活上的關愛。

聶杏生作品 聶杏生作品

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陶瓷學院停辦,聶杏生受聘在人民瓷廠美研室工作。他一邊帶徒弟一邊自己親自繪製作品。,把滿腔熱情投入到他熱愛的青花創作中。在這期間他設計並親自繪製了大量的精品瓷。他畫的《八仙過海》、《天女散花》、《鍾馗捉鬼》、《蘇武牧羊》……等等陶瓷精品,為人民瓷廠創造了可觀的外匯。由他主創和繪製的一套香爐在香港引起轟動,當時競拍到一百多萬港幣。香港《大公報》連續幾天發表文章讚嘆大師的傑作。在這期間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的禮品瓷很多也出自他的手筆。

聶杏生大師熱愛陶瓷、熱愛藝術,他的學生遍布海內外。他一生從不追名求利,他把畢生精力都花在了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發揚光大上,並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是名副其實的近代青花藝術的奠基人。

追憶

2011年1月22日,由景德鎮市民間民俗文化協會、景德鎮市民族民俗文化搶救與保護中心報江西省藝術工作委員會審核,提交中國陶瓷美術榮譽與職稱頒證儀式醞釀,經得近百名中國陶瓷美術高級人才、大師、教授、新聞媒體代表意見,由正式代表舉手表決,一致同意追憶其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著名陶瓷藝術家

瓷器起源於我國,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卓越貢獻。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各地各時期均留下了大量的瓷器。通過本期任務讓大家認識景德鎮著名陶瓷藝術家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