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堂鎮[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義堂鎮]

義堂鎮[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義堂鎮]

義堂鎮位於蘭山區西部,鎮駐地距市區5公里,327國道橫穿東西,京滬高速公路縱貫南北,總面積101.5平方公里,地處平原,土壤肥沃,氣候溫和,水資源豐富,主產小麥、水稻、玉米等。村村通公路、通電話、通有線電視,農電線網改造全部完成。全鎮轄68個村(社區),總人口28.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3.5萬人。 201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00.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77 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502元。 全國文明鎮、全國重點鎮、山東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鎮。2008年3月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全國發展改革小城鎮試點鎮,同年10月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山東省綜合改革試點鎮,2011年4月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臨沂市優先發展重點鎮。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義堂鎮下轄村:夏坡村、圈裡村、埠北頭村、周井鋪村、後鄉村、北土蘇村、西吳屯村、孫朱里村、大義堂村、沂洪莊村、前城子村、丈埠屯村、營子村、後城子村、姜家嶺村、化沂莊村堰東村、王朱里村、劉朱里村、堰西村、苑朱里村大葛莊村、小塢埠湖村、小葛莊村、南土蘇村、尤村村、麻莊村、小義堂村、南樓村、代莊村、埝莊村、乾沂莊村、西孟家莊村、大塢埠湖村、趙莊村

基本介紹

投資1150萬元完成硬化面積20.38萬平方米,硬化道路18條,“十縱十橫”的道路框架基本形成。“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全鎮共有機動車輛4030輛,年營運收入7000萬元。

郵電事業發展迅速,全鎮共有程控電話10850個,百戶電話擁有量69部,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全鎮共有手機1.6萬部,百人均30部。

全鎮設固定建材市場、農貿市場5處,市場面積130萬平方米。市場交易種類有建材、日用百貨、服裝布匹、五金土雜、蔬菜水果、圖書等120多個。商業戶達670戶,商業服務網點380個,集貿市場交易額1.6億元,社會商品零售額6700萬元。

有金融機構3個,居民存款餘額9億元。保險事業有辦事機構1個,代辦網點38個,險種10餘個,參保戶3028戶,占全鎮總戶數的32%。

產業發展

農業

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以蔬菜、林果、苗木為主的特色高效農業。全鎮發展蔬菜700畝、花卉400畝、林果220畝。依託六和公司,培植以飼養豬、牛、羊、肉雞、鴿子、狐狸為主的養殖業,奶牛存欄量200頭,培植養殖大戶200戶,全鎮大牲畜存欄量達1.5萬頭,肉雞存欄量50萬隻。開發祊河、涑河2條經濟林帶,發展豐產林3000畝,兌現夏糧直補資金18.78萬元。實現農業產值8000萬元。

義堂鎮義堂鎮

工業

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74.2億元,生產性固定資產投入10億元,新增規模企業18家,總數達66家,規模企業實現產值42.2億元,利稅2.98億元,利潤2.44億元。建立板材、甲醛等多個行業協會,發展會員370家,個人會員1102人。加強行業自律,促進企業規範發展,實現了公司社會雙贏。骨幹企業支撐拉動作用增強,其中宏福木業有限公司和華蒙水泥廠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實施名牌戰略,全鎮有25家企業成功註冊商標,10家完成ISO9000質量認證,2家完成CE認證,1家完成140000認證,6S認證企業1家。完成技改投入3億元。人造板創優工作順利推進,全鎮共有人造板371家。

鎮村建設

義堂鎮義堂鎮

遷村並點舊村改造步伐加快,“八大社區、一個中心居住區”建設快速推進。

投資6200萬元新建公寓樓30棟,全鎮已建成公寓樓91棟,面積9.8萬平方米。

加強社區內水、電、暖、綠化等基礎配套建設,投資260萬元完成了戴家莊等5條道路硬化,投資3600萬元,完成了祊河濱河大道、引祊入涑、臨西十路等市、區重點項目的拆遷清障,完成臨西工業園工業二路的硬化,硬化面積10.35萬平方米。栽植補植綠化苗木1000株,完成綠化面積24.59萬平方米。

社會進步

義堂鎮義堂鎮

【教科文衛】全鎮共有中學1處、國小8處,教職工436名,在校學生7480人,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建有計畫生育人口學校1處,民辦學校2處,幼稚園36處,入園兒童1000人。

全鎮共培養農業、林果、養殖等專業技術人才476名,有科技推廣服務站40個。以鎮農技推廣站為龍頭的鎮、工作區、村三級科技推廣服務網路已形成,科學種田水平不斷提高。

文化事業全面發展,有線電視普及成果顯著。鎮建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文化活動室,民間有業餘劇團、藝術隊,民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全鎮架設了有線電視光纜,35個村開通有線電視,用戶達6500戶。

鎮中心衛生院占地8776平方米,建築面積4146平方米,有醫務技術人員81人、病房38間、床位80張;年診量達6.1萬人次,住院治療3510例,營業額330萬元。

【人民生活】2006年,全鎮人均純收入5360元,居民儲蓄存款9億元,電視入戶率和自來水入戶率分別達65%和90%。全鎮共建成公寓樓91棟,有18個村實行了糧油供應。全鎮私人轎車達到3000餘輛。

【計畫生育】計畫生育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計畫生育基層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有服務室、人口學校、協會活動室36處,新開闢宣傳欄、公開欄、閱報欄76個。經孕情查訪、產後術後隨訪及“三生、三優”服務達100%。推行工作重心下移,實行村民自治,計畫生育率達99.04%。全鎮人口自然增長率3.5‰。

【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平安義堂”創建活動。加大法制宣傳教育,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大力推廣電子監控系統,實施“個十百千”工程,不斷提高技防水平;大力推行治安防範承包等有償站崗巡邏形式,實行村村站崗、鎮查崗制度;堅持領導公開接訪制度、民情日和黨員活動日制度,定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及時化解各種不安定因素和矛盾苗頭。建有全區首個鎮級消防站,配備消防車2輛,工作人員10名。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改善環境質量。

【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獲“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省文明村鎮”稱號。先後為市婦聯“綠色家庭”、區“美在農家”、司法調解、精神文明建設準備了現場,全鎮共評“好媳婦”“好婆婆”200名,共有15個單位被評為區級文明單位,湧現出“十星級文明戶”1500戶、“美在農家”1300戶,民眾爭創率達89%。

雲夢縣義堂鎮

義堂鎮義堂鎮

概述

義堂地處夢澤腹地,接雲夢、連應城、通安陸,是雲夢北部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鄉鎮。東臨漢十高速,西依府河,北通荊襄高速,南接京珠高速,漢渝鐵路、316國道、漢十高速穿境而過。地跨北緯31º05´,東徑113º42´。轄28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國土面積63平方公里,人口5.4萬人,耕地面積38770畝,2001年被列為湖北省中心鎮,2003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全省100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之一,也是省“百鎮千村”重點鎮。

行政區劃

轄1個居委會、28個村委會:義堂、紅堰、新街、蔡河、胡蔡、張套、紅光、民汪、新光、平石、吉口、土橋、三合、好石、唐崗、建合、上崗、東方、雙龍、五四、六合、張廟、十里、周熊、新華、黃孝、陳李、曾騰、黃土坡。

義堂鎮義堂鎮

歷史沿革及人文

義堂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義堂有“鳥菟鄉”、“於菟鄉”、“子菟鄉”之稱,古名“利塘鎮”。公元—七七八年,清德安知府羅暹春路徑此地,見“利塘”二字,認為“利之害所伏,義者事之宜”,便更“利”為“義”,易“塘”為“堂”,故名“義堂鎮”。一八五五年,清軍迎太平軍於此,清兵戰敗,潰逃時將義堂焚燒殆盡。一九五八年設鎮以來,一直稱為義堂鎮,一九八五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建制鎮。義堂是春秋令尹子文、漢孝子黃香的故里。張尉柏(1868年一1930年),名焯,號正誼。出生於雲夢義堂張套村。清光緒年間,考取秀才,名噪桑梓。1903年,留學日本,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化學系。楊蘭田,義堂唐崗村人,1954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學院物理系,由於成績優秀,他被留校任教。在華師物理系,他先後講授《力學》、《理論力學》、《高等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小恆星結構與演化》等十門課程,曾擔任過中國天文學會高能天體物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天文學會副理事長、國際天文學會與美國天文學會會員、華師大物理系主任、校委會委員、物理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華師大天體物理研究所所長。

義堂鎮義堂鎮

資源優勢

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10公里,東依三崗,西臨府河,三垸相連,三港迂迴,地勢東高西低。漢丹鐵路、316國道、漢十高速公路縱橫貫越全境。府河繞境蜿蜒20公里。距天河國際機場僅50公里。盛產水稻、棉花、油菜;特產荸薺、蓮藕、白花菜、羅漢白蘿蔔;萬畝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種植達5000畝,優質板栗、葡萄面積3000畝。義堂自然資源豐富,府河沿線河沙色黃、質堅、粒勻、儲量豐富,遠銷省內外五個地區的二十多個縣市。義堂還是享有盛名的“魚米之鄉”、“養殖之鄉”,年養雞規模達120多萬隻。境內有商品糧、商品棉基地3個。

義堂鎮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自然資源優勢明顯,光熱水組合良好,春暖夏炎,秋涼冬寒,四季分明,年日均氣溫16.2℃,年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無霜期260天,年日照時段2250小時,年均相對濕度77%。義堂鎮土壤類型分為粘土和砂壤土。砂壤土分布於汪湖垸、曾滕垸,適宜種植蔬菜、棉花及雜糧等;粘土分布於好石垸及東部崗地,適宜亞熱帶作物生長,盛產水稻,著名的“三崗糯”即出產於此地。

義堂鎮主要礦產資源有河沙和制磚瓦用粘土。府河流徑義堂全境,境內長約12公里的府河河沙儲量近億立方米,每每夏汛、秋汛上遊河沙隨水自流而下,聚於河底,成為“取之不盡”的資源。因義堂河沙沙質好、種類多,遠銷5個地區20多個縣市。被冠以“黃金沙”之稱。義堂粘土由於粘性強,質地硬等優點,特別適宜制磚瓦。義堂鎮水資源十分豐富,總量為8.8億立方米,地表徑流量達1.463億立方米。鎮現有中小型水庫4座,小型泵站13處,機井1280口。境內長約12公里的府河流徑全境。徐家河支流長8公里,鄭家河支流長5公里,女兒港渠長3公里。河港縱橫交錯,渠網相連。

義堂鎮義堂鎮

經濟狀況

全鎮現有各類企業18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年企業總產值近10億元。農業基地建設成效顯著,建成了優質稻基地、林果基地、瓜菜基地、綠色禽蛋基地、蝦稻連作5個基地,基地種養面積近萬畝,年為農民增收3000多萬元;商貿市場活躍,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1.2億元;金融形勢穩定,全鎮金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億元。2006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98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0.2億元,其中工業產值8.2億元,農業產值1.9億元,財政收入6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65元。2002年、2003年、2004年連續三年被雲夢縣委、縣政府評為“明星鄉鎮”,鎮域經濟綜合實力連續五年位於雲夢前四,2001年被孝感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鄉鎮”。

城鎮發展

集鎮主幹道形成了三縱(316國道、建新路、子文路)三橫(育才街、金義路、農貿街、)的道路格局,有萬噸自來水廠—座、35KVA變電站一座,供排水暢通,主幹道全部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美化。主幹道兩旁建築物特色鮮明、整潔漂亮。工業區、商貿區、居民區,文教衛實現了功能分區,有保潔公司、城建監察中隊負責集鎮的保潔、督察、管理

義堂鎮義堂鎮

社會事業發展

全鎮共有幼稚園8所,在園幼兒608人,有國小17所,在校學生近5000人,有中學兩所,在校學生3000人,共有教師380人,具有中級職稱以上教師11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建有有線電視台1個,可同時轉播35套節目,有文化服務中心、文化站各一個,負責全鎮文化市場的指導、管理,以腰鼓隊,皮影館、電影院、說書社、茶社等為代表的民眾文化活動場所30餘處,各類文化節目,精彩紛呈,能夠滿足鎮村民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全鎮有中心衛生院、村級衛生室20個,從業人員130人,能夠滿足全鎮人民就醫、預防、保健的需要。其中:鎮中心衛生院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有專業技術人員105人,中級職稱42人,設有內科、外科、骨科、兒科、婦產科、五官等21個科室,配備有進口B超機,心電圖機、紫外線治療儀,呼吸機,200MAX光機、高頻率電刀等先進醫療設備,對肝病、腎病、風濕病、結石、婦科疑難雜症及中醫外科有極其豐實的臨床經驗和獨特的療效。義堂中心衛生院是雲夢職工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雲夢縣農村合醫療定點醫療機構,先後獲全省防非先進衛生院,縣最佳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境內有殯儀館、公墓各一個,建有聯通、移動基站,於1998年實現了村村通電話,郵政、電信分局全天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有福利院二所,全鎮願意集中供養的五保老人全部實現了集中供養,境內有大型加油站兩處,鎮中心衛生院有床位40個,設有一單獨疳科診所,分院各一個。全鎮年農民勞力工輸出16000人左右,外出勞務工年匯回現金1.5億元,勞務工主要輸出到東北三省、廣東、福建、浙江、新疆、武漢等地,輸出勞務人員一般都有兩門以上技術,主要從事建築、服裝、食品加工及百貨經營等。

義堂鎮義堂鎮

在建項目

鎮內重點骨幹企業有凱傑紡配、聯合精米、金蘭飼料、河沙開發、瑞金化肥、金瑞塑膠、玻璃鋼、金盛膠粉、鑫源工貿、愛芳養殖等企業。正在建設的有京蘭水泥、喜天農業科技、明祥塑業、金強機械、先鋒機械、和信服裝等企業,主要產品有建材、塑膠包裝、玻璃鋼製品、化工(鋁製品及鋁製品添加劑、膠粉)等8大類1200多個品種,產品遠銷黑龍江、河南、山西、上海、浙江、武漢等十幾個省市。經過近幾年的調整,企業逐漸向高科技、新技術、新產品方向探索和發展。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規模優勢日漸顯現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