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堰鎮

聞堰鎮

聞堰鎮地處蕭山區西部,瀕臨錢塘江與富春江、浦陽江的三江匯合處,東靠湘湖旅遊度假區,南接義橋鎮,北與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接壤,與杭州市區隔江相望,水陸交通十分便利,歷史上素有“三江活碼頭”之稱,是浙江省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衛星鎮。

聞堰鎮聞堰鎮
聞堰鎮地處蕭山區西部,瀕臨錢塘江富春江浦陽江的三江匯合處,東靠湘湖旅遊度假區,南接義橋鎮,北與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接壤,與杭州市區隔江相望,水陸交通十分便利,歷史上素有“三江活碼頭”之稱,是浙江省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衛星鎮。

歷史沿革

聞堰鎮聞堰鎮
聞堰又名聞家堰,相傳有一聞氏家族始在初建成的西江塘堰定居,故名。鎮名又以駐地在聞家堰自然鎮而名。1951年今鎮域為長安鄉聞堰鄉湘湖鄉黃山鄉山河鄉山後鄉的部分。1956年除山河鄉及山後鄉部分外,其餘鄉合併為聞堰鄉,1958年為長河公社聞堰管理區,1961年改為聞堰公社後再設聞堰鎮,1969年撤區並社時把聞堰鎮原山河公社的部分大隊劃入聞堰公社,1984年為聞堰鄉,1985年6月改為聞堰鎮至今。

水利交通

聞堰鎮聞堰鎮
錢江四橋至聞堰大道及風情大道延伸工程完工後,聞堰至杭州主城區及蕭山城區的車程將不超過15分鐘。隨著大杭州“沿江開發、跨江發展”戰略的實施,目前聞堰鎮已形成“楊公堤---虎跑路---錢江一橋---聞戴公路”、“中河高架---錢江四橋---四季大道”和“繞城公路---錢江五橋”等三條主要的交通動脈,它們如三條長龍,將杭州市區和聞堰鎮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杭州市南大線、小礫山輸水河、龍山河縱橫貫穿全境。新建成的03省西複線、風情大道和杭州繞城高速公路和動工中的錢江七橋(浦沿橋)將使聞堰交通優勢更為凸現,已經啟動的區級引水渠首工程和錢塘江6.5公里江景開發區塊,更使聞堰獨具魅力。

名勝古蹟

聞堰鎮是個古老的集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早在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這裡的商貿活動就十分活躍,是南來北往商貿的雲集地,境內名勝古蹟頗多,有距今近千年的蓮華古寺延慶寺。有古湘湖遺址有錢王水利紀念堂等。改革開放20多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經過全鎮上下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經濟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社會事業建設得到了全面進步。

經濟發展

聞堰鎮聞堰鎮
全鎮共有6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2005年底共有人口24536人,其中農村人口20444人;轄內地域面積23.68平方公里,全鎮有耕地7432畝、生態公益林3740畝、水域3810畝。種養植(殖)業繁多,有春江銀魚、桂魚、鰣魚等名貴珍稀水產,有浙江龍井茶湘湖蓴菜等世界名優土特產。2005年全鎮共創工農業總產值602718萬元,其中工企業產值590347萬元,實現工業利潤41011萬元,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28000萬元,鎮財政可用資金達到14048萬元,全鎮農村人均收入達到11100元,超過蕭山區平均水平,自1992年以來,已先後被評為“浙江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鎮”和“杭州市綜合經濟實力優秀鎮”。1995年又率先進入了杭州小康鎮行列,並在連續五年被評為杭州市奔小康先進鎮的基礎上,率先成為杭州市首批新農村先進鄉鎮,2000年被評為浙江省體育先進鎮。2001年又被評為杭州市級文明鎮、浙江省級衛生鎮。2004年又通過了省級教育強鎮驗收。2004年位列全省最發達100名鄉鎮的前17位,全國百強鎮97位。2005年位列全省最發達100名鄉鎮的前12位,2006年位列前7位。
聞堰鎮聞堰鎮
工業生產發展迅速聞堰鎮自1972年始創鄉鎮企業以來,經過30餘年的風雨磨礪,現全鎮共擁有工企業342家;從業職工14370人;擁有總資產364109萬元,所有者權益已達到148644萬元。全鎮已基本形成了以機械五金工具為主體,建築、建材、輕紡、服裝、化工、印染、包裝食品為重點,交通運輸為先導的行業體系。產品有國家輕工部和農業部的優質產品,省優免檢產品,暢銷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五金工具成為全鎮的特色產品,萬達集團素有“東方鉗王”之稱。全鎮年產值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有68家,其中1億元以上企業4家,近年來,我鎮依靠濱江高新技術園區的輻射優勢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進一步加大了技術創新的力度,目前已有二家市級技術中心,四家區級技術中心,二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一家杭州市高新技術研發中心,一隻省級著名商標。全面質量管理越來越被企業所重視,全鎮累計已有45家企業通過ISO9000(2000)系列認證。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合作更為頻繁。在不斷引導“萬達”等五金工具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步伐的基礎上,我鎮積極發展高效工業、清潔工業、綠色工業、旅遊工業等都市型工業,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實現聞堰工業經濟的新跨越。2005年10月,聞堰鎮與美國高新技術企業“網迅”公司簽約,“網迅”公司將把中國總部設在聞堰,建立杭州網迅矽谷科技園,新項目一期投資2998萬美元。聞堰鎮將充分利用這一契機,積極引進其它關聯企業,以實現聞堰在信息產業方面的大發展。
聞堰鎮聞堰鎮
農業生產穩定發展近年來,聞堰農業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率先發展、協調發展為目標,充分依託良好的區位、資源優勢,按照都市農業發展新要求,加快聞堰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突出優勢產業,著力在聞堰龍井、聞堰花木、三江水產上全速推進農業信息化、農業標準化、農業綠色化、農業精品化、農業休閒園林化等“五化”建設,全面提升聞堰農業的產業化建設水平,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逐步建成與城鎮發展相協調,有明顯聞堰特色的都市農業樣板,聞堰農業也由傳統的純水稻鄉鎮一躍成為南片段預告木重鎮、三江水產之源、浙江龍井之鄉,特色農業不僅面積穩定,效益提升,而且知名度越來越高,“吃新茶到聞堰”、“吃江鮮到聞堰”成為品牌。目前,產業基地面積已達8950畝,大田結構調整面98.5%。擁有區級農業龍頭企業四家。在蓴菜、苗木、茶葉等產業領域制訂並實施農產品生產地方標準5項,其中省級和杭州市級地方標準各一項。註冊農產品商標6隻。在土地被大量徵用的情況下,2005年仍實現農業總產值12371萬元,同比增長11%。農業的良性快速發展得到了區內外專家、領導的高度重視,特色產業項目也頻頻在區級以上政府和專業機構組織的評選活動中得獎。

城市建設

聞堰鎮延慶寺
城市化建設前景光明2002年,根據蕭山區建設大都市強區的要求,聞堰鎮作出了工作重心向城市化轉移的重大戰略部署,按照“實現可持續性、平衡協調性、超前性、生態型、開放型、整體規劃、分步推進”的發展方針,堅持以工業為基礎、三產為主體、旅遊休閒為一體的發展思路,提出了繪時代三江名鎮、展人居休閒新城的發展目標,把全鎮分為居住、商貿、旅遊、工業四大功能區塊,實施舊城全面改造、沿江全面開發、經濟全面發展、人民生活全面提高。沿江開發成江景住宅區,集鎮中心區塊開發成商貿服務區,湘湖片開發成旅遊度假區,南北為工業區,發展都市型工業。

經濟結構

聞堰鎮延慶寺
近幾年來,全鎮的經濟結構由過去的“二、三、一”逐步轉變為“三、二、一”,城鎮建設按照建設大都市的品位要求,營造了完善的投資環境和優雅的人居環境,提高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的集聚、承載能力,城鎮綜合環境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聞堰鎮在沿山區域內集中發展休閒旅遊業,在沿江區域搞景觀房產。通過土地置換,將一大批工廠遷出集鎮中心的黃金地段,集鎮則集中精力發展商貿服務業,目前,全鎮已建和在建高層、小高層樓房達63幢,斥資1個億的城市示範村啟動區塊已完成7萬平方米,使失地農民住上了公寓樓,總投資3.4億元的一大批公建配套項目正在按計畫推進。幾年下來,當地共投資60億元啟動和完成了22個大項目,全面推進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建設。

旅遊資源

在旅遊休閒方面,聞堰區域內有世外桃源景區,附近有東方文化園杭州樂園山里人家等著名景點。2006年,世界休閒博覽會的主會場之一風情園就位於聞堰鎮鏡內。在江景居住方面,聞堰目前是蕭山人居的第一塊招牌,房產開發方興未艾,聞堰的5個大型樓盤相繼開盤後,將新增200萬元平方米可用建築面積;在錢江餐飲方面,聞堰鎮已有29家餐飲業。“吃江鮮到聞堰”已成為時下食客們常念叨的一句話。今年還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中國·杭州(聞堰)三江美食節,期間共開展了江鮮節、“風情聞堰”文化藝術周、聞堰房產展三個板塊的23項系列活動,總人流量達到15萬人次,日均為3萬人次,集聚了人氣,拉動了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

社會事業

聞堰鎮聞堰鎮
社會各項事業蒸蒸日上近五年來,聞堰鎮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為了讓聞堰的孩子享受蕭山一流的教育,近兩年來,先後投資9300萬元用於聞堰校園建設和學校現代化教學設施設備添置,調整學校布局,使聞堰教育舊貌換新顏,中國小校園成為聞堰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國中和中心國小雙雙通過了省萬校標準化學校Ⅰ類標準的驗收。現在的聞堰鎮形成了規模化辦學的格局,四類教育呈現迅猛發展齊頭並進的態勢。鎮中心國小和鎮中成為省農村示範國小和國中,成校成為省一級成校,鎮中心幼稚園成為杭州市示範幼稚園。2005年12月,聞堰鎮順利通過杭州市現代化標誌性教育強鎮驗收,在全區領先。

全鎮擁有鎮級衛生院一所,醫護人員30人,開設肝病專科、糖尿病專科、碎石專科等特色門診,年業務收入500萬元,2002年投資100多萬元,新建了門診大樓,添置了高檔的醫療設備。

文化廣播電視事業迅猛發展。1998年發展有線電視,目前全鎮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85%,廣播入戶率在84%以上,實現了主桿線有線電視光纜化,有線廣播電纜化,播出設備在全區鎮街道中居於領先水平。全鎮現有一個15000平方米,投資6000多萬元的文化體育中心,內有電子閱覽室、健身器械、升降舞台等先進設備,1000多個觀眾席。投資3500萬元的江濱親水公園已經向全鎮人民開放。全鎮圖書室現藏書13751冊,常年讀者600人,圖書流通年達24000餘冊次,鎮財政每年撥款1萬元添置圖書。文體活動較為活躍,全鎮現有文體骨幹隊伍16支561人,“聞堰竹馬舞”在浙江省廣場文化藝術節中獲得優秀節目表演獎,《六大嫂夸家鄉》在參加2001年全區首屆戲曲小品匯演中獲得創作、表演三等獎。小品《圈套》獲杭州市創作一等獎、表演一等獎。三江書畫學會選送的作品多次在全國、省、市等比賽中獲獎。

黨建工作

黨建工作穩步前進全鎮現有黨支部21個,其中2個已組建為黨委(萬達黃山),6個組建為黨總支,黨員人數總計達1312人,全鎮去年共發展新黨員31名,其中女黨員8人,35歲以下16人。2005年9月順利開展了村級組織的換屆選舉工作,6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共選舉出支部委員30名,村委23名,班子結構有較大改善,支部委員平均年齡41.1歲,其中黨支部書記在45歲以下的占29%,村委委員平均年齡37.5歲,文化程度大都在高中以上,總體素質和精神面貌都有提高,為全鎮的經濟和社會穩步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組織保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